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与腓骨长肌转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4-09-05贾少华
贾少华
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与腓骨长肌转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分析
贾少华
目的 比较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与腓骨长肌转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06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46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骨长肌转位修复治疗, 观察组采用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法治疗。采用Arner-Lindholm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 VS 87.0%, P<0.05)。结论 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临床效果优于腓骨长肌转位疗法, 值得推广应用。
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腓骨长肌转位;陈旧性跟腱断裂;疗效
跟腱断裂是运动中常出现的运动系统损伤, 新鲜的跟腱断裂大多治疗效果满意, 部分患者因治疗延误或者治疗不当而造成陈旧性跟腱断裂, 给治疗带来了较大的麻烦, 也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1]。手术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主要方法, 但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手术切口长、术后易形成瘢痕粘连等缺点, 治疗效果欠佳。本院近年来使用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和腓骨长肌转位疗法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06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46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23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陈旧性跟腱断裂, 就诊时间为伤后1.5~9个月, 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跛行;跟腱处触诊有明显的凹陷, 29例患者Thompson征阳性;所有患者术前均经MRI检查明确诊断。对照组男16例, 女7例;年龄22~64岁, 平均(44.8±9.2)岁;受伤部位为左侧11例, 右侧12例;其中闭合性损伤14例,开放性损伤9例。观察组男14例, 女9例;年龄24~68岁,平均(45.1±11.6)岁;受伤部位为左侧15例, 右侧8例;其中闭合性损伤12例, 开放性损伤11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腓骨长肌转位疗法, 具体手术方法为:自跟腱止点到小腿中下1/3处作“S”形切口, 清除跟腱断端组织并分离出正常的腓骨长肌腱。在足外缘第五跖骨处作第二切口并显露出腓骨长、短肌腱, 将腓骨短肌和长肌腱拉紧并缝合在一起。于跟腱断端近侧沿着冠状面作由外上向内下跟腱内的第一隧道, 于断端远侧由内向外横向作第二隧道, 于跟腱近侧2~3 cm处由外下向内上作第三隧道, 并将腓骨长肌腱经隧道依次引出来。将患者处于屈膝30°和踝跖屈20°位置, 将腓骨长肌腱拉紧后与跟腱近端缝合并将腓骨长肌腱与跟腱接触地方和隧道进出口进行加强缝合。观察组采用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疗法, 具体手术方法为:手术切口同腓骨长肌转位疗法。由同侧胫骨上端后内嵴缩窄点和胫骨前缘垂线中点向远侧作一长度约3 cm的手术切口, 暴露出半腱肌腱(ST)和肌薄肌腱(GT), 继续剥离至胫骨止点, 去除肌肉组织。将ST和GT合并, 测量直径为4~5 cm;使用直径为4.5 mm或5.0 mm的钻头作一横向的跟骨隧道, 使得跟骨结节距离隧道口的距离约为1.2 cm。将上述两条肌腱由隧道穿过至骨道外肌腱两侧等长。将患者处于屈膝30°和踝跖屈20°位置, 并将股薄肌肌腱穿过隧道后沿着跟腱近端侧两端上行, 半肌腱经跟腱断端缺损交叉后上行, 用2号爱惜邦编织缝合后固定。术后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3~5 d抗生素。观察组患者术后不适用石膏固定, 并于术后第2天开始锻炼小腿三头肌和股四头肌的收缩功能以及足趾的背伸和跖屈功能, 术后3周开始借助双拐下床活动, 术后8周开始可以借助双拐进行适当负重训练, 术后12周可以进行日常活动, 术后16周可以进行如跑步、跳跃等较剧烈的活动。对照组患者术后使用石膏进行外固定, 使踝关节处于跖屈30°和膝关节处于屈曲30°, 6周后取出石膏并逐渐进行踝关节的功能锻炼, 借助双拐进行负重行走, 逐渐降低足跟的高度, 术后8周可全足掌着地, 术后12周完全负重并逐渐进行慢跑训练, 术后6个月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1.3 治疗效果评价 采用Arner-Lindholm标准[2]进行评价。优:患者无不适感觉, 肌力和行走正常, 提踵有力。良:患者有轻度不适, 患侧肌力较对侧稍弱, 提踵稍无力;差;患者有明显不适, 患侧肌力明显减弱, 提踵无力甚至不能提踵。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x-±s)表示, 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 VS 87.0%, 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
3 讨论
陈旧性跟腱断裂大多是由于跟腱的急性损伤后未及时进行治疗或者治疗不当所致, 容易造成误诊。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患者跟腱两断端间被大量纤维瘢痕组织填充, 导致踝关节跖屈无力, 患者常出现跛行, 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困扰。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不仅仅是要恢复其解剖结构上的完整性, 还要恢复跟腱的坚韧性和小腿三头肌的跖屈力量。腓骨长肌转位疗法是临床上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常用方法, 具有以下优点[3]:①腓骨长肌具有足够的长度, 尤其适用于因为痉挛而缺损较多的患者;②术中不切断肌腱, 很少发生瘢痕组织的变性。但是此类手术往往需要患者术后长时间的进行石膏外固定, 限制了患者术后进行功能锻炼, 部分患者遗留足部外翻无力和蹬力下降等情况。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疗法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方法。四股腘绳具有比腓骨长肌强度和弹性更好的肌腱, 而且取材时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卢弘栩等[4]的研究认为使用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疗法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可以获得较好的初始强度, 术后不需要石膏外固定, 术后早期即可以开始功能恢复, 尤其适用于缺损较大的患者。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 VS 87.0%, P<0.05), 尤其是达到临床优级恢复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作者自身的经验认为半肌和股薄肌的肌腱较长,切取长度可长达24~32 cm, 能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要;患者术后应尽早开始适当的功能锻炼, 可以获得更满意的临床效果。此外, 此方法还可以用于治疗跟腱止点撕裂和跟腱重建的患者。
综上所述, 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临床效果优于腓骨长肌转位疗法, 值得推广应用。
[1] 章汉平, 罗玉雷.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湖北中医杂志, 2009, 31(12):69.
[2] 欧伦, 米琨, 俸志斌, 等.腓骨长肌建和跖肌腱膜片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7, 15(24):74-75.
[3] 陈良文, 刘赛平.腓骨长肌转位与倒V-Y跟腱成形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比较.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6):1067-1068.
[4] 卢弘栩, 唐亮, 崔益华, 等.四股腘绳肌腱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应用.实用骨科杂志, 2012, 18(5):469-471.
2014-03-26]
274600 山东省鄄城县人民医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