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论分析与探索
2014-09-04张翔
张 翔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南京211816)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论分析与探索
张 翔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南京211816)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相比具有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和职业化、培养过程的多元参与性和实践性、论文形式多样性和成果的实用性等鲜明特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目标维度上应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需求;在制度维度上应健全人才培养的决策领导机制,制定实践诉求的培养方案,构建应用性、职业性的课程体系,实施校内外双导师指导制度;在过程维度上应突出招生录取环节的实践能力考核,强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加强专业实践的设计与实践基地建设,并注重学位论文的应用性。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所经历的时间较短,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于培养规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质量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培养模式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两种培养类型的比较,探寻专业学位教育的独特内涵,从目标维度、制度维度、过程维度对当前实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进行思考。
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培养的分离是对原有研究生培养类型的完善,两者属于统一层次,享有同等待遇,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培养特点有所不同:
表1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与硕士学术学位培养的比较
通过表1我们发现两种类型人才培养存在相似性,又具有明显的差异。学术学位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思考与探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更重视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1]。两者在培养目标上有各自明确的定位,在培养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均有侧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和职业化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通常与社会特定的职业岗位相衔接,要求毕业生具备职业化的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由此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要把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向专门化、职业化和应用性方向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以科学研究为导向,学位点设置具有鲜明的学科性,偏重理论研究和科学探索,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是其主要就业方向。
2.培养过程的多元参与性和实践性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强调政府、社会、学校、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在招生录取、培养目标确立、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专业实践、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高校都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以能力为重,把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除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实践性以外,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了专业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则强调学科理论性与前沿性,注重理论的探究与思考,培养方式侧重于知识传承、理论分析和科研训练,其培养过程更多的局限于高校内部。
3.论文形式多样性和成果的实用性
专业学位的论文强调应用导向,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专业实践或者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研究成果要有明显的实际应用价值;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样化,但答辩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位的专家,注重考查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成效和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术学位的论文主要针对国内外学术前沿问题进行相关开题论证,重在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学位论文答辩相对统一规范,强调学术成果的理论性和创新性。
综上所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注重获取知识的实践体验,强调“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考察“做的成效”;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侧重于理论创新和学科前沿的跟踪,注重获取知识的理性分析,强调“是什么”、“为什么”、“未来怎样”的问题。
二、实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与思考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特定需求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形成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诸多要素构成的标准样式与运行方式[2]。任何一个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都受来自一些基本构成要素的制约,下面我们从目标维度、制度维度、过程维度,结合其人才培养的特点,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思考。
1.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目标维度
目标维度上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应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目标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引领人才培养的过程。培养目标的制定要遵循一定的教育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的标准与规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符合专业学位设置的价值诉求,通过特有的教育活动过程,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养上达到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规格标准,从而满足社会需求。具体到特定的培养单位和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培养目标的制定又受到自身教育教学资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学生职业发展与成才规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应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
2.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制度维度
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维度上重要的制约要素,决策机制、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导师制度等诸多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对于实现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① 健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决策指导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要相应的管理主体合理地组织和利用人、财、物和时间等资源,从而获得较高的培养质量和效益。高校应建立健全校内外专家共同参与的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机构,如校院两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各种校内外资源,指导制定各项培养标准和规范,确立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与实践教学要求、落实教学保障条件、负责教学质量评价,使委员会成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重要的规划、决策和组织领导组织,负责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监督。
② 制订实践诉求的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对培养目标、学制与学分要求、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进行统筹安排的规范性文件,影响到学生在学期间的时空支配,是组织与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制订中既要考虑与学术性学位之间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标准的显著差异,又要结合其全日制教学方式的特点,突出其多元参与性与实践性,尤其要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研训练、专业实践、论文撰写的时间比例与内容衔接。方案制订过程中还应有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并定期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根据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结合培养单位的自身优势,制订出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
③ 构建应用性和职业性的专业学位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应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突出课程的应用性、职业性和综合性,着重实践课程的建设。课程的应用性就是要增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采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经过模拟或实际的操作训练,使学生具有参与实践的知识、能力。课程的职业性要求专业学位课程应与相对应的行业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课程有效衔接,同时尝试开设职业道德素养课程。课程的综合性要求突破学科门类的界限,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科学组织各学科知识。
④实施校内外联合的双导师制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在导师队伍,不仅要建立懂得实践性教学的理论型导师队伍,而且要建立深谙理论的实践型导师队伍[3]。双导师制作为有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导师聘任方式,对于实现校内培养和企业实践的有效衔接,构建产学结合培养模式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但在双导师制的执行过程中,培养单位应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妥善处理校内外导师的关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双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应明确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为辅,校外导师按照专业方向与校内导师组成导师组,校外导师除参与学生个人培养计划制定、指导学位论文写作外,主要负责研究生在企业专业实践期间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指导。
3.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过程维度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要包括招生录取、课程教学、专业实践、论文撰写与答辩、学位授予等过程环节,其过程操作应与培养目标相对应,运用过程管理法实现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诉求。
① 突出招生录取过程的实践能力考核。在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国家统一入学考试分类选拔体系下,学校作为培养的主体,应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尤其需要推进复试环节的改革。逐步将当前“以初试成绩为主、复试成绩为辅”的考试录取标准,改变为“以初试成绩为辅、复试成绩为主”的考试录取标准[4]。选拔标准应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在兼顾理论基础考核的同时,突出知识应用转化能力、动手能力、职业发展潜力的考察。复试考核过程应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校内外专家共同现场评分,保证公平和公正。
② 强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重视实践性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增强课程对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和递进关系,注重课程教学教师团队的遴选,不断更新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课程中要加大实践、实训内容的比重,合理配比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凸显广知识面、强实践性,注重学科的交叉。教学方法上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训练、团队学习等教学方式,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转变课程考核方式,考察研究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突出课程实效性。
③ 加强专业实践过程的设计与实践基地的建设。专业实践是帮助学生将高度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活动的过程,对于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足的实践时间、稳定的实践基地、合理的实践计划任务、严格的实践考核等可以保障专业实践的顺利组织实施。专业实践过程应遵循集中与分段结合、实践与论文结合的原则,以明确的实践课题为依托。各实践基地可先向培养单位提出拟解决的主要课题和实践岗位,在培养单位的统一安排下学生和企业进行双选,并配备校外导师。进入实践基地后,企业提供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研究生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制订实践计划,并在实际课题任务的驱动下开展专业实践和课题研究。学校与各实践基地应成立基地管理委员会,加强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专业实践结束后应实施考核,学生撰写专业实践报告,管委会负责组织对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可以获得相应学分,考核不合格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④ 强化学位论文的应用性与科学评价研究能力培养仍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点,但应更注重于解决行业实际问题尤其是重大问题的创新创造能力[5]。学位论文撰写是锻炼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使研究生将实践知识上升为理论的重要过程。专业学位论文应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考核与评价。培养单位应严格开题环节的管理,明确选题必须从专业实践中来,考查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术成果不再以学术小论文的发表作为衡量的主要依据,应把产品设计报告、技术推广与改进报告、工程项目实施报告、发明专利等纳入成果考察范围。论文评审以工程实践中的问题解决作为评价依据,请行业企业专家同学校导师一起对学位论文的适用性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校行企的深入合作,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进而逐步形成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品牌。
[1]张圆圆.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17.
[2]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18.
[3]耿有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12,(1):103-108.
[4]孙友莲. 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江苏高教,2014,(1):95-97.
[5]杨志超,等. 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浅探[J].江苏高教,2013,(3):114-115.
(责任编辑曹连观)
G643
1003-8418(2014)06-0107-03
A
10.13236/j.cnki.jshe.2014.06.031
张 翔(1977—),男,江苏宿迁人,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学位与培养办公室助理研究员。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3年研究课题“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课题编号C1-2013Y08-135);南京工业大学2013年党建与思政教育研究课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课题编号SZZD201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