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利性大学的哲学基础
2014-09-04李成明王晓阳
李成明,王晓阳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100084)
营利性大学的哲学基础
李成明,王晓阳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100084)
营利性大学蓬勃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而长期以来,人们对营利性大学的批评与指责,引发对高等教育价值、使命等根本性问题的讨论。文章首先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了营利性大学产生与存在的合理性;其次,从大学功能、国家政策、满足社会需求、与非营利性大学的区别性特征等四个方面阐述政治经济论是营利性大学的哲学基础;最后,重点阐述了营利性大学哲学基础的经济要素。
营利性大学;哲学基础;政治经济论
约翰·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将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哲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并以此论述了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持认识论哲学观点的人,强调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高等教育的目的。持政治论观点的人强调了大学对国家的影响与作用,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仅出于闲逸的好奇[1]。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重视学术的客观性和价值无涉,以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真理的忠诚为基础;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强调为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重视为国家服务和政治目标。这是作者研究1978年之前的高等教育文献基础上提出的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哲学观点,是对高等教育自产生至20世纪70年代的实践的反映。20世纪90年代以来营利性大学的蓬勃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使当代高等教育正经历一场革命性变革。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约翰·布鲁贝克占有的文献没有包括对此类营利性大学的讨论。真正的大学教育组成部分是什么?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复杂。它的答案不可避免地取决于人们有关认识论、本体论以及教育和社会重大利益关系等重大问题的回答方式。作为新高等教育组织形式之边界的营利性大学,其实践引发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价值、使命等根本性问题的讨论。
一、营利性大学产生与存在的合理性
正如高等教育的界限埋嵌在历史中一样,高等教育哲学的许多方面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显现的。事实上,这许多方面都是以满足各自所属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程度的需要来获得各自的合法地位的[2]。每一次新高等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其背后都有着支持它们存在的哲学基础。
(一)从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演变历史来考察
中世纪的大学把它们的合法地位建立在满足当时社会的专业期望上。红衣主教牛曼时代的英国式学院把合法性建立在人文主义的抱负上。“赠地大学”把合法性地位建立在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服务上。这些高等学校获得合法性地位的不同途径出现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或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3]。在美国建立早期,从殖民时代继承下来的学院或大学被看做为培养律师、医师、牧师和教师的场所,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依据也是政治性的。随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美国大学开始重视研究,逐渐成为一个像德国大学体制一样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的独立的有机体,高等教育开始以认识论作为其合法存在的主要根据。到19世纪末政治论和认识论两种高等教育哲学在美国大学里面共同存在。实际发生的事情是,贯穿19世纪的不断加速的工业革命的力量以及知识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占优势或主导地位的研究性大学所提供的学术知识催生了工业生产上的奇迹。政治论和认识论的两种高等教育哲学开始并驾齐驱,政治论的哲学甚至压倒了认识论的哲学。“威斯康辛思想”的出现被看做是这两种理论并驾齐驱的最早例证。虽然“威斯康辛思想”获得了成功,但是政治论和认识论两种高等教育哲学之间仍然缺乏和谐。政治论哲学以价值影响为核心,而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哲学强调价值无涉并希望摆脱价值影响。这才是两种高等教育哲学矛盾的根源所在。
综上所述,历史性是高等教育哲学基础产生与发展的显著特点,认识论和哲学论两种高等教育哲学交替着在美国大学占据统治地位。营利性大学,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其哲学基础也是深深植根于当时的历史及人们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上的。
(二)从美国营利性大学的发展历史与教育市场需求来考察
美国营利性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英国殖民地时期的私立学校,尽管它被排斥在主流的高等教育之外,然而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满足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需求。1862年“莫雷尔赠地法”推动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正式把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后,由于就业结构和产业调整的巨大变化,青少年人口的剧增迅速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自1945年后的30年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年代,以非营利性大学的迅速增长为表征。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被看做是一种公共产品。它的公益性使高校能获得政府巨额的补助和捐款,使以利润为动机的社会资本难以参与公平竞争。70年代之前,普通高等学校的营利行为极其罕见,营利性大学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它被不屑一顾地排斥在主流高等教育之外。 70年代后市场化理论、服务产品理论、知识经济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伴随着传统非营利性高校的营利行为的出现,营利性大学从9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1996年美国凤凰城大学公开上市,由私人资本控股的营利性教育集团开始出现,这对于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来说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从此大量私人资本开始涌入教育产业。美国教育部公布《高等教育法》(1996)新标准,高校类型被分为三大类,即公立非营利性高校、私立非营利性高校和私立营利性高校。1998~1999年,私立营利性教育类别开始定期出现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发布的报告中“通过对九千所学校的统计,三类高校所占的比例如下:营利性高校47%;公立高校23%;私立非营利性高校29%”[4]。从国家政策与制度上,营利性大学获得了认可,并且在此领域快速发展。《2012搜狐教育行业白皮书》指出,“美国营利性学院每年的入学人数约为300万人”[5]。
人的教育需求可能才是导致营利性大学产生、存在和发展繁荣的根本。这一需求被商人抓住才产生了营利性大学,才衍生出经济利益、高等学校的政治影响。“市场力量迫使营利性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哪里有人需要,哪里就有营利性教育”[6]。“营利性教育机构锁定了大批量的非精英学习者,为他们提供实用性,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位。营利性教育机构的快速增长,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运用技术远远强大于他的竞争对手——传统教育。营利性教育机构的新形式迎合了学习者的需求,技术的广泛应用既满足国内又伸向跨境教育”[7]。
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营利性大学哲学基础的产生既不是来自于认识论,又不是来自于政治论的哲学观点。那么,营利性大学产生与存在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呢?
二、营利性大学的哲学基础
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对营利性大学褒贬不一,主要是因为人们是持认识论立场,还是持政治论立场看待营利性大学这一现象。认识论哲学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独特机构,具有知识的理性价值,政治论哲学重视高等教育应该为国家服务,通过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实现社会的公平。如果没有政治论哲学,高等教育就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国家发展就失去了发动机。如果没有认识论哲学,大学就无法成为区分善恶、区别真理和谬误的伟大仲裁者,成为树立知识标准和思想标准的精神阵地,成为“社会良心”的代言人[8]。从两种哲学观看,营利性大学既不为国家的政治目标作出努力,也不献身于对价值无涉的真理进行探索,是没有存在理由的。
杨红霞把哲学的多元化看做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资本论强调高等教育在创造文化财富时,也直接创造着经济价值。如果没有资本论,高等教育就难以脱身于经费的困扰,对其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构成威胁。对于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而言,建立在单一的高等教育哲学上也是难以想象的[9]。对于一所普通的高等学校来说,如果没有一种稳定的主导哲学观,其发展也必然是盲目的。作为新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营利性大学的哲学基础究竟是什么呢?
(一)从大学功能上看
无论这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每一个社会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高深的知识,整理、分析、批判已有的知识,并创造新的学问。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机构就是大学,是人们对知识学问进行分析、鉴别、阐述与深入探究的地方。威斯康辛思想出现之前,大学的主要功能是保存、传授和发展高深学问,而现代大学又肩负起为公众和社会服务的功能。营利性大学的基本职能,也是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或许服务社会占得比重更大一点。因此,从大学功能上看,营利性大学的哲学基础偏向于政治论。
(二)从国家政策或制度上看
1996年,美国联邦教育部重新修订《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机构给予新的解释,对公立学校、私立非营利性学校和营利性学校进行了界定。 营利性大学必须开设准学士学位或准学士学位以上课程,课程授课时间在300个学时以上,学校开办2年以上并和教育部签署加入协议。1996年前,美国教育部把高等教育机构限定为那些教育部承认的认证机构评估认可的学校。这一规定将大多数营利性学校拒之门外(李丽洁,2009)。 重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法》对营利性教育机构与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分类进行管理,还提供法律保障。这清楚地表明营利性大学获得教育部所需达到的标准,并在教育领域获得一定的地位。从国家政策或制度来看,营利性大学的哲学基础也是偏向于政治论的。
(三)从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考察
伯顿·克拉克曾说过:“如果社会不能从原有机构中获得它所需要的东西,它将导致其他机构的产生”[10]。传统高等教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第一,招生的学术性倾向。传统高等教育重视学生的学术测验成绩(SAT)和高中学业测评(GPA),这使得很多学生因学业成绩而无法入学。而营利性大学快速反映市场需求,向学生提供所需求的学位教育。它们所关注的不是学生入学时的学业成绩,而是如何满足学生对职业技能和实践应用方面的要求,以及如何实现高就业率。第二,课程设置的灵活度。传统高校的课程设置以学科为导向,而营利性大学的课程设置面向市场需求,课程快速更新以适应市场需求,让学生能够便捷地获得自己满意的服务。
美国学者詹姆斯(E James)认为,从需求角度看,存在着过度需求和差异需求。所谓过度需求是指政府提供的教育机会不足、学位数量有限;所谓差异需求指学生和家庭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学校教育资源具有稀缺性。非营利机构不能满足这两种需求,在适宜的制度和市场环境中,就有寻利性的资本涌入该领域来填补非营利性高等学校留下的市场空间。James(2010)认为市场力量迫使营利性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哪里有人需要,哪里就有营利性教育。Ann(2004)认为全球化与通信技术是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动力,美国成人学习的巨大需求与传统大学的高费用,推动了营利性大学的产生。营利性大学灵活的现代市场特征也是影响营利性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11]。
高等教育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传统的非营利性高等学校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这便为营利性大学留下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新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的营利性大学,不仅满足了教育市场的巨大需求,而且通过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实现社会的公平,从而实现了大学的政治功能。从这一点看,营利性大学的哲学基础也是偏向于政治论的。
(四) 从营利性大学与非营利性大学的区别性特征看
表1 高等教育中非营利性学校和营利性学校的差异
(sources from : The rise of the for-profit universit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1,p9)
从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学校的区别性特征看,利润动机是营利性大学的显著特征(如表1)。“营利性大学,不需要隐藏追求利润的动机,它们对使用财务资源负有责任,对追求利润的动机不需要什么借口。如果高等教育没有什么利润可赚,这些机构也不会首先考虑进军这一产业”[12]。利润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营利是股东模式企业不可避免的动机。对于营利性大学,利润动机被诠释为一种影响整个机构的要点法则。营利性大学营利的一个原因是它们把收费标准定位在能赢利的基础上,同时在学生市场这一水平上又具有竞争性,能够被学生接受。市场经济的存在是营利性教育存在的最根本原因。利润的吸引也是营利性教育产生的重要原因。而投资收益与利润动机才是营利性大学产生与发展的内部驱动力。
综述所述,在大学功能、国家政策与制度、满足社会需求及服务社会功能上看,营利性大学是倾向政治论的哲学基础,从营利性大学的办学价值理念与营利行为看,营利性大学倾向于投资收益的经济论哲学。因此,营利性大学的哲学基础是政治经济论的,如表2所示:
表2 营利性大学哲学基础——政治经济论
三、营利性大学哲学基础的经济要素
教育既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投资。在过去,人们往往只是认识到教育的消费功效,而忽略了其投资的功效,认为教育是非生产性的,不会带来物质利益。1960年舒尔茨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其核心思想为,人力资本应纳入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人类的生产能力大于其他形式生产能力之总和。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体现于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成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构成资本,并产生生产性作用。其主要内容为:(1)人力资本需要投资。(2)人力资本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增加的贡献大于物质资本和劳动者数量。( 3)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投资一样具有成本。(4)人力资本的关键在于投资教育[13]。贝克尔于1964年发表《人力资本》,其主要贡献是对人力资本的微观分析,其创新点在于家庭生育行为具有经济决策和成本效用,如孩子培养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家庭的时间价值和时间资源配置,教育与培训在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支出与收入的分析等[14]。以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对人的投资,教育带来的结果是人力资本的累积。从高等教育的特点来看,高等教育属于教育中的中高层次的部分,有利于提高个人收入,进而改善受教育者的福利状况”。人力资本理论确立了教育既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投资的理念,奠定了教育市场化的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F·马克鲁普(F. Machlup)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15]。1971年,库兹涅茨(S.Kuznet)提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知识存量的增长[16]。90年代起,“知识产业”理论逐步完善发展成“知识经济”理论。知识经济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在全球知识产业发展中,教育占主体地位和领头产业的作用[17]。知识经济理论确立了知识的经济价值,知识作为商品,具有投资与消费的价值。
服务产品理论为教育成为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背景。按第三产业经济学划分,社会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消费资料包括实物消费品和服务消费品。服务消费品是指生活消费的服务品,如用于生活消费的教育服务、文娱服务等,亦称服务消费品。教育的产品是教育服务,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教育服务产品的提供者是知识拥有者,可以是学校、机构或者教师等。教育消费者是需求教育的人,可以是学生或者在职从业者等;如果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了知识交易关系,营利就这样产生了。
人力资本理论确立了教育既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投资的理念,奠定了教育市场化的基础;知识经济理论确立了知识的经济价值,知识作为一种商品,具有投资与消费的价值;服务产品理论明确了教育服务产品的提供者、消费者(学生)以及教育的产品内容(知识或教育服务),教育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成本应当由政府、个人、社会和学校共同分担;同时依据教育投资和消费的双重属性,本着“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从中获得个人利益的高等教育接受者也应当付出学费的代价。教育产业是既有投入,又有产出的,因此追求利润成为了营利性大学的动机。
[1][2][3]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2-15,3,4.
[4]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Postsecondary Institutions in the United Sates:1997-1998.NCES1999-174. Washington DCGPO,July 1999.1.
[5]程方平.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的比较分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6]James.C, Richard V. For-Profit Education in the USA: A Primer. Joshua C..Hall Doing More with Less Making Colleges Work[M] .Springer New York, 2010:978-1007.
[7]Wildavsky,B.For-profits on the move[J].Continuing Higher Education Review, 2011.4:103-118.
[8]徐小洲,王 晨. 西方高等教育的认识论的哲学基础[J]. 教育研究,2001,(8):69-72.
[9]杨红霞. 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6:37-38.
[10]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视角[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35.
[11]Ann I. Morey, Globaliz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J].Higher Education,2004. 48(1).
[12]理查德·鲁克.高等教育公司:营利性大学的崛起[M].于培文,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7.
[13]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139.
[14]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M].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21.
[15]F.Machlup,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23.
[16]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88.
[17]Clack Kerr .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译.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64.
(责任编辑顾冠华)
G640
1003-8418(2014)06-0032-04
A
10.13236/j.cnki.jshe.2014.06.007
李成明(1975—),男,江苏南京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王晓阳(1964—),男, 江西九江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