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傍针刺法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疗效观察

2014-09-04刘川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7期
关键词:坐骨滑囊臀部

刘川

傍针刺法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疗效观察

刘川

目的 观察傍针刺法对坐骨结节滑囊炎的疗效。方法 25例坐骨结节滑囊炎患者采用傍针刺法治疗。结果 临床愈7例, 好转15例, 无效3例, 有效率88.0%。结论 傍针刺法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疗效显著。

针刺;傍针刺法;坐骨结节滑囊炎

坐骨结节滑囊炎是一种好发于长期坐位工作和体质瘦弱的中老年人常见病。本病多因臀部摩擦、挤压经久劳损而引起。作者近4年应用傍针刺法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计25例诊断为单侧坐骨结节滑囊炎患者。男4例, 女21例, 年龄44~72岁, 病程3~48个月。1.2 诊断标准 ①长期坐位工作的慢性损伤史;②患者坐位时臀部坐骨结节处局限性疼痛或不适感, 少数患者可有大腿后部放射痛;③疼痛部位可触及边缘较清的椭圆形囊状包块且与坐骨结节粘连, 有压痛;④彩超或MRI检查符合坐骨结节滑囊炎表现;⑤坐骨结节部X线检查排除结核及肿瘤等病变。

1.3 疗效评定标准 囊状包块完全消失, 疼痛或不适症状消失为治愈;囊状包块缩小, 偶有疼痛或不适, 症状减轻为好转;症状、体征无改善为无效。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治疗方法 25例患者均采用坐骨结节滑囊局部阿是穴傍针刺法治疗。患者取俯卧位, 皮肤常规消毒,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2~3寸毫针刺入皮肤, 用平补平泻手法, 得气后,使用电针治疗仪, 调节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留针30 min后起针, 1次/d, 10 d为1个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 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 结果

25例患者中, 临床治愈7例, 好转15例, 无效3例,有效率88.0%。

3 典型病例

患者, 女, 64 岁, 2011年6月19日来诊。主诉:右臀部疼痛6个月, 加重5 d。病史:6个月前因长时间骑电动车致右臀部疼痛, 每遇天气变化或久坐后加重。5 d前因久坐右臀部疼痛再次加重, 呈刺痛, 偶有大腿后放射性疼痛, 坐位疼痛加剧, 站起后稍有缓解, 但仍觉臀部不适。曾口服中西药物治疗, 均无疗效, 经其他患者介绍来诊。查体:患者右侧臀部坐骨结节处局限性压痛, 压痛局部可触及边缘清楚的圆形囊状包块, 与坐骨结节相连。辅助检查:B超检查:右臀部坐骨处含液囊性肿物。诊断: 右侧坐骨结节滑囊炎。经上述方法治疗2个疗程, 右侧臀部包块完全消失, 疼痛及不适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4 讨论

坐骨结节滑囊炎临床较为多见, 解剖学上, 坐骨结节滑囊位于臀大肌与坐骨结节之间。坐位时, 坐骨结节滑囊较为表浅, 容易受到摩擦和挤压, 病理表现为因长期、持久的压迫与摩擦,滑膜充血水肿、增生,囊壁增厚,囊内黏液分泌增加,吸收减少。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不适感及肿块[1]。辅助检查:CT可见位于坐骨结节与臀大肌之间或坐骨结节稍下方臀大肌前方与半腱肌半膜肌内侧的间隙的卵圆形或锥形囊性肿物。囊性肿物为单房或多房, 边界较清楚,呈水样密度且密度均匀, 与坐骨结节相邻。可继发坐骨结节的骨质增生[2];MRI: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ADC上为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示囊肿内无强化,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且厚薄不均[3]。本病的治疗多采用外治法:①囊内注射治疗:常规消毒局部皮肤, 针头刺入滑囊最低点, 抽尽囊液后, 用生理盐水冲洗滑囊, 并抽尽冲洗液, 再注入曲安奈德注射液, 拔出穿刺针加压包扎固定[4]。②针刀疗法:患者取侧卧曲膝曲髋位, 常规消毒, 抽液局封后, 将针刺入滑囊内并抽净积液。取利多卡因、生理盐水、强的松龙在滑囊周围做局部浸润。用4号针刀, 刀口与臀纹平行进针。当针刀头端刺入滑囊后, 先横行剥离, 再纵行剥离致完全破坏滑囊壁及肿块。出刀后创口贴粘敷针孔, 挤压按揉片刻。1次/7 d, 最多不超过3次[5]。③手术治疗:肿块进行性肿大,疼痛明显,影响生活质量,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一般采用截石位, 鞍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纵行切口为宜,分离囊肿,术毕放置引流[6]。

针灸疗法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包括火针、圆利针、芒针等等。《灵枢·官针》:“凡刺有十二节, 以应十二经”。指针刺方法可分为十二种, 以适应治疗十二经的不同病症。其中“傍针刺者, 直刺、傍刺各一, 以治留痹久居者也”。傍针刺原意是指在留痹久居处的正中直刺一针, 再在其旁边直刺一针的方法。该刺法多用于压痛比较明显, 而且固定不移, 经久不愈的痹证。由于正傍配合而刺, 所以称“傍针刺”。傍针刺法的作用机理在于把功能相仿、主治相同的一组穴位集中在一起使用, 从而达到加强某一局部或是某一经刺激量的作用[7]。作者采用傍针刺阿是穴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在临床具有省力、方便的特点,因取穴少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并能迅速改善局部疼痛, 缓解不适感, 缩小囊性肿物大小, 可起到除湿散寒、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疗效。临床上收到很好的效果, 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593.

[2] 柳黔忠,徐国富,何永松.坐骨结节滑囊炎的CT表现.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3, 22(2):128-130.

[3] 许晓杰,魏友平,周明岳.坐骨结节滑囊炎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13):126-127.

[4] 刘刚.曲安奈德囊内注射治疗滑囊炎8例.中国民间疗法, 2013, 21(9):61.

[5] 宣国全,李永忠.针刀疗法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5, 5(4):53.

[6] 迟秉胜,迟长平.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35例临床报告.哈尔滨医药, 2000, 20(3):66.

110004 沈阳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坐骨滑囊臀部
常坐硬物当心坐骨结节囊肿“光临”
常坐硬物当心坐骨结节囊肿“光临”
谨防坐骨结节囊肿
对称
手到病除
激活臀部
髋部滑囊炎的高频超声表现
超声在围髋关节相关滑囊炎诊断中的价值
滑囊炎一般无需抽积液
臀大肌肌瓣联合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区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