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肾功不全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医护一体化”的效果观察

2014-09-04冯碧翠胡超娅夏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9期
关键词:肾功医护一体化医护

冯碧翠 胡超娅 夏蕊

ICU肾功不全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医护一体化”的效果观察

冯碧翠 胡超娅 夏蕊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在ICU对肾功能不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 58例诊断含“肾功能不全”的危重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每日常规采用肠内营养乳剂(internal nutrition emulsion)持续胃管泵注补充能量;研究组采用“医护一体化”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肾功指标与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 肾功指标均下降, 研究组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明显,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并发症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在肾功能不全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实施具有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和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 在临床有一定优势。

医护一体化;肠内营养;肾功能不全患者

随着社会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应用[1], 临床医护关系由最初的主导-从属模式逐渐向并列-互补模式转变, 医疗服务不再单纯强调疾病共性的治疗和护理, 而着眼于提供整体的、连续的、人文的、个性化的服务, 以充分满足患者需求[2]。ICU由于其学科特殊性, 患者病情危重差异大, 对综合治疗的要求更加紧迫, 为此本科针对肾功能不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开展“医护一体化”模式的探索, 通过近9个月的实施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将本院ICU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58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入ICU病房;诊断含“肾功能不全”;需通过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患者均长期留置鼻胃管, 行鼻饲肠内营养(EN)。

1.2.2 对照组患者每日常规采用瑞先(肠内营养乳剂, TPF)、瑞素(肠内营养乳剂, TP)持续胃管泵注, 每小时泵入速度根据患者代谢情况调节, 最快不超过125 ml/h。根据Harris-Benedict[3]公式计算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RME), 补充患者基本能量需求。观察记录患者肌酐、尿素指标及反流、误吸、胃潴留、腹泻、腹胀、便秘等胃肠道反应。

1.2.3 医护一体化是指医生和护士在平等自主、相互尊重和信任且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前提下, 通过开放的沟通和协调, 共同决策, 分担责任, 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过程[4]。

本研究成立“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小组, 由责任医师、营养科医生和ICU护士形成固定的治疗团队。每日查房时根据昨日护士记录的患者的肌酐、尿素检验指标及反流、误吸、胃潴留、腹泻、便秘、腹胀等胃肠道情况, ICU医生、护士与营养科医生共同商议、探讨调整营养配方及喂食方式, 由营养科配置后护士遵医嘱予患者使用。

1.2.4 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肾功变化指标(肌酐、尿素)及肠内营养并发症(反流、误吸、胃潴留、腹泻、便秘、腹胀)前后数据进行分析及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调查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采用秩和检验比较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2周后两组肾功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周后肾功检验指标均有下降, 但研究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治疗后的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周后统计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明显高于研究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2周后两组肾功指标变化比较( x-±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n (%)]

3 讨论

危重患者病情差异大, 疾病使其分解代谢增强, 极易产生严重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 早期使用肠内营养制剂能保证其基本代谢所需, 但“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严密监测其检验指标和胃肠反应的前提下, 针对个体调节其代谢改变, 更能达到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 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促进康复。患者入ICU时大多存在一定程度的血液指标异常和全身性炎症反应, 补液和治疗使Hb、ALB变化对营养状况的改变不具有代表性。而“肾功能不全”患者在接受了“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干预后, 异常的肾功指标肌酐、尿素均有显著的下降, 较于对照组更快, 愈后更好, 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证明医护合作、及时反馈、及时修改这种“医护一体化”模式全方位对肠内营养进行管理是有显著效果的。

“医护一体化”模式优点有以下几方面:①根据患者自身需求所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类营养素, 及时帮助其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改善负氮平衡,增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增强患者的抵抗力;②分时段给予肠内营养制剂能刺激胃肠蠕动, 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防止菌群异位, 改善肠道屏障功能, 几乎无呕吐、腹胀发生,研究组胃潴留(17.9%)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66.7%), 避免了因持续大量泵入或病情过重而导致的不能耐受EN, 避免了误吸(对照组3例误吸, 研究组0例)进一步降低因肠源性感染诱发的肺部感染[5-7];③采用现调剂现喂入方法, 保证注入的营养液温度为38~40℃, 避免了因低温营养液刺激肠道而引起的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减少了腹泻、腹胀(研究组7.1%, 对照组76.7%), 避免患者因反复肛周擦拭引起皮损的同时减少护士工作量;④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8]。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开展, 通过加强医师、护士之间的沟通, 提高信息交流及时性的同时扩大交流的范围,形成了对疾病治疗、护理与患者的治疗反馈为一体的模式,在惠利患者的同时为医护双方带来了共同利益。医护共同查房, 带动医护人员的学习成长, 护士对患者的治疗心中有数,护理专科知识面得以扩展[9];医生拥有了更稳定的医护组合,通过评估、预警、交流, 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 同时增强对护士的认可度。“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模式加速了护理专业化的进程, 不断学习和思考拓展了护士的职业生涯[10], 值得在临床推广。

[1] Dahl M.Nurses: An image change still needed.Int Nurs Rev, 1992, 39(4):121-123.

[2] 何凌霄, 宁宁, 陈佳丽.护士对伤口治疗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满意度的调查.护理研究, 2013, 27(10):931-933.

[3] 陈静, 张振香, 谢红.医护合作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11):1136-1139.

[4] Mifflin MD, St Jeer ST.A new predictive equation for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in healthy individuals.Am J C Lin Nutr , 1990, 51(2): 241-247.

[5] 戈峰.基础胸外科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3: 533.

[6] Capra S, Ferguson M, Ried K.Cancer: impact of nutritionintervention outcome-nutrition issues for patients.Nutrition, 2001, 17(9):769-772.

[7] 朱义用, 景炳文.肠源性感染致早期肺损伤模型的制备及其机制探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 12(9):541-545.

[8] 倪元红, 王慧, 彭南海.输液恒温器在肠内营养连续输注中加温效果的观察.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2, 19(02):127-128.

[9] 石应康, 顾昱轶.医护一体化优化成本效益.中国医院院长, 2013(21):90.

[10] Cypress BS.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nurse-physician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ext of health care outcomes using the evolutionary method of concept analysis.Demons Crit Care Nurs, 2011, 30(1):28-38.

Effect observation of enteral nutrition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are” for renal insufficiency patients in

ICU

FENG Bi-cui, HU Chao-ya, XIA Rui.ICU, Chengd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 610075,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are” effects on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for severe renal insufficiency patients in ICU.Methods A total of 58 ICU patients on diagnosis of renal insufficienc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n=28) and the control group (n=30).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internal nutrition emulsion from tube, while the study group

a personalized internal nutrition of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are”.The two groups’ renal parameters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after 2 weeks.Results Two groups’ renal functions both decreased, and the declin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incidence of enteral nutrition co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are for renal insufficiency patients can promote renal insufficiency patients’ recovery and reduces the complications, and it has advantages in clinical usag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are; Enteral nutrition; Renal insufficiency patients

2014-06-17]

610075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ICU

胡超娅

猜你喜欢

肾功医护一体化医护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不同时长模拟失重对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分析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乳腺肿瘤科的应用及效果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血清NGAL与肾功其它指标联合检测在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