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

2014-09-04刘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9期
关键词:流涕咽痛鼻塞

刘莉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

刘莉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探讨其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的研究,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 合并感染的患儿应用抗生素, 观察组在接受与对照组完全相同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 服用中成药双黄连颗粒。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经过治疗, 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为痊愈和好转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经χ2检验, 治疗有效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 观察组患儿见效更快, 发热、咽痛、咽部充血、鼻塞、流涕等症状、体征消失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经t检验,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 两组患儿均未观察到与药物治疗有明显关联的不良反应, 两种治疗方案均安全。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总体疗效较好, 症状、体征改善快, 且安全可靠。

中西医结合;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为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以及探索中西医结合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本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对纳入研究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的研究, 比较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儿与仅仅接受西药治疗的患儿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 以明确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进行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的研究, 所有患儿均符合以下纳入研究标准:①同时符合西医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与中医风热感冒的诊断。②年龄6个月~14岁。③未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④无双黄连颗粒过敏现象。⑤全程参与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患儿中, 平均年龄(4.33±1.25)岁;按性别分类, 男23例, 女17例。对照组患儿中, 平均年龄(4.45±1.17)岁;按性别分类, 男21例, 女19例。两组患儿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的治疗经验[1-4], 制定研究方法。对照组患儿仅采用西药治疗, 按照合理剂量, 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 对合并感染的患儿使用抗生素治疗, 如果患儿体温超过38.5℃, 则口服布洛芬, 对鼻塞情况比较严重的患儿使用0.5%麻黄素滴鼻, 同时嘱咐患儿家长, 要保证患儿休息以及多饮水。观察组患儿在接受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 口服双黄连颗粒, 结合患儿年龄严格用量。治疗中每天由专人负责记录每个患儿体温等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 并仔细观察患儿服药后是否有不良反应。治疗持续7 d, 如无效, 视具体情况另行处理。

1.3 研究指标和评价方法 ①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分为痊愈、好转、无效三个标准。痊愈:治疗3 d内患儿发热、咽痛、咽部充血、鼻塞、流涕等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 1周以内所有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好转:治疗5 d内患儿发热、咽痛、咽部充血、鼻塞、流涕等症状、体征明显减轻, 1周以内大部分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无效:治疗3 d内症状加重,或者治疗5 d内患儿发热、咽痛、咽部充血、鼻塞、流涕等症状、体征无好转迹象。治疗有效率计算方法:(痊愈患儿数+好转患儿数)/患儿总数×100%。②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为痊愈和好转的患儿发热、咽痛、咽部充血、鼻塞、流涕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时间。③不良反应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的比较 经过治疗, 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为痊愈和好转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χ2检验, 治疗有效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 P<0.05)。详见表1。

2.2 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的比较 治疗过程中, 观察组患儿见效更快, 发热、咽痛、咽部充血、鼻塞、流涕等症状、体征消失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经t检验,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临床疗效的比较[n(%), %]

表2 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的比较( x-±s, d)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 两组患儿均未观察到与药物治疗有明显关联的不良反应, 两种治疗方案均安全。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以恶寒、发热、咳嗽、咽痛、鼻塞、流涕为主要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90%以上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感染导致。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 秋冬季容易流行, 且并发症和继发症较多, 治疗不及时、不彻底会严重损害小儿健康[5]。长期的临床实践表明, 中医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双黄连颗粒主要由黄芩、金银花、连翘组成, 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 研究显示,连翘、金银花的有效成分连翘酚、绿原酸具有广谱抗菌及抗病毒的药效, 还可以参与调解感染后机体细胞的损伤修复,可以增强机体细胞免疫能力, 减轻炎性反应[6]。因此,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吸收祖国中医传统治疗经验, 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 经过治疗, 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为痊愈和好转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经χ2检验, 治疗有效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 患儿起效更快, 疗效更好。治疗过程中, 观察组患儿见效更快,发热、咽痛、咽部充血、鼻塞、流涕等症状、体征消失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经t检验,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证实了具有抗病毒、抗感染、清热、消炎作用的双黄连颗粒与西药治疗相结合, 可以增强患儿抵抗力, 并减轻患儿炎性反应, 使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更快。治疗过程中, 两组患儿均未观察到与药物治疗有明显关联的不良反应, 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均安全。

综上所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总体疗效较好, 症状、体征改善快, 且安全可靠。

[1] 漆珊燕, 谢志祥, 刘镇元, 等.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不同时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26):3307-3308.

[2] 陈英芳, 耿少怡, 林燕, 等.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2): 171-172.

[3] 郑诗华, 陈华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13):342-345.

[4] 王团亮.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进展.中国中医急症, 2011, 20(6):944-945.

[5] 党英, 杨广.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药防治概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11):1250-1252.

[6] 冯清祥, 雷雨.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17):2129-2130.

2014-06-16]

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流涕咽痛鼻塞
为什么鼻塞的时候,经常堵一边?
浅谈经方半夏汤论治寒湿咽痛*
鼻腔冲洗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塞、流涕的改善效果
鼻塞不通食辛夷花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醋和酱油能治咽痛
顺山倒
肺脾气虚致流涕怎样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