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2014-09-04康海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常规护士腹腔镜

康海霞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康海霞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VAH)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本院近年行LAVH患者136例根据护理方法均分为常规组(常规围术期护理)和路径组(临床护理路径),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质量上, 路径组患者住院时长、首次下床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首次排气时间和腹胀率则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常规组患者疾病认知情况(遵医嘱和宣教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LAVH围术期进行系统的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临床护理路径;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

临床护理路径是当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的一种标准化护理模式, 它强调护理服务的低成本和高质量共赢, 不仅能够指导护士进行有目的和预见性的护理操作, 还能通过知识宣讲等方式调动患者参与治疗和护理的主动性[1]。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妇科对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VAH)制定并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 取得了理想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妇科行LAVH手术136例, 年龄32~68岁, 平均44.6岁。所有患者均经B超及妇科检查, 全面确定患者子宫体积、子宫附件状况及肿瘤位置的位置、数量及形态。病况为:子宫肌瘤45例,子宫肌瘤合并慢性宫颈炎35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30例, 子宫肌腺症26例。根据围术期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各68例,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进行LAVH常规护理, 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护理、健康宣教、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等。路径组结合LAVH的手术特点制定统一的路径表,结合患者具体病况进行适当调整。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向其发放路径表并进行具体讲解, 每日按照路径表内容核查治疗、护理、宣教、检查等进程, 由护士长对路径实施进行具体评价。

1.3 观察项目 根据患者术后预后效果及并发症衡量护理质量, 通过遵医嘱行为、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从护理质量、护理态度、护患关系等4方面调查)、宣教知识掌握度(自制问卷对宣教知识进行考核)衡量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用)、%表示, 均进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观察比较见表1。

2.2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见表2。

表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3.1 LAVH临床护理路径

3.1.1 入院首日 由责任护士引领患者进行以下事宜:住院介绍;搜集和评估患者资料;交代术前检查及其目的;健康指导;协助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血、便、尿、胸透、肝功能、心电图等)。

3.1.2 第2天 向患者讲解和分析各项检查结果;由医师和护士进行病历讨论;术前准备:备血、备皮、药敏试验、肠道及阴道准备、饮食、心理疏导等;讲解手术方法、优点及其预期效果, 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手术配合事项等;术晨再次核查术前准备的完成情况,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3.1.3 术后回房 与手术室护士进行全面交接, 了解患者术中情况;麻醉未清醒者摆放为去枕平卧位, 头侧偏, 禁饮食;6 h内密切进行心电监护;结合患者病况给氧;每15 min检测一次生命体征, 连续监测6 h;观察患者术后意识、术口及面色;及时处理麻醉引起的呕吐、恶心反应;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鼓励其下床活动。

3.1.4 术后1~2天 术后1 d可拔管, 指导患者进行床下活动;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为主;嘱咐患者每日清洗会阴部2次;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术口出血、感染、阴道残端出血、皮下气肿、肩背痛等并发症, 如有则进行对症处理。

3.1.5 术后第3天 以健康宣教为主:①术后静休3个月,禁止进行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蹲位或站立;②术后2月内不可提重物, 科学饮食以保持大便通畅, 从而有利于避免腹压增加、盆腔组织不愈[2];③术后3月内禁盆浴和性生活, 注意外阴卫生;④出院1个月后进行复查, 出院期间如有盆腔

不适或会阴部非正常出血, 应及时就诊。

3.2 临床护理路径评价 临床护理路径强调护理实施的程序性和系统性, 它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拟订的路径进行针对性护理。该种模式对医护团队的协作要求也较高, 护士长负责协调、沟通路径的执行和检查, 责任护士负责路径的具体实施, 主治医生负责具体手术操作, 其他科室人员要给予必要地配合和支持。全方位参与和团队合作有利于巩固和提高护理效果, 更容易加深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信心, 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3]。

临床护理路径对护理时间及内容进行了严格规定, 在具体实施中能够反映出记录的真实性和连续性, 经验不太丰富的护士可以通过护理路径的实施来获取有效的护理信息, 有利于帮助其提高业务水平。对路径的检查者来说, 通过监控路径表各个环节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定期分析和评估路径实施的效果, 总结常见变异原因, 并据此修订和完善路径, 有利于制定更科学、高效的护理路径, 从而取得更理想的护理效果。

从本文研究来看, 路径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疾病认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 充分证明了临床护理路径在LAVH围术期应用中的高效性,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 成翼娟.临床路径一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中华护理杂志, 2013,38(3):208.

[2] 罗成容.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7(19):14.

[3] 袁艳玲,胡绣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和方法.现代护理, 2006, 12(28):2731.

451200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猜你喜欢

常规护士腹腔镜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最美护士
常规之外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