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后个体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2014-09-04李春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个体化乳房出血量

李春红

剖宫产后个体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李春红

目的 对剖宫产后个体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剖宫产者82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42例给予个体化护理,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乳房胀痛率、腹胀率及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术后2 h、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 在剖宫产后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效果理想,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剖宫产;个体化护理;术后出血

剖宫产手术是对难产问题予以解决、对孕产妇和围生儿生命予以抢救的重要措施[1], 然而同时也会引发诸多并发症,如腹胀、产后出血等[2], 需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促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为产妇及新生儿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保证。河南省济源市妇幼保健院在为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时,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护理, 结果观察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剖宫产者82例, 年龄为22~39岁, 平均为(28.9±3.1)岁;孕周为34~42周, 平均为(39.4±0.2)周;其中经产妇14例,初产妇68例;剖宫产指征为产程延长13例, 头盆不称20例,宫内窘迫18例, 妊娠并发糖尿病10例, 双胎妊娠6例, 胎盘早剥1例, 前置胎盘4例, 引产失败7例, 妊高症3例。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0例, 观察组42例, 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 主要措施包括准确掌握产妇情况、情况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指导、体位指导、饮食指导、腹胀预防、导尿管留置、母乳喂养指导等。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展开统计学分析,用)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对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组内数据展开t检验, 当P<0.05时, 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乳房胀痛、腹胀及出血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40例患者中乳房胀痛8例(20.0%), 腹胀7例(17.5%), 出血9例(22.5%);观察组42例患者中乳房胀痛3例(7.1%), 腹胀2例(4.8%), 出血4例(9.5%), 对比可知, 观察组乳房胀痛率、腹胀率及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例数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对照组4077.8±12.8365.7±15.412.5±0.7观察组4213.5±10.7302.5±14.29.1±0.4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及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手术已成为产科应用最为普遍的术式[3], 且其应用率呈不断升高趋势。剖宫产率的大幅升高不仅会导致医疗风险不断增加, 同时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而剖宫产后护理质量对产妇术后康复顺利与否有重要影响。

本院在为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时,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①准确掌握产妇情况:对产妇剖宫产手术情况予以了解, 包括术中血压、用药情况及失血量等, 仔细听取医师所讲的注意事项, 并做好新生儿、产妇交接工作。②情况观察:对产妇各项生命体征予以观察, 每10~15 min展开1次巡视, 对其意识状态、呼吸、体温、脉搏、躁动与否、血压情况及是否发生呼吸困难进行密切观察, 每30 min为患者测量1次血压, 待连续4次测量平稳后将每日血压测量次数改为2次;对患者面色进行观察,当其出现烦躁、出冷汗、口唇惨白等症状时要注意观察, 当发现休克或内出血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 并及时向医师报告。③心理护理:鼓励产妇家属给予产妇充分的关心和帮助, 在产妇状态良好时可告知其新生儿状态良好, 表示恭喜, 并可根据产妇及新生儿情况安排母婴接触, 给予其有效心理慰藉。④用药指导:使输液管保持畅通, 结合药物药理作用、产妇心功能对输液速度、输液量予以调整, 特别是可对有妊高症、贫血等合并症的产妇, 要注意对血容量不足、低血糖及心功能衰竭等加以预防。⑤体位指导:指导产妇在术后6 h中取去枕平卧位, 将头向一侧偏, 避免误吸呕吐物而引起窒息;在6 h后取下腹部切口上沙袋后, 指导其适当翻身, 由家属协助其作适当的下肢屈伸活动。12 h后改为半卧位, 可根据实际情况下床进行适度活动, 避免肠粘连发生。⑥饮食指导:术后6 h禁水禁食, 对体液过度丢失、产程延长产妇可在6 h后进食脂肪含量低的流质食物, 少食多餐,禁止进食易产气食物如萝卜水、糖及奶等, 当排气之后可恢复普通饮食, 注意加大维生素、高蛋白及易消化食物进食量,可适当进食含有丰富营养的汤类, 促进乳汁分泌。⑦腹胀预防: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 减少含糖量高、奶制品食物进食量, 加大粗纤维食物进食量, 促使肠蠕动加快, 并可根据肠管走向对腹部加以轻轻按摩。⑧导尿管留置:对术后补液量和尿量平行与否及颜色正常与否进行观察,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腹部疼痛表现。在将导尿管拔除后指导其及时排尿,并对尿量、是否有排尿困难等予以观察。⑨母乳喂养指导:指导孕妇掌握正确哺乳方法及姿势, 采取床上坐位进行喂奶,并指导产妇对正确挤奶方法熟练掌握, 使母婴分离产妇可正常泌乳。指导其早开奶, 根据需要进行哺乳, 这不仅对乳汁分泌十分有利, 同时也可降低乳房胀痛发生率, 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实施相应护理后, 通过对比可得知, 观察组乳房胀痛率、腹胀率及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术后2 h、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果显示, 在剖宫产后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 陈郁葱.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实用医学杂志, 2012,28(16):2808.

[2] 吴卫利.剖宫产后并发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2010,45(49):855.

[3] 李静.剖宫产术后宫底沙袋加压对产妇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3):210.

459000 河南省济源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个体化乳房出血量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长着乳房的大树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