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2014-09-04龚荣达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硫糖铝法莫替丁胃炎

龚荣达

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龚荣达

目的 探究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60例采用法莫替丁联合口服硫糖铝治疗, 对照组60例采用法莫替丁治疗, 治疗5 d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1.7%,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优于单一用药, 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法莫替丁;硫糖铝;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1]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症状, 内镜检查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可伴有浅表溃疡)等一过性病变, 病理组织学特征为胃黏膜固有层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临床上分为[2]:急性单纯性胃炎, 急性腐蚀性胃炎, 急性糜烂性胃炎, 急性化脓性胃炎。急性单纯性胃炎最为常见, 主要表现为上腹饱胀、隐痛、呕吐等;由食物毒素引起的常于进食数小时或24 h内发病, 多伴有腹泻、严重的有脱水及休克、发热等症状, 如治疗不当极易转为慢性, 反复发作。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以引起急性胃炎。在我国非甾体类抗炎药引发的一些胃肠道不良反应也常发生, 这些药物直接损伤胃黏膜上皮层,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抑制胃黏膜生理性前列腺素的产生, 从而损害黏膜屏障完整性, 引起急性胃炎的发生。而急性化脓性胃炎因抗生素广泛应用现已罕见。本文旨在进一步研究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由本院门诊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共120例, 均符合急性胃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72例, 女48例, 年龄15~65岁, 平均(34±3.5)岁。病程19~4 d。其中, 28例为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 62例为酗酒, 30例为食用不卫生食物,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无慢性胃炎及胃溃疡病史。其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隐痛、恶心、黑便、嗳气、呕吐等症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3]有心肺和消化道等器质性疾病者排除;有慢性胃炎或胃溃疡病史者排除;有糖尿病、冠心病、肾病等疾病者排除。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注射液40 mg静脉滴注, 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硫糖铝混悬凝胶1.0 g于三餐前1 h及睡前空腹口服, 4次/d。两组均以5 d为1疗程。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处理措施, 如镇吐、止痛等。详细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用药出现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使用药物1~3 d后, 临床症状如恶心、嗳气、呕吐、上腹不适等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②有效:使用药物4~5 d后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改善或减轻;③无效:连续使用5 d后, 临床症状仍没有改善, 影响正常生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 因本数据资料属于单项有序等级资料, 且n>50,故采用Radit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中显效55例、有效4例、无效1例, 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中显效4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 对照组总有效率91.7%,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口干,后自行缓解。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便秘亦自行缓解。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胃炎所用药物较多, 效果不一, 且具有轻重不等的副作用, 因此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以防止患者病情恶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尤为重要, 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急性胃炎发生机制[3,4]原因各异,可能是胃黏膜遭受直接损害、黏膜屏障功能障碍, 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引起缺氧, 氢离子逆向弥散入粘膜层、造成表层细胞坏死、崩解、脱落等所致。病变范围可局限或广泛,轻重程度不一,轻者胃黏膜仅见少量充血、水肿、点状出血;重者黏膜发生坏死、糜烂、成片出血,甚至形成溃疡和穿孔,并发胃穿孔时可引起腹膜炎。

法莫替丁[5,6]是第三代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是一种咪噻唑的衍生物,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与H2受体结合使壁细胞内cAMP产生和胃酸分泌减少,使水肿及病变胃黏膜较快恢复,增加胃黏膜血流量从而增加对粘膜血管的保护作用;它对胃酸分泌具有较强而长久的抑制作用, 同时可促进机体胃黏膜修复, 以改善胃黏膜的防御和屏障功能。其化学结构不同于含咪唑环的西咪替丁和含呋喃环的雷尼替丁,与它们相比,其抑酸作用增强而不良反应较少。故法莫替丁具有剂量小、疗效高、副作用小等优点, 且价格便宜,容易为患者接受,但少数患者可有口干、头晕、失眠、便秘、腹泻等表现。

硫糖铝混悬凝胶[7]覆盖病变黏膜, 形成的阴离子胶体与病变部位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 吸附胃蛋白酶及胆盐并缓冲氢离子防止组织继续受损;可兴奋黏膜, 改善黏液质量;促进微血管再生, 保护微血管, 恢复病变黏膜的正常血供;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 增加局部前列腺素水平;并不能杀灭幽门螺旋杆菌, 但可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该菌。杨昭徐[8]研究发现硫糖铝是一种易于耐受、不良反应小、安全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2%~4%, 主要是便秘、口干、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皮疹等, 其中便秘发生率较多(2%)。这些不良反应轻微、大多可以耐受, 除过敏症外, 一般无须停药。

本研究结果发现, 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优于单一用药, 前者有抑制胃酸和保护胃黏膜的协同作用, 可明显缩短病程, 提高治疗效果, 节省治疗费用, 减轻患者痛苦, 值得进一步研究。当然, 急性胃炎应加强预防,讲究饮食卫生,不吃过烫、过冷、过硬、不洁食物、不暴饮暴餐、不酗酒, 慎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等。

综上所述, 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二者疗效互补, 安全有效, 是治疗急性胃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 钟南山,路在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81-382.

[2] 赵芳.急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医学综述, 2013, 19(6): 1088-1091.

[3] 古冬燕,江燕舞.探讨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治疗效果.中国医疗前沿, 2013,8(12):35.

[4] 阎仕刚.急性胃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中外医疗, 2008(26): 152-153.

[5] 邹晓平.法莫替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3,13(3):160-161.

[6] 訾敏.奥硝哇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6):173-174.

[7] 柴新.硫糖铝混悬凝胶的临床应用.医药卫生.2013, 10(42): 130-131.

[8] 杨昭徐.硫糖铝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现状.专家评说.2005, 3(5): 16-22.

525011 茂名市石化医院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硫糖铝法莫替丁胃炎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治疗效果分析
硫糖铝联用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法莫替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及探讨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
法莫替丁的临床应用
硫糖铝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