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体会

2014-09-04洪霖邵彩霞王素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前置胎盘出血量

洪霖 邵彩霞 王素梅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体会

洪霖 邵彩霞 王素梅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96例剖宫产后出血患者, 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0.5 h以及2 h出血发生88例(91.7%);多于产后2 h 8例(8.3%)。给予患者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处理后, 有1例接受子宫切除术治疗, 1例出现失血性休克。无因出血而死亡的患者。引发剖宫产产后出血因素中, 宫缩乏力所占比例最高, 之后依次为前置胎盘、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期高血压、子宫切口下段裂伤。结论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手术操作不当等是导致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几种主要因素。因此, 提高产妇自我保健意识, 定期进行产检, 及时对产科高危因素进行纠正是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关键。

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防治

为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现象发生, 对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96例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96例剖宫产后出血患者, 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最小年龄21岁, 最大年龄43岁, 平均年龄32.1岁;其中57例患者为初产妇, 39例患者为经产妇, 孕周最短为36周, 最长为41周, 平均38.7周。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主要情况进行统计, 包括产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包括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子宫切口下段裂伤、妊娠期高血压、凝血功能)。

2 结果

2.1 剖宫产产后出血量、时间以及预后 本组患者中, 最大出血量为2380 ml, 其中产后出血量(500~999)ml 78例(81.3%),出血量为(1000~1499)ml 4例(4.2%), 出血量(1500~2000)ml 5例(5.2%), 超过2000 ml 9例(9.3%)。其中产后0.5 h以及2 h出血发生88例(91.7%);多于产后2 h 8例(8.3%)。给予患者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处理, 其中1例接受子宫切除术治疗, 1例出现失血性休克, 无因出血而死亡的患者。

2.2 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 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 具体见表1。

表1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n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引发剖宫产产后出血因素中, 宫缩乏力所占比例最高, 之后依次为前置胎盘、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期高血压、子宫切口下段裂伤。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的剖宫产患者人数不断的增加, 而相对于自然分娩而言, 剖宫产产后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产后出血即胎儿娩出后出血量≥500 ml或剖宫产术后失血量≥1000 ml[1]。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现象则极易引起失血性休克现象, 且会诱发多种其他并发症,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产妇死亡,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 及时探讨导致剖宫产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 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异常。其中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以及前置胎盘。研究表明, 其中宫缩乏力以及前置胎盘所占比例为94.8%。其余5例患者分别是因子宫切口下段裂伤、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而引发的。在分娩过程中,因宫缩乏力, 会增加产程, 增加产妇疼痛, 增加出血量;胎盘前置为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

3.2 剖宫产后出血的预防以及处理 为了有效提高产妇分娩质量, 剖宫产实施过程中, 应注意在孕前、孕期、术中采取措施控制减少高危因素, 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产后出血发生。曾玉华[2]研究表明主要导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为病理性妊娠, 这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其中比较常见的病理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以及胎盘前置, 因此, 临床在对产妇实施剖宫产治疗时, 应重视孕妇的产前检查, 并有针对性给予育龄女性实施健康宣教, 可有效防止胎盘前置发生。在实施剖宫产手术中, 术前B超确定胎盘的具体位置情况,尽量选择切口位置远离附着面, 若有必要可采用宫体剖宫产方法[3]。若检查发现产妇产前存在一些高危因素, 术前医护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 在产时过程中, 给予产妇必要的心理护理, 改善产妇紧张焦虑心理, 并告知患者要对剖宫产手术保持乐观的心态, 并正确对待剖宫产手术。提前告知产妇分娩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让产妇做好心理准备。总之医护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在第一时间明确诊断产后出血, 防止产后出血发生。在处理剖宫产产后出血时应该注意, 给予产妇合理使用宫缩剂, 若产妇存在高危因素, 可积极给予产妇欣母沛、米索前列醇等强宫缩剂防止产后出血。一旦出现产后出血, 在给予产妇抗休克同时结合采用子宫收缩剂以及子宫按摩方法, 部分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产妇若采用常规方法缝扎出血时, 可采用B-lynch法对子宫进行缝合[4]。医护人员在手术设施过程中, 要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 并均匀缝合切口, 注意缝合均匀。术后应对阴道流血情况以及子宫复旧情况进行观察, 并将白色溪水棉垫放置在产妇臀下, 尤其是术后2 h要做好病情的观察, 及时发现异常, 并采取促使防止产后出血发生。

[1] 王玥.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和预防措施研究.天津医药, 2013,41(9):924.

[2] 曾玉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0,25(6):534-535.

[3] 周蕾.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12,41(4):494.

[4] 姚叶珊.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广东医学, 2012,33(16):2501.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前置胎盘出血量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