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S-P切口入路的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青中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分析

2014-09-04谭志伟冯翔宇黄增凤肖志林熊刚郑佐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髂骨入路股骨颈

谭志伟 冯翔宇 黄增凤 肖志林 熊刚 郑佐慧

改良S-P切口入路的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青中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分析

谭志伟 冯翔宇 黄增凤 肖志林 熊刚 郑佐慧

目的 通过了解青中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情况, 探究运用改良S-P切口入路的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进行治疗的青中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38例作为研究对象, 平均每组19人。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取改良S-P切口入路的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 严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青中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总有效率(52.63%)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89.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改良S-P切口入路的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青中年股骨颈骨折, 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患者骨折处愈合良好, 本次研究目前国内新开展的微创手术, 具有整体数字化, 改良切口小, 出血少, 手术时间短, 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微创;股骨颈骨折;改良手术入路

青中年股骨颈骨折常采取骨折处复位愈合治疗, 但往往治疗的时间较长, 并且出现较多的临床常见并发证, 骨折愈合后肢体功能恢复较慢,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今后的生活学习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1]。如今, 改良S-P切口入路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 为进一步验证改良S-P切口入路的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青中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特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取38例, 对其研究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青中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 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 每组19人。对照组中女性患者9人, 男性患者10人,年龄19~50岁, 平均年龄为(33.2±5.7)岁;实验组患者中女性患者8人, 男性患者11人, 年龄20~49岁, 平均年龄为(35.2±2.8)岁。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纳入标准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与对照组患者选用传统单纯内固定的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进行切口治疗相比;实验组患者则选用现今应用较为广泛的改良S-P切口入路的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方法进行治疗, 手术前进行硬膜外麻醉, 运用青中年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钉加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手术经验, 并针对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青中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容易出现切口转角区皮肤坏死、腹股沟疝等问题提出Smith-Peterson切口入路的新改良方法, 即使切口起自髂嵴中部, 向前经髂前上棘, 沿腹股沟韧带上方延伸至腹股沟韧带中外1/3处弧形转大腿沿股动脉方向延伸10 cm, 避免转角区皮缘坏死;以髂前上棘内侧约2 cm处寻找股外侧皮神经与旋髂深动脉交叉点定位旋髂深血管束, 进行顺、逆行分离血管蒂, 以便寻找旋髂深血管束和减少股外侧皮神经损伤。

1.3 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的标准:患者治疗后屈髋>90°患肢无短缩, 无疼痛及跛行, X线片示骨折于解剖位置愈合, 无股骨头缺血坏死;有效的标准:患者经治疗后75°≤屈髋<90°, 患侧肢体不定时出现疼痛, 进行X线照射可发现股骨颈有少许畸形;无效:患者治疗后屈髋幅度<45°, 患侧肢体经常出现疼痛, 并且出现其他临床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青中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总有效率(52.63%)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89.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n(%)]

3 讨论

一般来说, 青中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大多是由于创伤导致的, 主要是由于患肢部位股骨头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 并且治疗后患肢恢复较慢, 后期功能恢复较差, 同时股骨颈骨折患者较易出现患侧骨畸形, 较为严重的阻碍患者正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青年人以及中年人一般对于股骨颈骨折愈合后功能恢复状况要求很高, 但是处于这个年龄段的成人一般不选取置换全髋关节, 所以, 怎样降低骨折愈合后出现其他并发症以及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康复成功率对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依据改良S-P切口入路的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青中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可以大大的降低患者愈合并发症的发生率, 而且有利于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同时采取此种方法治疗, 也能使患者减轻一定的病痛折磨。此外, 移植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不仅是由于旋髂深血管管径较大, 临床解剖较为方便, 而且是因为此髂骨瓣在手术过程中能较好的与髋关节处于同一切口部位, 临床操作较为简便,容易把握, 同时能够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3]。

综上所述, 采用改良S-P切口入路的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的青中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病痛,手术切口的改良, 有效的减少原有Smith-Petersen切口边缘坏死的发生率, 提高骨折的愈合率, 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1] 孙晓新,宋海友,苗强,等.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移位股骨颈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杂志, 2010,25(6):493-495.

[2] 郑胜,闫秀中,戚伟.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分析.中外医疗, 2013,32(33):43-44.

[3] 安宁,厉振.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Garden Ⅳ型34例.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17):122,124.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立项(项目编号:201208131)

528248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髂骨入路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髓芯减压术自体髂骨移植术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战创伤致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骶髂骨间韧带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