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肝患者AFP水平升高的表现观察

2014-09-04赵雪梅孙玉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干扰素肝癌

赵雪梅 孙玉红

乙肝患者AFP水平升高的表现观察

赵雪梅 孙玉红

目的 研究探讨乙肝患者血清AFP水平升高的临床表现。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2月~2013年10月本院接诊的89例AFP≥400μg/L的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AFP升高时间超过2个月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 其余4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 观察患者肝脏损害程度、预后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AFP水平升高与肝脏损害程度多数呈正相关;多数患者AFP接近正常水平或明显降低, 少数反复升高者恶化为肝癌;观察组患者33例(78.6%)AFP恢复正常显著优于对照组18(38.3%);观察组患者血清AFP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干预, 大部分乙肝AFP升高患者可好转或者恢复,仅有少数患者预后不理想。

甲胎蛋白;乙肝患者;肝癌

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1], 部分患者的AFP水平甚至≥400 μg/L, 此种临床状况十分危急, 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以89例AFP≥400 μg/L的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探讨乙肝患者血清AFP水平升高的临床表现,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89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86例, 女3例, 患者年龄18~66岁, 病程2~30年,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 符合研究条件, 排除生殖腺胚胎瘤以及妊娠患者。

1.2 方法 选择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AFP, 同时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CT检查。对两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 肌内注射300~600万U, 12~18周为1个疗程。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随访, 随访时间8~12个月, 其中32例患者随访时间长达3年。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使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FP水平升高与肝脏损害程度的关系 观察患者AFP、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 89例患者中有73例(82.2%)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AFP的升降与ALT和AST的增减呈正相关。随着患者肝病的好转, AFP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 ALT和AST均出现下降的情况;16例患者AFP、ALT呈无规律变化, 其中8例患者AFP水平较高, ALT无明显升高,经2~5年的跟踪随访确诊为肝癌。

2.2 AFP水平升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经回访发现, 42例患者AFP水平曾出现短期性升高, 随着肝病的好转AFP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其余47例患者持续AFP高水平超过60 d,其中8例患者反复升高, 最终确诊为肝癌, 其余39例患者随肝病好转逐渐接近正常水平(50 μg/L)。

2.3 干扰素疗法对AFP水平的影响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33例(78.6%)AFP恢复正常显著优于对照组18(38.3%),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血清AFP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下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FP变化的对比)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FP变化的对比)

注:a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μg/L)治疗后(μg/L)观察组42543.6±169.8101.3±86.3a对照组47423.5±162.7212.2±103.8

3 讨论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相关报道[2,3], 约有86%肝癌继发于肝硬化, 而AFP水平与肝细胞癌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 AFP水平的检测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组研究发现, AFP升高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因此AFP水平升高可能由肝细胞大量受损所导致。然而肝损害较轻的患者, AFP持续反复升高时, 应警惕其是否已发生癌变, 本组实验中, 8例患者AFP水平较高, ALT无明显升高,最后确诊为肝癌。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后, 两组患者AFP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33例(78.6%)AFP恢复正常显著优于对照组18(38.3%), 观察组患者血清AFP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推断, α-干扰素对患者AFP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 干扰素对预防乙肝患者发生肝癌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AFP水平升高的乙肝患者应及时进行干扰素治疗,进而有效的防止肝癌发生。

参考资料

[1] 王邦松,李庆兴,苏刚.慢性乙肝患者AFP异常升高的临床预后观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11(1):55-57.

[2] 张江灵,王崇国.IFN、IL-2预防伴有AFP异常升高的慢性乙肝患者发生肝癌的前瞻性研究.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1,14(3): 177-179.

[3] 连粤湘,曾健伟,卢群馨.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甲胎蛋白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 2012,14(12):875.

130021 吉林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干扰素肝癌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前列地尔联合拉米呋啶对老年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