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例剖宫产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4-09-03龙丽莲
龙丽莲
【摘要】目的对278例剖宫产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共556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剖宫产患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下床时间,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9.3【文献标识码】B
在产科中最为常用和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便是剖宫产,它是处理高危妊娠患者的最佳手术模式[1]。可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患者的人数逐年呈现出上升趋势,同时所伴发的并发症也在不断增加,对剖宫产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同时促进患者康复,有利于胎儿以及产妇的生命安全[2]。我院对278例剖宫产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患者共556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8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6±3.2)岁,143例初产妇,135例经产妇;观察组年龄24-41岁,平均年龄(29.3±4.1)岁,141例初产妇,137例经产妇。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其中包括:
1.2.1术前:从患者入院即日起,护理人员为需要手术的患者以及家属介绍剖宫产的意义和方法,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情绪,用最好的状态接受剖宫产,同时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对胎儿的监护,尽量缩短产妇等待时间。
1.2.2术中:首先要确保手术环境安静,调节适当的温湿度,使患者左侧卧位,便于麻醉。选取18G留置针,遵医嘱快速输入羟乙基淀粉溶液,可以快速扩充血容量,阻止持硬+腰麻联合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与产妇聊天,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同样是减轻疼痛的一种方法;胎儿娩出后及时告知产妇胎儿情况,同时为产妇讲解手术进展情况,与产妇交流母乳喂养的好处,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同时可用温水帮助产妇擦拭有血的皮肤,最后送回病房。
1.2.3术后: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对阴道出血量以及子宫收缩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帮助新生儿早吸吮。术后6h可协助产妇翻身,叩背,8小时后可以进食少许流质食品;如米汤、鱼汤、蛋花汤等流质食品。24小时后取留置尿管,鼓励产妇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肛门排气,防止肠粘连。做好产妇皮肤的护理,勤换棉质内衣,同时还要保持病房内通风换气;做好产妇的会阴部清洁,避免出现逆行感染。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剖宫产患者人数呈现出上升趋势,在患者行剖宫产的同时若是未能及时得到护理,极有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给患者生理和心理都造成双重打击。随着目前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护理应当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这种细致、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保证母婴安全,缩短住院时间。
对于妇产科的护理而言,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围手术期护理包括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3]。在术前做到认真准备,术中密切监视,术后巡视产妇,使患者本人以及家属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在改善医护关系的同时缩短了产妇的住院时间,保证了产妇顺利生产[4]。因此我们认为,在对剖宫产患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下床时间,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文彩,畅雅学,张海艳.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当代医学,2011,11(3):16-17.
[2]王玉珍. 76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2,05(10):100-101.
[3]徐小娟. 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2,18(2):214-215.
[4]华军. 剖宫产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2013,09(11):116-117.endprint
【摘要】目的对278例剖宫产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共556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剖宫产患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下床时间,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9.3【文献标识码】B
在产科中最为常用和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便是剖宫产,它是处理高危妊娠患者的最佳手术模式[1]。可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患者的人数逐年呈现出上升趋势,同时所伴发的并发症也在不断增加,对剖宫产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同时促进患者康复,有利于胎儿以及产妇的生命安全[2]。我院对278例剖宫产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患者共556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8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6±3.2)岁,143例初产妇,135例经产妇;观察组年龄24-41岁,平均年龄(29.3±4.1)岁,141例初产妇,137例经产妇。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其中包括:
1.2.1术前:从患者入院即日起,护理人员为需要手术的患者以及家属介绍剖宫产的意义和方法,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情绪,用最好的状态接受剖宫产,同时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对胎儿的监护,尽量缩短产妇等待时间。
1.2.2术中:首先要确保手术环境安静,调节适当的温湿度,使患者左侧卧位,便于麻醉。选取18G留置针,遵医嘱快速输入羟乙基淀粉溶液,可以快速扩充血容量,阻止持硬+腰麻联合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与产妇聊天,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同样是减轻疼痛的一种方法;胎儿娩出后及时告知产妇胎儿情况,同时为产妇讲解手术进展情况,与产妇交流母乳喂养的好处,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同时可用温水帮助产妇擦拭有血的皮肤,最后送回病房。
1.2.3术后: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对阴道出血量以及子宫收缩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帮助新生儿早吸吮。术后6h可协助产妇翻身,叩背,8小时后可以进食少许流质食品;如米汤、鱼汤、蛋花汤等流质食品。24小时后取留置尿管,鼓励产妇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肛门排气,防止肠粘连。做好产妇皮肤的护理,勤换棉质内衣,同时还要保持病房内通风换气;做好产妇的会阴部清洁,避免出现逆行感染。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剖宫产患者人数呈现出上升趋势,在患者行剖宫产的同时若是未能及时得到护理,极有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给患者生理和心理都造成双重打击。随着目前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护理应当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这种细致、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保证母婴安全,缩短住院时间。
对于妇产科的护理而言,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围手术期护理包括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3]。在术前做到认真准备,术中密切监视,术后巡视产妇,使患者本人以及家属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在改善医护关系的同时缩短了产妇的住院时间,保证了产妇顺利生产[4]。因此我们认为,在对剖宫产患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下床时间,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文彩,畅雅学,张海艳.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当代医学,2011,11(3):16-17.
[2]王玉珍. 76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2,05(10):100-101.
[3]徐小娟. 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2,18(2):214-215.
[4]华军. 剖宫产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2013,09(11):116-117.endprint
【摘要】目的对278例剖宫产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共556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剖宫产患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下床时间,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9.3【文献标识码】B
在产科中最为常用和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便是剖宫产,它是处理高危妊娠患者的最佳手术模式[1]。可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患者的人数逐年呈现出上升趋势,同时所伴发的并发症也在不断增加,对剖宫产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同时促进患者康复,有利于胎儿以及产妇的生命安全[2]。我院对278例剖宫产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患者共556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8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6±3.2)岁,143例初产妇,135例经产妇;观察组年龄24-41岁,平均年龄(29.3±4.1)岁,141例初产妇,137例经产妇。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其中包括:
1.2.1术前:从患者入院即日起,护理人员为需要手术的患者以及家属介绍剖宫产的意义和方法,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情绪,用最好的状态接受剖宫产,同时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对胎儿的监护,尽量缩短产妇等待时间。
1.2.2术中:首先要确保手术环境安静,调节适当的温湿度,使患者左侧卧位,便于麻醉。选取18G留置针,遵医嘱快速输入羟乙基淀粉溶液,可以快速扩充血容量,阻止持硬+腰麻联合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与产妇聊天,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同样是减轻疼痛的一种方法;胎儿娩出后及时告知产妇胎儿情况,同时为产妇讲解手术进展情况,与产妇交流母乳喂养的好处,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同时可用温水帮助产妇擦拭有血的皮肤,最后送回病房。
1.2.3术后: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对阴道出血量以及子宫收缩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帮助新生儿早吸吮。术后6h可协助产妇翻身,叩背,8小时后可以进食少许流质食品;如米汤、鱼汤、蛋花汤等流质食品。24小时后取留置尿管,鼓励产妇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肛门排气,防止肠粘连。做好产妇皮肤的护理,勤换棉质内衣,同时还要保持病房内通风换气;做好产妇的会阴部清洁,避免出现逆行感染。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剖宫产患者人数呈现出上升趋势,在患者行剖宫产的同时若是未能及时得到护理,极有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给患者生理和心理都造成双重打击。随着目前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护理应当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这种细致、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保证母婴安全,缩短住院时间。
对于妇产科的护理而言,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围手术期护理包括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3]。在术前做到认真准备,术中密切监视,术后巡视产妇,使患者本人以及家属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在改善医护关系的同时缩短了产妇的住院时间,保证了产妇顺利生产[4]。因此我们认为,在对剖宫产患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下床时间,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文彩,畅雅学,张海艳.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当代医学,2011,11(3):16-17.
[2]王玉珍. 76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2,05(10):100-101.
[3]徐小娟. 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2,18(2):214-215.
[4]华军. 剖宫产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2013,09(11):116-1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