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溃疡相关因素分析
2014-09-03赵聪
赵聪
【摘要】目的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过程中发生口腔溃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其口腔溃疡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78例患者中共有46例患者发生口腔溃疡,其中口腔卫生习惯、牙周疾患以及放疗护理知识是导致口腔溃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其在治疗期间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口腔不良卫生习惯、口腔疾病以及放疗护理知识缺乏有关,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口腔溃疡的重视,加强放疗期间的口腔护理,以有效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放疗;口腔溃疡
【中图分类号】 R781.5【文献标识码】B
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症,同时也可见于接受放疗的头颈部患者,口腔溃疡不仅会影响患者进食,而且还会影响肿瘤患者的放疗进程,使得放疗中断[1],从而影响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而在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口腔溃疡的重视,加强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护理。本文主要对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发生口腔溃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放疗护理方法提供参考意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者共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20例,年龄为32~69岁,平均为45.6±3.5岁,所有患者的肿瘤疾病在入院后均经相关临床检查确诊,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放射治疗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接受放射治疗。
1.2方法
对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口腔状况以及溃疡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在入院后对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疾患进行观察评估,其中口腔卫生习惯主要包括患者的刷牙时间、方法、漱口习惯、牙膏种类等进行观察[2],并根据患者的具体口腔习惯对其进行分级,分为良好、一般和差等级;其中牙周病患主要可以包括牙周炎、牙龈炎以及龋齿[3];对患者放疗知识知晓程度进行评估,其中分为知晓和缺乏两项,其中知晓是患者对放疗的目的、禁忌症、适应征、自我护理方法等有一定了解,而缺乏则是患者对放疗相关知识不了解,缺乏相应治疗信心。
1.3观察项目
对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口腔溃疡情况进行观察,计算相关发生率;对患者在放疗前后口腔中的pH值进行测定,比较在放疗前后pH值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对患者临床数据进行恩熙研究,并对相关比率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对pH值数据进行t检验,其中P<0.05说明数据间具有明显差异。
2结果
78例患者中共有46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口腔溃疡,其中在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疾患以及放疗知晓情况中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口腔卫生习惯较差、患有口腔疾患以及放疗知识缺乏的患者,其发生口腔溃疡的几率明显增高,P<0.05。
在接受放疗前,患者的口腔pH值平均为7.1±0.5,在接受放疗后其口腔pH值平均为5.7±0.6,放疗后的pH值明显低于放疗前,P<0.05(t=6.324)。
3讨论
本文主要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期间发生口腔溃疡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疾患以及放疗知识知晓情况是影响患者发生口腔溃疡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口腔卫生习惯较差、患有口腔疾患和对放疗知识知晓较为缺乏的患者,其发生口腔溃疡的几率明显较高,这就证明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疾患和放疗知识知晓与口腔溃疡发生之间存在明显关系,因而在临床治疗当中,医护人员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对患者口腔进行有效护理,以有效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同时,在放疗前后口腔pH值比较上,接受治疗后患者口腔pH值明显下降,说明患者口腔内的酸性值上升,这也增加了患者发生口腔溃疡的风险,因而在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还应该注意对患者口腔pH值进行调整[4],实施针对性护理,有效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
综上所述,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其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疾患、放疗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口腔pH值等都是影响患者口腔溃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荣.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性口腔溃疡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6):461-462.
[2]余维东.中药雾化治疗肿瘤化疗并发口腔溃疡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0(7):68-69.
[3]孙晶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口腔溃疡防治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57-58.
[4]岳颖.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诱发口腔溃疡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44-146.
【摘要】目的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过程中发生口腔溃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其口腔溃疡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78例患者中共有46例患者发生口腔溃疡,其中口腔卫生习惯、牙周疾患以及放疗护理知识是导致口腔溃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其在治疗期间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口腔不良卫生习惯、口腔疾病以及放疗护理知识缺乏有关,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口腔溃疡的重视,加强放疗期间的口腔护理,以有效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放疗;口腔溃疡
【中图分类号】 R781.5【文献标识码】B
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症,同时也可见于接受放疗的头颈部患者,口腔溃疡不仅会影响患者进食,而且还会影响肿瘤患者的放疗进程,使得放疗中断[1],从而影响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而在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口腔溃疡的重视,加强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护理。本文主要对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发生口腔溃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放疗护理方法提供参考意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者共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20例,年龄为32~69岁,平均为45.6±3.5岁,所有患者的肿瘤疾病在入院后均经相关临床检查确诊,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放射治疗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接受放射治疗。
1.2方法
对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口腔状况以及溃疡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在入院后对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疾患进行观察评估,其中口腔卫生习惯主要包括患者的刷牙时间、方法、漱口习惯、牙膏种类等进行观察[2],并根据患者的具体口腔习惯对其进行分级,分为良好、一般和差等级;其中牙周病患主要可以包括牙周炎、牙龈炎以及龋齿[3];对患者放疗知识知晓程度进行评估,其中分为知晓和缺乏两项,其中知晓是患者对放疗的目的、禁忌症、适应征、自我护理方法等有一定了解,而缺乏则是患者对放疗相关知识不了解,缺乏相应治疗信心。
1.3观察项目
对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口腔溃疡情况进行观察,计算相关发生率;对患者在放疗前后口腔中的pH值进行测定,比较在放疗前后pH值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对患者临床数据进行恩熙研究,并对相关比率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对pH值数据进行t检验,其中P<0.05说明数据间具有明显差异。
2结果
78例患者中共有46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口腔溃疡,其中在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疾患以及放疗知晓情况中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口腔卫生习惯较差、患有口腔疾患以及放疗知识缺乏的患者,其发生口腔溃疡的几率明显增高,P<0.05。
在接受放疗前,患者的口腔pH值平均为7.1±0.5,在接受放疗后其口腔pH值平均为5.7±0.6,放疗后的pH值明显低于放疗前,P<0.05(t=6.324)。
3讨论
本文主要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期间发生口腔溃疡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疾患以及放疗知识知晓情况是影响患者发生口腔溃疡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口腔卫生习惯较差、患有口腔疾患和对放疗知识知晓较为缺乏的患者,其发生口腔溃疡的几率明显较高,这就证明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疾患和放疗知识知晓与口腔溃疡发生之间存在明显关系,因而在临床治疗当中,医护人员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对患者口腔进行有效护理,以有效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同时,在放疗前后口腔pH值比较上,接受治疗后患者口腔pH值明显下降,说明患者口腔内的酸性值上升,这也增加了患者发生口腔溃疡的风险,因而在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还应该注意对患者口腔pH值进行调整[4],实施针对性护理,有效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
综上所述,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其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疾患、放疗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口腔pH值等都是影响患者口腔溃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荣.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性口腔溃疡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6):461-462.
[2]余维东.中药雾化治疗肿瘤化疗并发口腔溃疡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0(7):68-69.
[3]孙晶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口腔溃疡防治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57-58.
[4]岳颖.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诱发口腔溃疡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44-146.
【摘要】目的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过程中发生口腔溃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其口腔溃疡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78例患者中共有46例患者发生口腔溃疡,其中口腔卫生习惯、牙周疾患以及放疗护理知识是导致口腔溃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其在治疗期间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口腔不良卫生习惯、口腔疾病以及放疗护理知识缺乏有关,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口腔溃疡的重视,加强放疗期间的口腔护理,以有效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放疗;口腔溃疡
【中图分类号】 R781.5【文献标识码】B
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症,同时也可见于接受放疗的头颈部患者,口腔溃疡不仅会影响患者进食,而且还会影响肿瘤患者的放疗进程,使得放疗中断[1],从而影响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而在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口腔溃疡的重视,加强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护理。本文主要对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发生口腔溃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放疗护理方法提供参考意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者共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20例,年龄为32~69岁,平均为45.6±3.5岁,所有患者的肿瘤疾病在入院后均经相关临床检查确诊,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放射治疗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接受放射治疗。
1.2方法
对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口腔状况以及溃疡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在入院后对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疾患进行观察评估,其中口腔卫生习惯主要包括患者的刷牙时间、方法、漱口习惯、牙膏种类等进行观察[2],并根据患者的具体口腔习惯对其进行分级,分为良好、一般和差等级;其中牙周病患主要可以包括牙周炎、牙龈炎以及龋齿[3];对患者放疗知识知晓程度进行评估,其中分为知晓和缺乏两项,其中知晓是患者对放疗的目的、禁忌症、适应征、自我护理方法等有一定了解,而缺乏则是患者对放疗相关知识不了解,缺乏相应治疗信心。
1.3观察项目
对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口腔溃疡情况进行观察,计算相关发生率;对患者在放疗前后口腔中的pH值进行测定,比较在放疗前后pH值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对患者临床数据进行恩熙研究,并对相关比率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对pH值数据进行t检验,其中P<0.05说明数据间具有明显差异。
2结果
78例患者中共有46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口腔溃疡,其中在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疾患以及放疗知晓情况中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口腔卫生习惯较差、患有口腔疾患以及放疗知识缺乏的患者,其发生口腔溃疡的几率明显增高,P<0.05。
在接受放疗前,患者的口腔pH值平均为7.1±0.5,在接受放疗后其口腔pH值平均为5.7±0.6,放疗后的pH值明显低于放疗前,P<0.05(t=6.324)。
3讨论
本文主要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期间发生口腔溃疡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疾患以及放疗知识知晓情况是影响患者发生口腔溃疡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口腔卫生习惯较差、患有口腔疾患和对放疗知识知晓较为缺乏的患者,其发生口腔溃疡的几率明显较高,这就证明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疾患和放疗知识知晓与口腔溃疡发生之间存在明显关系,因而在临床治疗当中,医护人员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对患者口腔进行有效护理,以有效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同时,在放疗前后口腔pH值比较上,接受治疗后患者口腔pH值明显下降,说明患者口腔内的酸性值上升,这也增加了患者发生口腔溃疡的风险,因而在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还应该注意对患者口腔pH值进行调整[4],实施针对性护理,有效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
综上所述,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其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疾患、放疗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口腔pH值等都是影响患者口腔溃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荣.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性口腔溃疡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6):461-462.
[2]余维东.中药雾化治疗肿瘤化疗并发口腔溃疡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0(7):68-69.
[3]孙晶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口腔溃疡防治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57-58.
[4]岳颖.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诱发口腔溃疡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