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整合·融合
2014-09-03陈军廖荣德
陈军++廖荣德
一、联合:从“各顾各”走向“手牵手”
教育均衡优质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片区教研”未开展之前,由于校际差异和升学竞争等原因,学校之间交流甚少,基本处于“各顾各”的游离状态。“联合”策略的实施,使片区学校从“各顾各”走向“手牵手”。
(一)全面调研,找准契合点
2012年10月,我们就实施“卓越课堂”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开展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如何走内涵发展之路,让学校办出特色成为所有学校的共同追求;怎样创新教研方式,克服“区级教研”和“校本教研”的不足成为所有学校的共同期待;如何推进“卓越课堂”建设,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和课辅活动推进上有真作为,成为所有学校的迫切需要。大家都希望能联合更多的力量共同研究。共同的任务、共同的话题、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了他们的契合点。于是,区教委采取“自主选择+合理调配”的策略,将全区4所重点中学、8所城区优质小学作为组长学校,24所镇所在地的中小学作为副组长学校,其他学校作为成员学校,依据学校规模、领导管理、教师队伍、办学水平等进行合理调配,最终形成中学4个、小学8个共12个教研片区,每个片区由1~2名教研员担任联系人。
(二)合理定位,确立着力点
针对调研中存在的问题,区教委分层次召开研讨会,广泛听取各类学校的困惑与思考。经过反复论证,我们将“片区教研”定位于合作研究共同体,是与校本教研、区级教研并行的一种教研方式,是“卓越课堂”建设的重要抓手。“自觉、自主、创造”是其特质,“互利共赢、均衡发展”是其共同的价值追求。其着力点为提高“三力”,着力“三课”。即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学生的课程学习力;着力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和课程辅助活动的推进。
(三)科学规划,寻求生长点
制定了《永川区“片区教研”工作要求》,建立了由区教委组织人事科负责教师培训,教科所负责“片区教研”的研究、指导、服务,教育督导室定期进行督导考核的运行机制。同时要求各片区订立章程,明确成员学校的权利与义务,为共同体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制定了《永川区“片区教研”五年规划》,坚持“五年一整体,每年一主题”的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了“聚集课堂——完善课程——形成特色”三级学校生长阶梯。努力形成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办学格局。
二、整合:从“手牵手”走向“肩并肩”
如何使成员学校间牵好的手不松开,而且能将各自有力的臂膀并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合力”的共同体,是团队建设的关键。“整合”策略的实施,使片区学校从“手牵手”走向了“肩并肩”。
(一)上下贯通,三位一体
片区教研作为围绕片区学校实际开展的教育行动研究,需上接区级教研,下连校本教研。校本教研不能解决的问题,片区教研加以研究,片区教研不能解决的问题,区级教研合力研究。区级教研的研究成果通过片区教研向各成员学校传递,并在片区教研和校本教研中实践论证,研修完善。
以片区为单位组队参加的教学竞赛,通过现场展示和专家评课,传递着新的教学理念和好的教学策略,具化了教学问题的收集、整理、思考和解决。互逆的上下贯通,实现了区级教研、片区教研、校本教研的三位一体。
(二)左右连通,并驱争先
不同片区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特色。有比对才知长短,有互补才有改进,有改进才有发展。教委每期均要组织召开“片区教研”现场会、片区开放周、片区教研总结交流会,每月印发一期“片区教研动态”,每年编撰一本“片区教研资料集”,总结工作得失,提炼工作经验,相互学习借鉴,形成了并驱争先的良好局面。
(三)内外互通,互助共生
片区内学校做到管理互通、师徒相通和资源共通。片区定期举行管理干部研讨会,交流学校的办学困惑、管理得失、教学问题等。校级层面重在管理智慧、办学理念等思想方面交换看法和做法;处室年级层面重在管理执行、操作方法等技术方面交流经验和案例;教研组层面重在教学问题的探讨、碰撞,寻求解决的办法和路径。
片区学校实现跨校师徒结对,包含学科教师结对、班主任结对、班级结对和学生结对。师徒间相互参与备课、听课、评课,共同参与课题研究等,实现了结对师徒的互导互助与共同成长。成员学校间课堂相互开放、活动互派人员、资源共同分享、联合组考分析、相互提供支持。
三、融合:从“肩并肩”走向“心贴心”
“手牵手”式的联合、“肩并肩”式的整合都不是我们的理想,引领共同体成员进一步寻求文化上的认同、心灵上的共鸣,使成员学校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实现彼此间的息息相通、心心相印才是我们的追求。“融合”策略的实施,使片区学校从“肩并肩”走向了“心贴心”。
(一)团队展示,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将片区赛课成绩进行捆绑式评价,变传统优质课的个人赛为团体赛,真正实现了片区学校的“荣辱与共”。片区教师参与区优质课比赛,片区成员学校学科教师主动参与,相互打磨,共同经历磨课、炼课的过程。既让参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提升教学能力、优化教学过程,又使同学科教师献计献策、共同进步。
(二)在线课堂,变“封闭”为“开放”
依托“永川教研网”的网络资源和优势,分学科汇聚课程与教学资源,充分实现区内资源共享。利用组长学校建有智能录像直播室,“一站”(共同体网站)“两平台”(教研与教学互动平台)的优势,与片区成员学校实现了在线课堂互动研究,促进片区学校共享优质资源,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三)一体评价,变“竞争”为“合作”
制定《永川区“片区教研”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从组织管理、活动开展、活动成效三个维度,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资源建设、学校发展等十二个方面对片区教研实施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督导评估。考核分集中汇报和现场检查两个阶段进行。只检查组长学校,片区内所有成员学校的得分与组长学校的考核结果相同,加强了片区成员学校之间的融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片区教研模式无疑是深化“卓越课堂”建设,促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期待着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努力做好片区教研“联合·整合·融合”这篇大文章,共同谱写永川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永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