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你千遍不厌倦”

2014-09-03刘云生

今日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结缘教育家名家

刘云生

一本书,如果你既爱过,又恨过,既炫耀过,又痛骂过,那她注定要成为你生命中挥之不去的一部分。对我来说,任钟印主编的《世界教育名著通览》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20年来,她一直陪伴我左右,成为常读常新的一本书,套用一句流行的歌词,“读你千遍不厌倦”。说起与这本书的故事,还真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一见钟情”是结缘的序曲。1994年隆冬,我还是大巴山深处一所名叫太兴的村小学校长,一个偶然的机会出差到了万县(现在的万州区),走进了高笋塘新华书店。那天,天空稀稀疏疏飘着似雪的雨花,书店里看书的人很少,一本A4大小、约莫五六寸厚的大书伫立在高高的书架上,深蓝色的“外衣”上绣着八个洁白而娟秀的汉字——世界教育名著通览,其鹤立鸡群的优雅姿态,就像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天仙美少女吸引了我。我踮起脚尖把书取了下来,色诺芬、埃索克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88位世界著名教育家的名字犹如星星一样,映入我的眼帘,闪烁诱人的光芒。翻看了一篇篇教育名著的目录后,“一定要买下”,我这样想着。可当我下意识地翻到了书的最后一页时,傻眼了,“395.8万字、160元”两个数字震住了我。这可要花掉我差不多3个月的工资!我犹豫起来,不自觉地把书放回书架,但过了一会儿又忍不住取了回来。如此这般三四次,磨蹭了半个小时,最终一咬牙,放弃了给孩子购买衣服的计划,才把书买走。出新华书店门口时,那位颇为丰韵的女营业员把我上下打量了一番,有一种“鲜花插在牛粪上”了的不屑,至今,那眼神还斜斜地挂在我的脑海里。

“顶礼膜拜”是结缘的第二部曲。作为一位身居穷乡僻壤的村小教师,我还从来没有读到这么多世界教育名家的作品,买下《世界教育名著通览》甚是兴奋,回程近十个小时的汽车颠簸,我一直把书捧在手里,看看,想想,又看看,又想想,算是过了一把“读书瘾”。夜很深了,才回到坐落在山坳的校园里,可一点睡意也没有,斜躺在床头,捧着书又读了起来,直到鸡鸣时分。接下来的两三年间,读这本书成为我每天必修的功课,时而默默品读,时而大声朗诵,时而勾画圈点,时而延伸联想。记得有那么两三次,晨起读书,边朗诵边烧饭,半锅水被烧干了,锅底被烧穿了,竟浑然不知,隔壁的同事闻到异味敲门提醒才如梦初醒。那段时光,这本书就是我的女神。我不但读,还坚持写读书笔记,宣讲教育名家的思想,真可谓“言必称希腊”。记得当时还利用自己校长的身份,专门开辟了“村小教师读书会”,第一个站出来讲《世界教育名著通览》,一时间,夸美纽斯的观点,赫尔巴特的言论,杜威的思想……成为乡村学校最热门的话题。

“携手同行”是结缘的第三部曲。1997年,我结束了10年的村校教育生涯,被调到县城学校当校长。《世界教育名著通览》一书自然也随着我一起“进城”了。如何把刘伯承元帅母校办好?如何让世界教育名家的思想在贫困县生根开花?如何从一个“读者”走向一个“行者”?我再次一头扎进这本书里。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和赞可夫的“一般发展性教学理论”深深地启发了我。于是,我立志办一所“学习最优化学校”,基于学生最优化的学习来全方位改造学校教育,力图把世界教育名家的好思想都一股脑儿融进学校教育之中。阅读,实践,再阅读,再实践,是这个时期我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的基本行为模式。此时的《世界教育名著通览》就像我的新婚伴侣,陪着我一同“打天下”。几年下来,学习最优化学校的建设初见成效,不仅出版了专著《新技术时代的学习与最优化》,其成果还获得了重庆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反目成仇”是结缘的第四部曲。当初真没有想到与《世界教育名著通览》结缘也有“七年之痒”,也有闹别扭的时候。2001年,覆盖全国的新课程改革开始了,我从县城调到了重庆这座大都市工作。回过头来看自己从乡村到县城,从县城到大都市所亲历的教育改革和研究实践,猛然间,我感觉到《世界教育名著通览》似乎苍老了,渐失光芒,不能生搬硬套书中的理论解决中国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再读这本书的时候,便多了一份冷峻,多了一份省思,多了一份批判,甚至是“刻薄”,先后对苏霍姆林斯基、巴班斯基、杜威等一大批教育家的观点提出尖锐性质疑,写成批判性论文在《外国教育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并且,有机会到全国各地讲课的时候,也自觉不自觉地要对那些著名教育家“骂”几句,似乎和这些教育家的缘分已尽,非得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不可。

“和解如初”是结缘的第五部曲。2007年,我走上了教育行政工作岗位,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生态,我真正了解了什么叫时代的局限,什么叫发展的阶段,什么叫多元的视角,什么叫真正的创新,于是重新捧起了《世界教育名著通览》一书,开始了新一轮的阅读,尝试着把这本书放到人类历史的宏大时空来审视。这一轮的阅读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边读《全球通史》《西方教育史》,一边读《世界教育名著通览》,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中还原教育名家的思想;第二个阶段是一边读《中国教育思想史》,一边读《世界教育名著通览》,经常是“左手孔子,右手苏格拉底”,在中外教育名家思想比较中去发现新的意涵。这一轮的阅读收获更丰盈,对教育名家的思想不但多了一份体贴,多了一份理解,也多了一份深邃,多了一份思考,随时感觉到,教育智慧从书的字里行间的深井里涌了出来。这期间,我开启了建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育理论之路,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心根语文”“学校记忆”“学校教育设计”等方面的论著。

“相濡以沫”是结缘的第六部曲。如今,由于工作岗位的原因,我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继语文教育研究、学校教育研究之后,进入了教育政策法规研究领域,目前正攻读教育法学博士学位。此时的《世界教育名著通览》就像糠糟之妻,虽然在我的心目中不是容颜最美的,却是最可人的;虽然翻阅中少了当初的激情和浪漫的遐想,却是最温润的。每每遇到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教育学术的争鸣问题,我都不由自主地想到《世界教育名著通览》,回到家中,总要“问问”那些过往的先贤们,和他们来一番抵足交谈,尽管不一定时时刻刻采纳他们的意见,但总会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用教育名家的思想来磨砺自己的见解。

当今是一个资讯十分发达的时代,每年出版的书籍用汗牛充栋都无法形容,我本人年均阅读量至少也在百本以上,但能够伴随我20年、影响我20年、可以保证地说还会继续读下去的书,至今想来也只有这本《世界教育名著通览》了。写下上面这些文字,这一段故事,算是我对该书编写者和出版者的由衷感谢和敬意,因为即使不能说是她让我这个乡村教师成长了起来,也要说她是其中不能忽视的关键因素之一。好书和读好书是多么不容易和有价值。到底是什么价值呢?我想,大凡阅读者、教育者和出版者大抵都会去思考吧?就此打住!

猜你喜欢

结缘教育家名家
教育家与儿童
与虫结缘的钦俊德
与冰雪结缘
名家之约
名家之约
与茶结缘 黔茶“香”约
从结缘到坚守——我的黔茶记忆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