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大则才大
2014-09-02钱梨
钱梨
摘 要:“道大则才大”出自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意思是一个人对学术的理解越深刻,对人性的理解越透彻,对道的涵义越明确,那么这个人在才学上的成就就越高。其实,为师之“道”也是如此,能够辨别正确与错误,“秉持”“道义”,专注于能力的提高,积极做事,我想,我们也能成为有“大家风范”的教育者。
关键词:道义之乐;大家风范;悲喜观;先忧后乐
关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执政理念,学生初次看到,难免会觉得沉重和难以接受。有位学生很坦诚地告诉我:“老师,我觉得这样的人生太累,太苦。”不但是学生,老师们在一起探讨的时候,也有人觉得范仲淹未免刻板持重,不如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潇洒豁达。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人具有趋乐避苦的天性,追求快乐是人类的共同本性。那么,范仲淹快乐吗?如果是,他所追求的快乐是怎样的呢?欧阳修在《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中给了我们答案:“公少有大节,其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原来范仲淹不在乎富贵贫贱,不在乎他人品头论足,他“慨然有志于天下”。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范仲淹已达到“自我实现需求”,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达到情绪平衡或者至乐的状态”。这种状态即儒学所推崇的乐“道”。
孔子盛赞精神之乐,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如果说颜回是“道大”,那么范仲淹不仅“道大”而且“才大”。
下面我们就结合《岳阳楼记》,一起来探索范仲淹的“大家风范”。
一、范仲淹的道义之“乐”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苏州人。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诞生在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其父范墉时为北道重镇成德军节度掌书记。次年范墉因病去世。范墉生有五子,三子早卒,唯范仲温和范仲淹幸存。范墉去世后,年仅六岁的范仲温为苏州族人收养。范仲淹的母亲带其改嫁长山朱文瀚,改名朱说。朱文瀚曾任安乡知县,范仲淹随继父生母在洞庭湖畔接受了启蒙教育,后来随父母辗转到长山醴泉寺。对于继父的养育之恩,范仲淹始终念念不忘。即使改回“范”姓,对继父以及朱氏子侄关怀备至,视同范家子弟。
大中祥符年间(1008年—1016年),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求学。在求学期虽“布素寒姿”,却勤奋学习,“大通六经之旨”,确立了其“有忧于天下”的伟大抱负!“有忧于天下”一语最早大概见于韩愈上宰相第三书:“……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
韩愈的“有忧于天下”源于孟子的“忧以天下,乐以天下”,是对孟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论进一步发展,自此赋予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大责。
范仲淹深受韩愈影响。他自小既有“忧以天下”的抱负,所以不以一己之乐为乐,不以一己之苦为苦。他在《岳阳楼记》中起笔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盛赞滕子京积极的政治态度:即使遭受不公正待遇,也一如既往积极执政,造福地方民众。接着在描述了洞庭湖胜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之后,他重笔书写了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的心境时时被七情六欲所控制,很难享受生活的安宁、平和之乐。
那么古仁人如何呢?范仲淹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原来心怀天下的人,“道义”就是他扎根于大地的根本,信道愈笃,根本愈难动摇,面对任何事情,都能秉持“道义”,做前毫不犹豫,做时全力以赴,做完后坦然面对结果。全不似迁客骚人般做前犹豫不决,做时左右摇摆,做完如愿则喜,反之则怨,因此有许多痛苦纠结。范仲淹感叹,普通人的快乐得来简单,去时容易;只有懂得“道义之乐”的智者,才能享受到恒定长久的快乐。只是,很多人并未能真正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先后两字,以为“仁者”无乐,实在是大误会啊!
二、范仲淹做事以“义”为唯一衡量标准
范仲淹二十七岁中进士,在晏殊的推荐下初为馆职。时值刘太后过生日,仁宗欲率百官在会庆殿为刘太后拜寿。范仲淹上疏“天子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礼……亏君体,损主威,不可为后世法”,晏殊闻之大惧。把范仲淹叫来,斥责他不应该妄言而拖累推荐他的人。范仲淹之后写了一封很长的《上资政晏侍郎书》,“事君有犯无隐,有谏无讪,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韩愈自谓‘有忧天下之心,由是时政得失,或尝言之,其所谓不知量也?”
三年之后,皇太后去世。范仲淹被召回担任谏官。很快,又因为上谏“皇后易位”一事遭贬黜。正因为范仲淹有忧天下之心,自不以“祸福避趋之”。他还认为其他臣僚也应该有忧天下之心,“今朝廷必欲求有道之言,在其择而必行,不在其诱于必赏。言而无赏,则真有忧天下之心,不废其进也。”庆历三年,仁宗将范仲淹调回京城任副相,主持“庆历新政”,庆历五年即因得罪朝中既得利益者被贬出京。
范仲淹一生境遇坎坷,人生多次大起大落。然而不管地位怎么变,他始终表现出极强的能力,文治武功,均功勋卓著。金代元好问评价范仲淹:“范文正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材、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
学生感叹:范文正公怎么可以如此超凡脱俗?如此卓尔不群?
小F说道:“老师,你讲过的‘义是做正当、合理,应当的事。是不是因为范仲淹凡事都遵循‘义,所以才能够无怨无悔呢?而且因为他坚信自己所为无过,所以才能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与学习,所以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我高兴地点头:“F同学讲得太好了。纵观范仲淹一生经历,做事无不以‘义为唯一衡量标准。所以才能成为‘文武兼备‘智谋过人远甚又‘本儒宗仁义的万世之师啊!”
三、范仲淹对教育的贡献
《岳阳楼记》的结尾,范仲淹感叹道:“微斯人,吾谁与归?”也许正是出于对文化传承的担忧与期望,范仲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上执政书》中,他这样写道:“重名器者,在乎慎选举,敦教育,使代不乏才。”“夫善国者,莫先育材;育材之方,莫先劝学;劝学之要,莫尚宗经。”
天圣八年,范仲淹出任河中府通判,上书当时宰相吕夷简,指出:“……使天下俊贤翕然修经济之业,以教化为心,趋圣人之门,成王佐之器……”
庆历三年八月,范仲淹上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疏》,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兴学校,“教以经济之业”。
北宋初年,官学教育衰微,景佑初年,开始允许大藩府立学,但小洲及各县仍无学校。范仲淹丁母忧期间,主持应天府书院,择生只有品德和学业上的基本要求,没有年龄、身份和地域的限制。他以“有忧天下之心”选拔人才。
黄庭坚《跋范文正公诗》云:“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文正公饮食起居之间先行之,而后载于言也。”正因为范文正公所言即所行,非高呼口号者可比,故王安石评论他“呜呼我公!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
范仲淹生前故后,得到了一致的推崇,其影响力上至大儒学子,下至黎民百姓,真正做到了“大而化之”。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即使在今天,也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学习。范仲淹在“上时相议制举书”中提出“宗经则道大,道大则才大,才大则功大”;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实,为师之“道”与治国之“道”并无大区别,只要能够辨别正确与错误,秉持“道义”,专注于能力的提高,积极做事,我想,我们也能够成为有“大家风范”的教育者。
参考文献:
[1]张希清,范国强主编.范仲淹研究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韩 愈,欧阳修,等.唐宋八大家散文[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