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也是一种境界
2014-09-02陈丽萍
陈丽萍
摘 要:做研究应该学会质疑、反思、创新和突破。在研究教学时我们应该打破将“有”作为研究对象的常规,尝试着将“无”作为新的研究对象,因生制宜地改变教学方式。这样我们才可以解放自己的思想,去关注别人未曾关注到的领域,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学问,才可能有创新地研究论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无中生有;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就对中学教师提出了做研究的要求,而做研究应该学会质疑、反思、创新和突破;面对不断改进的语文教材,语文教师要想达到“课标”提出的要求,就要自觉、积极地进行教学研究,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现就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结合笔者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在教学研究上的尝试和感想。
一、教学内容要注重“无中生有”
(1)“无”的第一个方面,笔者首先想到的是,现代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都是以“有”为主。所谓的“有”,就是教材中呈现出来的已有知识点,包括作家、作品、语言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点来自于课本、教学参考资料,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有很多教师上课就是按照教参的要求,把教学内容一一灌输到学生脑中。连教学步骤也是按部就班,分毫不差。一篇课文拿到手,先疏通生字词,接着通读全文,然后概括内容大意,了解文章的意思之后,分析文章的主旨,领会作品中的思想感情,最后进行重点句子的理解。一篇课文就这样结束了。这种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有些教师“一本教案用十年”,因为同一篇课文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点几乎是一成不变的,而教师将这些内容传达给学生,就算完成一篇文章的教学。
即使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将教学意义更重大的“无”教授给学生。那什么是“无”呢?与“有”不同,它一定是课本中没有的,教参里也不将之列为教学内容的,教学参考书中也找不到足迹的那些知识点,可是又有其被学习的意义。具体而言可以是什么呢?笔者想用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的“三次备课”之说来解答。于漪老师的三次备课:第一次指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教案。也就是注重教师的个人阅读经验。在这次备课过程中,教师全凭自己的主观感受,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运用自己的思维方法,形成对文本的初步认识。第二次备课指的是广泛涉猎,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自己的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以后的特色”。在参考了别人的总结经验后,对照自己的初步认识,是否不足,是否有比别人先进的地方,尤其是那些“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的东西尤为宝贵,因为这才是能够体现自己特色的地方。第三次备课是指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这最后一次备课是授课后的反思与总结,对下一次课的准备。
不难看出,于漪老师的三次备课虽说也有参考别人的资料,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思考与总结,笔者想,这也正是语文课堂上要注重的“无”的教学内容之一。以此为例,笔者在备课《陋室铭》时,最初的想法只是从环境、交往的朋友以及生活的情趣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陋室不陋的原因以及文中类比的写法。但在查阅了很多资料后。觉得在授课时可以用屋子形式作为板书来构思整堂课,先画一座屋子,把孔子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写在上面,进而分析不陋的原因。而这三个原因在板书中是以屋子的柱子形式显示,最后引出类比的写法。可是上完课后,觉得刘禹锡高洁傲岸的品格似乎在分析给学生时,有种植入的感觉。于是再三思考,觉得在教授陋室时,一定要抓住陋室的“陋”而不是“陋”,从青苔、素琴等文字可以看出陋室其实是陋的,只是刘禹锡不在乎物质上的享受更注重的是精神的追求。所以文后引用孔子的话,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君子。最后,在此基础上笔者也完善了板书,在屋顶上画了烟囱,并有一缕青烟飘出,青烟上有安平乐道四个字。经过三次备课,在教学内容上研究更加深入。我想这些思考和总结来自于语文教师的大脑,即使与前人的某些观点不谋而合,但至少有着自己思索过的痕迹。当我们在课堂上将自己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一一传达给学生的时候,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产生思维的碰撞,那将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收获。
(2)“无”的第二个方面,我们不妨借用新课程中“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来解答。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学习方法,习得学习内容。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自己研究课文,自己得出结论。任何教育都是为了让学习者获得知识,教师不过是转换知识的载体,而如果笔者们可以让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知识,那么这个过程一定比学到的知识更有意义。比如笔者在教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先是让学生谈谈“世外桃源”的意思,大多数同学都说是很美的地方。于是笔者便抛出第二个问题,美在文中的具体表现。学生不难找到环境美、生活美和人情美。笔者于是过渡“这样美的地方到处都有,为什么他们偏偏选择了桃花源呢?”学生开始议论纷纷,但是都不能说出具体的看法。笔者于是在课堂上朗读了三毛的作品《逍遥七岛游》中的一段文字——“突然,就在一个转弯的时间,一片小小的平原在几个山谷里,那么清丽地向我们呈现出来,满山遍野的白色杏花,像迷雾似的笼罩着这寂静的平原,一幢幢红瓦白墙的人家,零零落落的散布在绿得如同丝绒的草地上。细雨里,果然有牛羊在低头吃草,有一个老婆婆在喂鸡,偶尔传来的狗叫声,更衬出了这个村落的宁静……避秦的人,原来在这里啊!”。笔者一朗读完学生中便有人说道,没有战乱。你看孩子的可塑性多强,没有任何的语言,只是一段文字的对比,就让学生明白陶渊明心中理想的社会。笔者在教授这一过程中,并没有事先为学生灌输任何定势思维,只是适时地引用了一则材料。而学生们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总结获得知识的。任何有价值的思索与体悟都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
(3)“无”的第三个方面还可以是文本之外的拓展延伸。现代课堂很多教师忽略了将这一点适当地传授给学生,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课内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恰当举一反三即可。宋代著名爱国诗人曾说过“功夫在诗外”,这一道理运用到教学中就是告诉我们,教学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如何将课本知识迁移到书本之外,这才是教学更应该强调的地方。就如笔者在教授《南京大屠杀》一课,用《木笛》这篇文章作为拓展阅读,使课堂笼罩了沉重的气氛。此时笔者用了一段过渡语:“虽然,我们不可能亲耳听到他吹奏木笛,但只要我们凝神静思,你仿佛可以听到那悠扬凄切的木笛声从字里行间飘来,带着‘勿忘国耻,铭记历史的倾诉声告诉我们要记住耻辱。今天,就让我们伴着心底的笛声,把一切的情感积聚在笔端,用我们的笔书写我们的爱国之情。”用了这段引语激发了学生爱国的热情,也就更好地进入了下个环节,用课后的词语再现南京大屠杀的场景。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喜欢上阅读。笔者除了对课本中精彩的篇目进行细致的分析外,还选择了《在困难的日子里》这部小说,作为敲开学生阅读之门的敲门砖,路遥朴实的文字总能给人带来强大的冲击力,作品中对马建强那超乎寻常的意志力、忍耐力和控制力的描写特别值得学生借鉴和学习。在阅读时,笔者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并以此来指导学生的写作。我想课本之外的拓展是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在,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教学态度要讲究“无中生有”
做研究一定要对被灌输的思想、概念、方法、命题甚至定理进行质疑。这是中学教师必须要有的研究态度。对于从事教育事业的笔者们,在教学态度上,应该秉承这种质疑的精神,从而注重“无”的生成。但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不论是否是自觉的,教师都偏向于“尽信书”。我们教学生做题要从文章中找答案,所有的知识点都以课本为准绳。凡是教材中告诉我们的,都不应该去怀疑,而应该去相信。这样一来,对于教材编写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也逐渐对教材产生了依赖性。可是我们不能排除任何纰漏的存在,所以当错误出现的时候,我们是选择将错就错还是选择去纠正?
笔者想毫无疑问的,任何教学,都应保持质疑的态度,讲究“无中生有”。我们应该以课本为依据,鼓励存疑。做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不久前的一次教学中,笔者就在课堂上遇到了质疑的学生。当时讲授的是《羚羊木雕》一文。这篇文章中表达了“纯洁的友谊是任何贵重的物品都买不到的”这样一种观点。而所谓纯洁的友谊是通过文章中的“我”与万芳的种种事迹体现出来的。当时就有学生对本文的作者产生了疑惑:张之路明明是男的,为什么可以与一个女孩子换裤子,还保持这么深刻的友情?学生觉得不理解。为了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笔者给学生解释,一位作家写出的作品其实与作家本身没有多大关系,因为这是创作,他完全可以虚构一个人物来代替自己,再为自己虚构一个故事。我们要学习的是他写出来的作品而不是作者本身。
学生似乎对笔者的这种说法半信半疑。笔者想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理解文学作品真正意义的缘故。就像陈太康教授在授课中举到的关于《陈奂生上城》主题探究的例子。一篇作品引发了多方关于主题的热议,而作者梁晓声本人却说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话,他说这篇小说只是一时兴起写下的,当时并没有太多关于主题的思考,只是想要表现这样一个农民,这样一种尴尬而新鲜的经历。这说明不同的人包括作者本身,对同一篇作品是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的,这并不取决于作者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当一篇文学作品被创作出来之后,它就是独立的。而读者对于作品主题的探究,就是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新理解。这就是“无中生有”的过程。虽然笔者的解释并没有让学生完全信服,但我却很高兴听到质疑的声音,因为这说明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
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善于对文本提出质疑,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只有教会学生质疑,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向更高的层次深入,向“无”的境地涉足,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写到此,笔者想起了曾经看到的一段对话。学生说:“老师,我不听这节语文课,也影响不了我的成绩,语文考的都是课外的东西。”是啊,他说得多有道理。如果一位老师没有怀抱质疑的态度去打破课堂中的“有”,注重“无”的提炼,达到“无中生有”的境界,学生当然觉得听与不听是一样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三 毛.哭泣的骆驼[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