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课堂有效设问的作用分析

2014-09-02陈培镇

教师·下 2014年7期
关键词:铁片电场力空气阻力

陈培镇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教学,学习者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依靠现有的知识构建新的思想和概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试验中,我们应该不断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及时优化教学策略。

笔者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发现,设问式探究教学在“概念规律新授课”“实验探究课”等很多不同课型中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就高中物理课堂有效设问的作用与大家共同探讨。

1.好的设问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难点

一节课上得好与不好,主要看学生对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否掌握,好的设问可以加深学生对重点的理解,促进对难点的突破。

案例1:“电势能”概念的互动教学

“电势能”的概念是电场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选择已经学过的动能的知识作为切入口,以能量守恒为线索展开讨论。

创设问题情境:点电荷+Q固定在A点,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将一带电粒子+q由B点静止释放向着C点运动,已知A、B、C在同一直线上,带电粒子具体做什么运动?

生:从B点沿BC方向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

师:如何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运动呢?

生:带电粒子的动能越来越大。

师:根据能量守恒,带电粒子的动能从何而来?

生: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

师:那么就必定有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在变化,这种能量在如何变化?

生:在减少。

师:在带电粒子运动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情况如何?

生:电场力对+q做正功,因为电场力是斥力。

师:+q从B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在增加,另外有一种形式的能量在减少。

师:由这种力与能的关系,你联想到什么?

生:弹簧。(引导学生对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和动能变化情况之间关系的分析)

师:那该问题中涉及的另一种形式的能是什么?(此时,“电势能”的概念已经得出,学生必会脱口而出)

师:电势能仅是+q具有的吗?若撤掉+Q,电势能还存在吗?

引导学生得出:电势能是系统具有的。

2.好的设问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一环就是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呢?好的设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案例2:《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探究

利用多媒体创设滴水、落石、落苹果、雨滴、跳伞等现象情境。

师:这些现象有没有共同点?

生:这些都是一种从高空到地面的运动形式。

师:如果这些物体都从同一高度开始下落,谁先着地呢?即物体下落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大家现在利用提供给大家的一些物体分组探究一下。(实验桌上有小铁片、相同纸片两张、小钢球、一团棉花、细线)

老师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几分钟交流讨论后各小组总结)

师:现在请各小组总结你们的观点,并提出你们的疑问。(教师简要板书各小组观点及疑问)

生1:好像是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但是小钢球和小铁片却几乎是同时落地,所以不大确定。

生2:物体下落的快慢应该是与体积有关,或者是不是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呢?是不是密度越大,物体下落得越快?

师:好,还有其他的观点吗?

生3:物体下落与空气阻力和重力有关系。

师:很好,你们是如何得出这个观点的呢?

生3:棉花团受到的空气阻力最大,所以最晚落地,小钢球和小铁片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小,而且它们的重力比较大一些,比较早落地,所以应该是重力越大、空气阻力越小,物体下落得越快。

师:有同学对这个观点有异议吗?

生4:那如果把小铁片和纸片用细线绑在一起,让小铁片拉着纸片下落,重力变大了,空气阻力也变大了,它们下落是变快还是变慢呢?

生5:如果能在真空中做实验,不考虑空气阻力,就可以判断了。

教师介绍牛顿管并演示牛顿管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从同一高度静止下落的快慢相同)

3.好的设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中的答问过程既可以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本领,又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综上所述,设问是科学探究的起点,课堂教学中的设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是高效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设问的情境性和启发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设问的全体性则能充分体现出教师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廖伯琴,张大昌主编.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徐大元.对物理教学中有关提问的一些思考[J].教育革新,2007(7).

猜你喜欢

铁片电场力空气阻力
铁片的长度
飞镖预言
乡村补锅佬
不怕摔的蚂蚁
“求解电场力做功”全攻略
降落伞
考虑空气阻力、浮力用落球法精确测定重力加速度的研究
物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