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物理概念辨析题中的思维障碍
2014-09-02于若飞
于若飞
摘 要:为了抓成绩,提高升学率,有些教师在新授课上不引导学生探究概念的内涵和物理意义,却将大量时间花在如何解题上,10分钟讲新课,35分钟讲习题,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甚至混淆了相似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张冠李戴,出现了思维障碍。
关键词:高中物理;思维障碍;概念辨析
“看看公式就可以了,文字根本不用看”,于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原本丰富多彩的物理知识变成了一个个字母、公式。遇到计算题就生搬硬套公式,遇到概念辨析题就从字面意思或公式中判断,导致原本属于低档题的概念辨析选择题不是漏选,就是多选、错选,几乎不得分。久而久之,学生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产生了思维障碍。
一、导致学生思维障碍的主要因素
1.教师因素
有些教师在备课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仅依据教参和课本,脱离生活,不了解甚至忽略学生的思维现状。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水平估计过低,不放心学生自主探究,课堂上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思维得不到锻炼;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水平估计过高,认为物理概念很简单,一看就懂,根本不用引导学生探讨概念的内涵和物理意义等,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出现了思维障碍。
2.学生因素
高中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有限,思维能力也还不成熟,思考问题时往往只考虑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实例,得到片面的结论;也有的学生不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甚至混淆了相似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导致张冠李戴,思维混乱。
二、学生思维障碍的主要表现
案例1:对于一单向匀减速运动的物体,在静止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越来越小,位移也越来越小
B.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大
C.加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大
D.加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小
思维障碍:速度减小,因为a=—,所以加速度减小;又因为x=vo+—at2,加速度减小了,所以位移也减小了,选择D。
错因分析:学生对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和位移这三个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分不清速度和速度的变化量的区别,只会从字面意思或者硬套公式来判断对错。
正确思维:该题涉及速度、加速度、位移三个概念。已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所以加速度是不变的,虽然速度减小,但只要物体还在运动,位移就会增加,选择B。
三、克服思维障碍,培养正确思维
1.在概念、规律教学中创设物理情境
案例2: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非常典型的运动,但凭学生的经验,好像是重的物体下落得快,为了让学生亲身参与规律的构建,教师可以用情景剧的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伽利略(学生1扮演):“尊敬的亚里士多德老师,一块大石头下落的速度一定比一块小石头下落的速度大是吗?”
亚里士多德(学生2扮演):“那是当然!”
伽利略:“那假定大石头下落的速度为8,小石头下落的速度为4,当我们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时,大石头会被小石头拖着而减慢,结果整个系统的下落速度应该小于8,对吗?”
亚里士多德:“是的,你的分析有道理。”
伽利略:“但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总的重量比一块大石头还要重,因此整个系统下落的速度要比8还大,是这样吗?”
亚里士多德:“等等,你在说什么?你把我搞糊涂了……”
看完这个小情景剧,相信同学们对“质量大的物体下落速度快”有了质疑,再通过几个小实验就能自主构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在问题中反思,加强概念、规律的理解
案例3: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
C.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滑动摩擦力
D.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静摩擦力
思维障碍:考虑到在地面上推箱子的例子,如果没有推动,则箱子受到静摩擦的作用;如果推动了,则箱子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选择AB。
引导学生反思: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生活中的实例,如:用手在静止的桌子上来回摩擦,手与桌子间有滑动摩擦力,但桌子静止,所以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滑动摩擦力;传送带把物体从低处运到高处,物体是运动的,但由于物体和传送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所以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选择CD。
概念辨析题不像计算题那么复杂,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物理概念的构建中,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遇到问题及时反思,克服思维障碍,学生就能逐渐通过思考、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白丽珠.浅析物理学习的思维障碍与对策[J].安徽教育,2004(10):27.
[2]陈克利.探讨物理学习中的思维障碍[J].物理教学探讨,2012(12):17—2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