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拓展的误区及有效拓展方法

2014-09-02邱良叶

教师·下 2014年7期

邱良叶

摘 要:拓展延伸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拓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课堂上进行拓展教学越发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我们也发现眼下很多课堂拓展走进了误区,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拓展延伸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亟待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拓展误区;有效方法

课堂拓展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能使学生在思维上得到锻炼,在情感上得到感染,在表达上得到提高。但眼下的高中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片面地理解语文教学的拓展,舍本逐末,丢弃课本,仅仅为拓展而拓展,把拓展当成语文教改的一个标志,脱离课本去拓展,从而导致文本的浪费。如果拓展使用不当,不仅达不到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反而会使这节课因为拓展显得主旨不清晰,脱离了重点。这种仅仅“为拓展而拓展”的课堂拓展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面笔者就高中语文课堂拓展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当前语文课堂中拓展教学存留的问题

1.脱离课本的拓展

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有的教师上课时只注重外在形式,对文本分析蜻蜓点水,学生还未理解文本,就开始拓展到课外,用花架子。一位老师在上《我的父亲》公开课时,开头用歌曲《我的父亲》导入,中间学生读书时又播放一遍,最后又播放一遍谈感受,这种拓展就过于追求形式,妨碍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而且占用教学时间,最后这个老师的课结束得很仓促。教材是拓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拓展要从文本本身进入,充分从文本深度上探究文本的价值。

2.过深的拓展

当前有的教师的拓展让学生无从下手,无话可说。拓展内容不能太大,太深,让学生无从下手,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兴趣爱好出发。

3.忽视了文本语言的拓展

语文课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有的教师过分强调了人文性而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教学中忽视了对文本语言的鉴赏品味,对课文解读囫囵吞枣,所以达不到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教学目的。

这些拓展都丢开文本本身去进行拓展,不利于学生课堂任务的完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用拓展的方法

1.激情导入拓展,激发兴趣

导语是开启思维的钥匙。教师要在教学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引起他们的高度关注。如在上韩少功的《我心归去》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展示了作者所在法国的居住地的优美的画面,然后问这样的地方你们喜欢吗?而作者在此又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看看。这样就激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好奇心。

2.围绕教学重点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讲授重点时作恰当的拓展延伸是必不可少的,拓展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大大提高了我们课堂教学的效果。如在教《想北平》一文时,我的拓展是这样的,从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的大爱,而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这样大爱的,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学习作者写法,选择我们喜欢的一个地方写一篇文章。

3.和生活相联系的拓展

在我们的讲课中我们要让学生把书本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明白虽然经历几千年,经典著作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如学习毕淑敏的《我的五样》时,我让学生也选择自己的五样,也是一个一个的删去,最后保留一个,从而让学生明白自己心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这样将生活与课堂紧密相连的有效拓展,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能够使学生得到心灵的震撼,也能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4.在课文的空白处拓展

什么是文本中的“空白”?它是指作者写得比较含蓄或没有写明的,能激发人的想象和回味的内容,它能使人们对文本的意义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如《十八岁和其他》原著有五个部分,写的都是青春时期的人生话题。选入教材时删去“恋爱”部分,对文本的解读来说是一种缺陷。所以上课可以作为拓展内容。

5.用对比阅读法拓展

要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师要选择有关的教学资料,把有一定联系的作品在一起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样的拓展延会让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知识。比如在教《祝福》一文时,我就把《祝福》和《阿Q正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比较两人悲惨命运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这样让学生向文学经典拓展,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从而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拓展能使书本知识得到提升及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我们的思维空间更应是无限的,把我们的眼界打开,采用恰当的拓展方法,在更广阔的思维空间里,让学生发挥想象,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