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014-09-02邹立莉
摘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42-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以“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为依据,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倡导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实现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实效的关键。
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取得实效,必须把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克服过去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充分认识和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是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而且要分析解答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1.变革教育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其实效性,关键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一,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见、有理想、有感情的个体,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建立学生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鼓励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树立自己的目标和人生追求。第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大学生知、情、意、行不断内化与外化循环转化的过程,在对大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废除单向的灌输式模式,构建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注意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在熏陶与共鸣中实现教育要求的内化。
2.重视人文关怀,管理上要体现人性化。当代大学生的权利意识、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依法治校已成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学生管理是体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念,落实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措施的关键环节。因此,高校的管理必须确立以学生为本、管理就是服务的新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服务意识,转变管理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首先,突出民主。因为民主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平等,体现了对教育客体主体地位的尊重和保护。其次,讲求灵活。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有严格的、刻板的、固定的模式,必须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再次,把管理和教育相结合。大学生是处在一个特殊年龄段的高知群体,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既要重视教育的作用,又不能忽视管理的作用,两者并不矛盾,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3.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军人物,承载了一个国家、社会和家长的高值期望,然而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和求职择业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障碍、心理困惑等心理问题不断增多。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确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注重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发掘大学生的潜在思想和心理问题,通过采用课堂教学、课外教育、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
4.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激励。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采用各种奖惩措施来调节、激发、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权衡利弊得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提高自身行为的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形成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创设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
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和教育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以客体身份参与教育过程,而且还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接受道德观念的主体的身份参与教育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学生同样是教育过程主体”的思想,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确立平等的关系,坚持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其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涌入对大学生形成了不容低估的冲击,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一定的应付心理,学习缺乏主动性;一些大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如人意之处以及官僚主义、腐败现象严重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缺乏现实力量或不具有科学性。对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为他们释疑解惑,用正确的理论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社会和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必须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改革开放之初甚至十年前相比,当代大学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他们主体意识增强,关注自身发展,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渴望平等的思想交流,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等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转变方式,应以一种与学生平等的身份进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平等交流、共同探讨的状态,从而最终主动地接受正确的政治观念、思想理论和道德观念;应在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内容和语言、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做到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大学生的许多思想问题与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密切相关。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大学生存在的思想困惑问题和生活问题、就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用正确的思想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要转变育人观念,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个性出发,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缓解思想压力,放下思想包袱,正确面对生活的挑战。只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思想道德教育才能有声有色,才会收到实效。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理念贯穿于各项主题活动中,组织主题鲜明、影响力大、参与面广、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大力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主旋律教育,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以全面加强学生全方面素质、修养和内涵目标。
总之,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任的高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需要,把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管向群.高校思想政治要以学生为本[J].中国高等教育,2010,(15-16).
[2]彭希林.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J].安顺学院学报,2000,(06).
作者简介:邹立莉(1963—),云南昭通市人,女,汉族,副教授,哲学学士,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实践研究。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