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语文实践体验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2014-09-02周瑞禄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2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体验实践

周瑞禄

摘要: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而,我认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学生参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把握运用语文规律,发展学生素质。

关键词:实践;体验;自主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95-02

一、主题引领,自主探究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在教师的领引时,教师所提出问题不宜过多,所设置的问题要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所谓深层理解,指的是学生所学的新内容已经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学生可以自由灵活地提取它来构建新知。为此,教师确立学习主题,要精心设计,才能灵活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主题设计中要做到以下三步:一是精心设计课前导学问题,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二是巧妙设计课内探究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兴趣;三是分层设计课外提升问题,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展现学生个性特长。通过科学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其关键是抓住主要问题,既能够体现学生对知识有着深层理解的问题主要是关于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师应多多设置类似的问题。如,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可让学生自主研读,体会奇丽的景色。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描写奇丽景色的句子或词语,多读几遍。相机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请学生再读这句话,用横线划出描写花很美丽的词语。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描绘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这两个词边想象画面。(课件再现词语所描绘的画面)然后再提问这段话中还有用得非常贴切的词语吗?说出理由。让学生读句子,体会作者用词贴切。如:“家家户户”指的什么?能去掉吗?有更贴切的词语替代吗?正所谓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改一字嫌不当,通过想象画面、用心揣摩文中每个词语的意思,融入了文章的意境,读出了文章所蕴含的真情。

二、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建知识,重视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性,体现了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沟通、合作的理念。因而教师的角色转换很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要淡化四种意识:一是裁判意识,二是权威意识,三是传授意识,四是教参意识;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知识点,进行小组学习、讨论,在小组中,不同程度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相互质疑,提出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只要成为积极的旁观者,不打断学生发言,也不做随意的评价。俗话说,旁观者清,在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并不是闲着,而是积极地看,认真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不是直接参与,而是适时提示或点拨,否则直接参与就意味着干涉,左右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也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感悟奇特的民族。请同学们再回到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多读几遍,分组讨论。相机课件出示学习提示:①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的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②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然后结合课文内容或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可运用小黑板或以小老师形式进行汇报交流,正如《易经》中所说的: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意思是: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抱有疑问的态度来明辩事理,用宽厚之心待人接物,实践学问。

三、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礼记》曰:力不能问,然后语之。古时候教育家们就指出教学当中,教师要善于启发,不能包办代替。在传统教学,教师习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搬运工式的教学(服从于教科书或教参),教学过程“格式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总是过多的讲解、分析、说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仍把自己作为教学中心,担心学生听不懂,于是包办代替,往往缺少课堂师生、生生互动环节,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如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让学生感受了景色的奇丽,那么民族的奇特你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划划相关语句,来说一说。出示课件内容: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横向比较,加深理解。如:德国人养花呢?脊背是什么?他们养花却只看花的茎叶,显然最美的花朵是给(别人)看的。突出这种养花的方式、养花的目的真是奇特。从文中找出答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后教师点出为什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如果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他人,都为他人着想,必定能创造出人人为我的境界。

古语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高明的教师的教学,在于善于引导,要引导学生,但绝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绝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在课堂中,教师真诚的赞美、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如沐春风,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参与到课堂中来,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总之,增强学生实践机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能促使学习气氛得到有效调节,根本的目的还在于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探究,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得到启发,集思广益,更快速地理解课文,而非形式主义的表面热闹。教师应全面理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内涵,平时要做好小组成员合理的搭配、分工,尤其是让学生产生合作中团体间的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不是在公开课时搞一下形式主义。教师要精心设计合作探究的学习内容,让每人都有事可做,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真正有所发展。

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体验实践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