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学情:语文教学无言的痛
2014-09-02章铁英林志明
章铁英++林志明
摘要:新课程改革催生了“学情理论”,其根基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教师必须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情动态。本文着重研究了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顾“教”不顾“学”而导致出现的无视学情的情况。
关键词:无视学情;想想学生;看看学生;问问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12-02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然而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顾“教”不顾“学”,一心想着“我要教什么?”“我要怎么教?”,而忽略了“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最好怎么学?”,从而导致教学的核心价值被异化,学习生态被破坏。可以这么说,无视学情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无言的痛。
一、教师“教什么”不想想学生
一直以来,由于语文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致使教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几乎完全依赖于个体的主观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优秀教师提供了更为自由和广阔的空间,但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由于自身素养和教学功力未够火候,所以在选择“教什么”时往往不分青红皂白,不论南北东西,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完全不顾学生的认知基础与可接受程度,最终导致“该教的没教,不该教的乱教”,“高耗低效”由此产生。
如一位教师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他从李白的《静夜思》导入,引出《独坐敬亭山》。学生读过几遍后,教师请学生将目光聚焦到“敬亭山”,想一想敬亭山是一座怎样的山。学生不解,乱猜一通。于是,教师便出示《江南通志》中的一句话:“敬亭山,烟市风帆,极目如画”,并请学生根据这句话再次想象敬亭山的样子。可是,由于学生不明白什么叫“烟市风帆”,什么是“极目如画”,课堂一度陷入僵局。无奈,教师只得自己介绍敬亭山的热闹场面和如画美景,并告诉学生:“‘烟市风帆,极目如画的敬亭山在李白眼中却是如此的清寂和孤独,这是因为他此时感到十分孤独。这就叫‘一切景语皆情语。”随后,教师又补充了本诗的创作背景,并出示了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让学生化身李白,将“妩媚”换一个词语,以此来体悟李白孤独的心情和远大的抱负。怎奈学生没有真正入境,所以他们的回答大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显然,这样的教学是以教师的知识基础和对教材的自我解读为依据的。然而,让那些只有十来岁的孩子去体会如此丰富、如此深奥的古诗内涵,情何以堪?
二、教师“怎么教”不看看学生
捷克诗人米洛斯拉夫·赫鲁伯曾写过《拿破仑》,这首颇具讽刺意味的诗作,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却又发人深省。
对于孩子们来说,那个曾经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是如此的遥远而陌生。他究竟生于“一千年前”还是“一百年前”,究竟“赢过一场战争”还是“输过一场战争”,孩子们并不清楚,也并不关心,真正让他们动情的却是一条同样叫做“拿破仑”的狗。可见,孩子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思维方式,任何远离他们的生活经验地说教灌输,其效果都是十分有限的。然而反观时下的语文教学,一些教师却未能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无视学生的认知基础与学习需求,一厢情愿地将成人的思想、成人的情感、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其结果只能是“教师昭昭,学生昏昏”了。如在一次教学观摩活动中,一位教师上《称赞》一课。为使学生理解“粗糙”一词,教师从“糙”字入手,先请学生说说记住这个字的方法,接着出示两幅“糙米图”与“糙粮图”,让学生说说糙米、糙粮有什么特点。但是由于缺乏生活印记,学生不知道“糙米”和“糙粮”为何物,加之图片过小,模糊不清,所以学生的回答终非教师所愿,有的说:“糙米、糙粮都很小。”有的说:“糙米、糙粮都是黄黄的。”还有的说:“糙米、糙粮都是可以吃的。”无奈,教师只得强拉硬拽:“这些糙米、糙粮粗不粗糙啊?”学生回答:“粗糙。”于是,教师便匆匆转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这一环节历时5分钟,课堂上师生对话极为艰涩,除两三位学生给教师“扛扛场面”外,多数学生只是默默“陪读”,静静旁观。不可否认,教师为教学“粗糙”这个词语,课前着实花了一番工夫。然而,预设很美丽,生成却很遗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糙米”和“糙粮”远比理解“粗糙”要困难得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这一设计非但没有促进学生的理解,反而让他们目眩神迷、如坠云端。
三、教师“教得怎么样”不问问学生
怎样的课才是好课?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时下很多人所认为的“好课”往往是从教师“教”的层面来审视的。文本解读独到、教学技能娴熟、时间把握合理、媒体运用恰当之类的课自然就是好课。然而,对于这样的“好课”,学生有时未必接纳。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老师执教《渔歌子》。在感知大意、体悟词境后,教师补充了张志和的另外三首《渔歌子》,并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然而,由于朗读时间太短,加之这几首词艰涩难懂,没有几位学生能说出多少感悟,课堂气氛十分尴尬。
课后,听课教师对这一环节的教学展开了争论。
A老师:“拓展在古诗词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开辟知识的链接通道,让教学丰满起来。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无可厚非。”
B老师:“我们学的是国语,学生不可能一点都不懂。语文素养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点一点润下去的。学生能懂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慢慢丰盈起来、厚重起来。”
C老师:“说到底,拓展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果学生连意思都读不懂,那么拓展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D老师:“40分钟学一首词,课堂容量显然是太小了。ⅹ老师以一首带出三首,这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涵、体会诗人心境、扩展阅读视野等方面都是很有帮助的。”
…………
带着种种疑虑,笔者询问了那些上课的学生:“你们知道那三首词的意思吗?”他们摇摇头。“你们记得其中的一两句吗?”他们又摇摇头。“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让你们学这三首词吗?”他们还是摇摇头。可见,这一拓展远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超出了他们可接受的程度。由此笔者想到:如果在评课议课时有几位学生在场,让他们说说上课时的感受,谈谈学习时的得失,岂不省却多少无谓的争论!可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撇开学生高谈阔论,最终难免纸上谈兵。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