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维·苏·奈保尔文学作品中的后殖民时代解读

2014-09-02关智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

关智

摘要:享有世界声誉的维·苏·奈保尔著作丰厚,其作品选取了诸多后殖民时代的国家与人民生存发展状况及其各种诉求作为创作素材,后殖民话语充斥其中,彰显了后殖民时代的特征。基于此,从条件和背景、具体内容和影响方面,探讨维·苏·奈保尔文学作品的后殖民时代解读的种种情形。

关键词:奈保尔;文学作品;后殖民时代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7-0112-02

维·苏·奈保尔文学作品属于典型的后殖民文学类别[1],其作品如其人,作者结合自身所处的后殖民现实,根据自己的体悟,从题材、主题和素材人物等均把目光瞄准了后殖民国家和地区,比如印度,运用自己的文学才华和特殊经历,对后殖民时代做出了解读,解读了后殖民时代的人们、国家和历史状况等,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后殖民时代的种种情形。

1后殖民文学的起源与特征

1.1后殖民文学的起源

后殖民文学的指导思想源于当时盛行的新后殖民主义理论[2],这种理论信奉解放政治的话语,注重从历史视角分析后殖民时期的历史情形,并且引入了诸多新的概念,比如资本、阶级、暴力革命、性别阶层和全球体系等,这些增强了当时作家的理论引领与支撑力量。后殖民文学还起源于当时后殖民批判理论,本身属于后殖民批评的一部分,充满了文化异质性的特点。

1.2后殖民文学的特征

后殖民文学是一种与后殖民理论对应的文化思潮,后殖民理论用政治理论重新解读和诠释后殖民时代;而后殖民文学是在其支撑下用文学艺术的方式对后殖民时代进行解读,其话语特征一般具备以下几点[3]:一是对殖民地历史的重写与再现。面对殖民地留下各种不好的历史记忆,殖民地作家的责任就是发挥其文学特长和力量,对自身过去的那段历史重新书写一番,力图从殖民地本身角度出发去书写。二是叙事话语系统与风格的复合型和混杂性。由于殖民地作家身处多种文化、多种话语的交汇中,其作品叙事话语不可避免地显得非常混杂,既有以前宗主国的话语影子,也有殖民地本身的语言,作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综合这两者,促使其文学话语风格具有较强的复合性。

2维·苏·奈保尔文学作品中后殖民时代解读形成的背景2.1本人的经历及其后殖民意识与关怀

一是作者积极的流放意识和心态,铸就了其鲜明的世界文化观念。作者在西方发达世界中的流放过程不同于政治流放的精神流放和心理流放,采取积极的心态,主动吸取吸收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文明,用写作方式找寻自我身份的认同和重塑,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从边缘到中心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其复杂的流放者心态,这在其作品中多有体现[4]。

二是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早期的生活学习经历对其创作思路和风格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5]。早期求学经历中,奈保尔与父亲频频书信往来,其父亲的殷殷希望不可谓不小,促使其效仿父亲成为文学家,同时这些书信对其文化思维的变化影响很大,表现出了作者文化去根、文化置换和文化断奶等特殊的文化思想经历,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使保持一种在边缘处写作的心态[6]。这些心态对其人物和情节的选择和塑造提供了现实版的基础材料。

2.2同时代文学家的影响

除了奈保尔个人早起的求学经历和外出旅行经历所到之处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外,当时文学界的新变化对其影响较大。一种不同于以往宗主国文学的异质文化风格的后殖民文学异军突起,成为后殖民地人们、国家关注自身与重塑自身的有力精神武器和力量,这极大地鼓励了作者响应后殖民文学界的号召,拿起文学笔杆子,竭力反应和表达后殖民地摆脱各种问题的诉求和呼声。

2.3时代的影响

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一样,奈保尔身处的时代和国家对其文学创作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作者的印度之行。印度人民摆脱英帝国控制以后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境,从心灵归宿到物质贫乏,从政治建设到经济发展等都急需处理,印度人民和国家为此做出的努力和挣扎深深影响了作家的创作思路,作为有良知的作家,他深有感悟。同时,西方式教育体系、西方话语主导地位的时代特色也影响了其文学创作思维。

3维·苏·奈保尔文学作品中后殖民时代解读的内容维·苏·奈保尔的文学作品对后殖民时代做出了诸多的解读,比如对后殖民时代的人们的身份认同、宗主国走后留下的一些弊病和问题、各种后殖民主题和后殖民国家历史等的解读,彰显了作者运用文学手法,对自身所处的后殖民时代做出了不同层面的、不同视角的解读[7]。

3.1解读后殖民时代的城市生活景观,反映了后殖民时代人民的焦虑与矛盾心态。维·苏·奈保尔的文学作品《芸芸众生中一员》,通过被殖民者都市旅游者的视角[8],展现了殖民宗主国家撤离后殖民地人们的生活经历,反映了后殖民时代的市容市貌和人民的思想文化还存在诸多殖民主义和殖民历史带来的诸多印记和影响,真实地描述了一个外来人来到殖民主义曾经控制过的地方,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和身份认同的迷茫,以及陷入一种始终无法摆脱他者和模仿者的心态。作者的另一部小说《河湾》[9],描写一个叫萨利姆的人一直在努力地寻找自我,力图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但是始终处于一种双重的边缘性状态——文化思想上处于边缘化和身份重塑的状态,这就再现了后殖民时代人民的各种边缘化的生存生活状态。

3.2解读后殖民时代国家,反映了后殖民时代国家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各种考验问题,彰显了作者对后殖民时代历史的解读和分析[10]。一方面,作者奈保尔选取历史文化视角,对后殖民时代的国家和地区发展进行了全方位和负责任的解读,其作品解读了后殖民时代第三世界国家因为殖民主义的影响带来了经济上颤抖的贫困、政治上的无比混杂与腐败、社会的混乱等惨状,以此再现了后殖民时代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场景;另一方面,奈保尔作品保持着一种家园式的解读特色,从书写自己的出生之地特立尼达和祖先之地印度,到放眼全球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表明了作品后殖民时代的解读视野非常广阔,把全世界当作自己的家园,这样一种大家园的情结表明了作者世界公民的心态。endprint

3.3后殖民时代解读的主题与题材多样化,彰显了后殖民时代面临的问题与考验,也表明了作品及作家对后殖民时代关注的层面非常广阔。作者解读后殖民时代多种主题的代表作《模仿者》,囊括了后殖民时代的多重主题——模仿主题、流浪主题、身份重塑与认同主题、种族冲突和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复杂关系等等,再现了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的种种困境、民族主义者面临的两难处境与心态,揭示了殖民主义带给殖民地人民的殖民心态和人格心理的分离扭曲。

4维·苏·奈保尔文学作品中后殖民时代解读的影响4.1对于作者本人来说,维·苏·奈保尔文学作品对后殖民时代的解读,展现了自己身处的时代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自我的后殖民心态,成就了其在文学界的声誉和地位。

4.2对于后殖民时代的国家和人民来说,维·苏·奈保尔文学作品对后殖民时代的解读向世界公布了殖民地结束以后,身处后殖民时代的人民和国家面临的种种生存与发展问题、各种矛盾问题、焦虑与迷茫心态,引起了全球对处于后殖民时代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极大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世界各国人民诸多的援助行动。

4.3从文学层面上来说,维·苏·奈保尔文学作品的后殖民时代解读,彰显了文学作品及其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良知,丰富了世界文学的主题,拓展了文学关注的话题和素材,促进了世界文学的发展。

总之,维·苏·奈保尔整个文学创作呈现出后殖民时代的独特文化景观。这种后殖民主义文学色彩源于其本人所处的时代、自身独特经历和思想文化以及当时后殖民文学的熏陶,其选材、人物和对象的关注基本上集中于后殖民地区与国家,通过解读这些人物和国家的现状和变迁历程,彰显了后殖民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状况,也表达了作者对后殖民时代下人类发展的拳拳之心。

参考文献:

[1]方杰.创作接受批判——后殖民语境中的奈保尔[J].外语研究,2007,(5).

[2]路庆梅.后殖民文学的缘起与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2011,(5).

[3]王峰.后殖民文学话语特征[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5,(2).

[4]王贵明.一位现代知识分子流亡者——从后殖民主义视野解读V.S.奈保尔的《抵达之谜》[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

[5]梅晓云.从《父子之间》看早期生活对奈保尔文学创作的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2).

[6]梅晓云.在边缘写作——作为后殖民作家的奈保尔其人其作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6).

[7]徐长安.V.S.奈保尔的后殖民主义风格论[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8]胥维维.论奈保尔和赛思小说城市描写的后殖民色彩[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

[9]刘燕.萨利姆的边缘性人生——《河湾》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3).

[10]洪春梅.为了忘却的记忆——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奈保尔文学创作[J].时代文学,2009,(4).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初探文学作品诵读中意蕴表达构建路径
从文学作品的审美构成看当代观赏石的鉴赏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文学作品与数学
姜敬爱文学作品中的悲剧意识
美国文学作品中“美国梦”的形成与蜕变
文学作品与数学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文学作品阅读中对“主要形象”的考查例谈——以近三年高考题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