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特点和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2014-09-02鲁秀伟安婧张铎
鲁秀伟 安婧 张铎
摘要:着重分析当前社会的需要和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特点,描述了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探究了高校进行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下以教育环境、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活动为创新关键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要点,以期通过有效的应对和积极的改革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进程,使大学生创业能力得到提高,加速高校创业教育改革。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特点;创业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7-0024-02
前言
在高等教育普及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成为高校、大学生和整个社会的重要问题,不但涉及大学生的日后发展,也对高校持续建设有着根本性的影响。通过创业教育可以扩展大学生就业的视野,增长大学生就业的能力,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教育活动。作为高校和就业指导教师应该清楚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形势,应该对大学生就业的特点进行全面掌握,实现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各类问题的有效预防与处理,在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教师队伍水平,加速大学生创业课程改革和建设,创新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深层次地改革与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切实转化为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实现大学生有效就业的重要的、核心的教育体系与教育形式。
一、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特点
1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过高
过高的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会阻碍大学生在实际中正确选择就业的形式、区域和行业,很多大学生将就业的形式重点放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外资企业,而对于可以大显身手的民营企业却不屑一顾。很多大学生将就业的区域集中在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这会造成热门区域竞争压力的提高,不仅不利于有效就业,而且也不利于大学生日后的发展[1]。
2大学生就业标准的多元化
由于当前就业压力增大,特别是经济转型和竞争压力提高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标准已经出现了一些改变,灵活的就业方式和动态的就业形势正在被大学生逐渐接受,这会出现大学生就业标准体系的变化,形成了在多元化就业标准指导下,各种大学生就业的新类型,这点值得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师予以关注。
3大学生创业意识在不断增强
当前,很多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很多人想通过创业来实现自身的就业,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增强对于高校和社会是一种进步,创业意识是一种理性的思维和强烈的思想趋向,是在不断探讨和论证过程中对于自我发展和行业发展的合理预期[2],当前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创业意识非常强烈,已经告别了传统的“先就业、后创业”的固定思维,这是思想和认知的进步,作为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创业意识要给予高度关注,在有效引导和不断教育过程中使大学生创业意识转化为大学生创业的能力。
4大学生就业动态性的提高
在竞争压力逐渐增大的今天,大学生出现了就业动态性的特点,除了一些大学生抱有“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进行了先期就业之外,很多大学生将就业看成人生的开始,他们想通过就业实现经济和人格上的独立。因此,这些学生会选择动态的就业形式,在就业过程中不断择业、反复尝试,在动态的、发展的环境中实现理想的就业。
二、高校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际状况
1994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就将大学生就业问题列为了一个现实性的问题,并组织东北和华南两地的十多所高校进行了初步的研讨和尝试,这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起始[3]。1998年清华大学创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机构,这代表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走向了科学化和规范化。进入21世纪,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果已经逐步显现,东大阿尔派、清华同方、北大青鸟等一大批以大学生创业为主题的知名企业已经建立,很多大学生创业的企业已经成为行业的主导,并成为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和经济规模的高层次企业,取得这些成绩不能不说与大学生创业教育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关系。当前,为了应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高校普遍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过创业课程的建立、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摸索,形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体系,这使得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有了新的、更高的基础。2014年更被冠以“就业更困难年”的称谓,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改革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作为高校应该主动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体系、内容和方法上的变革,才能有效适应当前的社会和就业形势。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认知方面的不足
当前,很多高校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集中在学生会、团委或社团这一层面,最典型的表现是高校领导在思想上和认知上还存在不重视的实际问题。这会造成大学生创业教育没能得到高校有组织、系统性的支撑,很多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还停留在表面,这会大大降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效果,不利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也不能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业素质提供稳定的支撑[4]。
2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师资方面的问题
没有专业性教师是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普遍现象,很多大学生创业指导教师来源于其他专业,“半路出家”现象非常严重,一些高校将仅仅接受短期创业指导培训的教师推向大学生创业教育一线,这会导致教师既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不具有创业教育和指导的经验,更不能实现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科学研究,这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极为不利。
3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匮乏
当前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过度的理论讲解会给学生一种枯燥的感觉,这不但不利于大学生创业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动性,再加上很多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缺乏实践部分,形成了学生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距离感[5]。此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中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问题,没有给予大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导致学生放弃大学生创业教育,不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就业能力。endprint
四、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要点
1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一方面,要争取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资金与政策方面的支持,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全面开展[6]。另一方面,高校领导应该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要在组织上与经费上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予以倾斜,确保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全面开展。此外,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主动面向社会,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更广泛的支持。
2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应该通过长期的教育机制和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使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此来适应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形势。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国际合作,通过交流和学习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也可通过聘请高层次人才和创业指导专家的方法,以辅导、讲座、研讨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能力与素质,真正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师的水平。
3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
当前,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应该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与弹性,加大选修课的比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课空间。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应该涉及创业指导、创业心理学、创业风险等内容,同时应该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内容的可读性、启发性和可操作性,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之中。
4增加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
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需要以创业实践活动作为载体。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可每年定期举办“创业计划竞赛”,同时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这种创业计划大赛不同于一般性的专业比赛,它借用了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模式,要求参赛的学生围绕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经过深入研究和广泛的市场调查,完成一份把产品推向市场的完整而又具体的商业计划,同时创造条件吸引投资,推动商业计划走向市场。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就业竞争压力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应该将目光转向自身,要从高校内部的因素去探寻发展的动力和改革的方向,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出更多的高等人才,实现高校教育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连城.从当前就业形势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J].职业时空,2007,(10):30-31.
[2]关勇.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172-173.
[3]田红.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61-62.
[4]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79-84.
[5]陶知翔,肖惠海.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10):138-139.
[6]吴贵生.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2):91-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