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音乐成为一颗种子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2014-09-02钱玉娟

考试周刊 2014年53期
关键词:音乐活动指南

钱玉娟

摘 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幼教工作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体现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也为我们指导所有幼儿的健康成长指明方向。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

关键词: 《指南》 音乐活动 感受与欣赏 表现与创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基于《指南》的学习,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如果不顧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一味地让幼儿进行模仿,则会使得艺术显得僵硬,但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创造,我们会发现幼儿无从下手,得不到真正的发展。幼儿天生喜欢游戏,好的音乐活动应该让幼儿在唱唱、跳跳、玩玩、轻松的游戏活动中学习,只有让幼儿亲身体验游戏,才能让他们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只有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对音乐自主的感受、探索、表达与创造,才能让幼儿感受快乐,乐意学习。

一、认识与兴趣是幼儿进行音乐活动的动力

《指南》的目标强调兴趣的养成。在音乐活动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是音乐教育的前提。在一些歌唱教学中,当孩子们对歌唱的内容不感兴趣时,我们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手段:多媒体、形式多样图谱、各种奇特的教学具,以便实现预设的教育目标,但在实现目标的同时可能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如果能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则不仅能提高孩子对艺术学习的兴趣,还能在愉快的情绪下获得艺术的技能。一次集体阅读绘本《小红帽》时,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个故事特别感兴趣,就借此机会告诉大家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也叫《小红帽》,大家都想听我唱一唱。在我唱完之后,孩子们自发地鼓起了掌,也想和我一起试一试。有了兴趣这位“隐形老师”的指引,孩子们学起来特别认真,几遍练唱之后,就基本掌握了。有的孩子还说:“我觉得这个歌曲好像还没有唱完,后面大灰狼还把外婆和小红帽吃了,猎人救了他们,可以再唱一段。”孩子自发地有了创编的想法。因为有了童话故事作为背景,我发现孩子们学完歌曲后不仅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和体验,还能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们对课堂的兴趣还来自教师的赏识教育,在课堂中善于抓住孩子的某一闪光点加以肯定、表扬:“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的想法很奇特”“你的动作真优美”“你的想法动作和别人不一样”等语言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

二、感受与欣赏是幼儿进行音乐活动的过程

《指南》提出:“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并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音乐欣赏活动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欣赏音乐的基础,是幼儿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首先我们可以从大自然入手,采集环境、生活中的声音,比如“雨滴声、流水声、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等”。将这些引入幼儿的学习中,让幼儿感受声音的有趣,感受声音的内在表现力,不断提高幼儿对各种声音的敏感度。另外以大班欣赏活动《挪威舞曲》为例,这是一首ABA结构的乐曲,我们根据乐曲的结构,设计了小树和小精灵的故事帮助幼儿欣赏乐曲。首先引导幼儿创编A段动作——小树生长舞(幼儿用手指、手臂向上慢慢移动,表示种子发芽、长高、变成大树,按节拍有节奏地摆动,用身体表示躯干生长,用手臂表示枝叶生长,小树长大了可以随风摆动),然后引导幼儿创编B段动作——小精灵跳舞:仙女施了魔法,小精灵来到树林里高兴地给小树浇水、亲小树、整理树枝、绕小树转一转(可以跳,飞,转,抚摸,浇水等动作),最后回到A段,天黑了,小精灵跳累了要回到树洞里休息,小树重新变回了种子,等待小精灵下一次的到来。在活动中教师始终让幼儿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游戏想象和创编动作,通过调动多种感官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体验音乐作品的形象,感知音乐作品的内容。

三、表现与创造是幼儿进行音乐活动的目标

《指南》明确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在音乐活动中如何尊重孩子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力?在音乐律动教学中,如果一开始就将标准动作一步一步地给孩子,那么这些所谓的“标准动作”就阻碍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严重背离了《指南》的理念。《指南》强调:“在幼儿自主表达创造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帮助时给予具体帮助。”《指南》更注重的是孩子的主动意愿,孩子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在活动中只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们首先会给孩子听一段音乐,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师可以借助故事对音乐进行分段,这样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便于幼儿对音乐的理解。然后让幼儿在想象中创编动作,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不是评价孩子动作的好与不好,而是对孩子的动作进行归纳总结。如:中班律动活动《啤酒桶波尔卡》就是以小老鼠和啤酒桶的故事为背景的,“在一个大大的酒窖里,住着一些大大的啤酒桶和一群小小的老鼠,一天来了一位小仙女……”故事内容既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更能激发其想象。然后将图画、故事内容及音乐三者相结合对音乐进行分段。在熟悉音乐之后,让幼儿自主讨论创编动作“啤酒桶生长的动作”、“小老鼠灵巧活泼的动作”、“啤酒桶猛烈打开、酒流畅倒下的动作”等。在这样的相互讨论、表达之后,教师将大家创编的几个简单的动作组合起来,一段美妙的律动就产生了。

我在教室里有意识地创设了“梦想小舞台”,提供录音机、打击乐器、故事书、服装、道具等,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度,为他们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有着丰富的思想感情。音乐可以促进孩子的发展,良好的音乐环境能使孩子在浓厚的歌表演兴趣中学习、表演、感受、创造。教师不是评价幼儿音乐素质的好差,而是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幼儿在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保证每个幼儿都能不断地从活动中获得成功,坚持鼓励、欣赏,让幼儿心中那颗音乐种子生根发芽。就让我们在幼儿的心中播下音乐的种子,并伴随他们的成长开出美丽的花。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

猜你喜欢

音乐活动指南
指南数读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优势
浅谈游戏教学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应用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应用“音乐变画”的研究
在音乐活动中升华幼儿科学素养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创新音乐教育 同构艺术知识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就医指南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