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初探
2014-09-02陈光跃
陈光跃
摘 要: 朗读是一种综合性的阅读活动,是一种重要的语文教学手段,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文学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在实际教学中常被忽视,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语文教师应立足长远,紧抓朗读教学,让书面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艺术,让朗读串起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动态过程。
关键词: 朗读教学 教学手段 领悟文本
朗读是一种眼睛、嘴巴、耳朵、大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中从字词句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韵的全面感知。语言的三大要素是词汇、语法、语音,严格来讲,书面语言是不完整的语言,因为欠缺了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语音。语音所包含的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书面语言都无法有效表现。朗读把书面的无声语言(文章、文学作品)转化为更能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人在朗读的时候,感官从视觉拓展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朗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培养语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我国古代教育就十分重视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朗读的意义、作用等,一直被历代学子奉为圭臬。当代作家、北大教授曹文轩先生曾说:“朗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汉语的音乐性、汉语的特有声调,都使得汉语成为一种在声音上优美绝伦的语言。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我们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对母语的亲近感。”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朗读教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课堂教学不读或读得不多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失误。
1.朗读教学被忽视
考试对于教与学的取向有着“指挥棒”的作用。目前的评价体系中,由于朗读考核评价的缺失,导致教师对朗读教学不重视甚至“回避”,形成认识误区。一些教师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原则,就是尽量向考试的内容靠拢。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小组讨论等,挤占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堂课45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往往不到5分钟,来去匆匆,如雁掠过,朗读只是一个过渡环节而已,甚至有的教师根本不进行朗读练习。即便让学生回家朗读预习,但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缺乏反馈的渠道,效果大打折扣。
教师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不能仅仅把那些可量化、可细化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还应把眼光放在学生的长远发展上,放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朗读恰是一个人全方位感悟提升的手段,是口、眼、耳、心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能使学生达到“读其言、见其物、闻其声、悟其情”的境界,使语言表达更流畅精炼,使阅读理解更准确深刻,使领悟感受更迅速敏锐,使情感熏陶更丰富细腻。其次,鉴于考试是目前无法替代的评价方式,我们可以借鉴英語人机对话的形式,把朗读作为期中、期末考查评估学生语文成绩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对各年级提出的朗读要求,制定具体的评估标准,保证评估的科学性。比如在中学语文考试中,增加语文听力的测试,播放一段优美的文字,通过朗读者声情并茂的朗读,考查语段所表达的感情或者语音文字的运用,把朗读和思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实现《语文新课标》中提出的目标:“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
2.朗读目的性不明确
有的老师在开设公开课时,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气氛热烈”,而把朗读当做法宝,全班读了小组读,男生读了女生读,甲生读了乙生读,看似热热闹闹,书声琅琅,其实读前没有明确的要求,读中没有精心的指导,读后没有及时的评价,学生只是被教师命令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读,而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缺乏目的性,效率低下。
笔者认为,不管是朗读的哪个环节,教师都应该对学生提出具体的朗读要求,目的性要明确,要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朗读中都有所收获。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文章中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经常比较、揣摩,并养成习惯。”教师应该在每一次的朗读教学中突出重点,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引领、指导。例如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解决字词;再读时要求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大意,知道主要讲的是什么;复读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进一步朗读时要求学生细细研读、品读,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每一次朗读都要让学生有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读书有目标,有方向感,使学生在朗读目的、明确。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根据课文特点和训练意图,明确朗读教学的任务和目的。比如朗读朱自清先生的《春》时,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图画美;《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感悟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状态;朗读《鼎湖山湖山听泉》时,让学生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发启迪……总而言之,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绝妙之处和独到之处,不能随意安排无明确目的、无具体要求、无实际效果的朗读,朗读必须讲究有效性。
3.朗读范围狭窄
朗读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参与朗读活动的学生范围,二是学生朗读的文章范围。第一,参与朗读学生的范围不广,这主要是由于在朗读教学中,教师无论是进行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有感情朗读,经常只是盯着某一小部分的学生(一般都是在朗读方面比较突出的学生),大多数学生缺乏朗读的个体练习;第二,学生朗读文章范围面不宽,这是由于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往往只注重让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朗读,而没有对学生阅读文章的范围予以外扩,未能将课堂之外的一些优美的文章引入朗读教学的计划中。
《新课标》强调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教师要适当扩展学生阅读文章的范围,关注全体学生的朗读情况,拓宽学生的阅读知识面,让学生从单一的课本文章朗读中拓宽视野,能够接触到课文之外的一些优秀文章,丰富学生朗读的文章的类型,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教师应充分开展惠及全体学生的朗读训练,做到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朗读中。由于每个班的学生朗读水平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能力会有明显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应量“材”录用,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为其蜕变成“白天鹅”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大量、大范围的朗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加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质,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朗读评价内容单一
在教学中,很多时候朗读评价被淡化了,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学生读完后,教师的评价语往往就是“读得真好”、“读得真流利”、“读得真有感情”,几句简单空洞的话语成为仅有的朗读评价。长此以往,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将受到打击,朗读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其实评价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在朗读训练中,教师生动简明、赏识激励的阳光评价,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学智慧的全面展示,更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缺少了朗读评价这个环节,朗读教学就是不完整的。学生朗读后,教师应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发展功能,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在朗读评价中,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指导性原则。评价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评价中应有具体的朗读指导,指出本次朗读的优缺点和提高途径;二是激励性原则。教师在朗读评价中首先应肯定学生朗读的优点,其次应指出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指责;三是发展个性原则。朗读评价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不能搞标准化、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性格特点及学习基础进行评价。
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诗词曲赋流传古今,享誉海内外。从《诗经》到先秦散文到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再到现当代文学作品,所编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都有值得大力朗读之处。语文老师应立足长远,紧抓朗读这一重要教学手段,让琅琅读书声响彻课堂、响彻校园,让书面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艺术,让形象从朗读树起,让意境由朗读创设,让朗读串起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强化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3]梅桂能.浅谈朗读教学[J].广西社会科学,2003(6).
[4]黄爱民.浅谈语文朗读教学[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5]冯颖艳.对当前朗读教学的审视[J].教学与管理,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