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探究
2016-12-01张宪军
张宪军
摘 要:朗读是学生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十分重视朗读教学,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范读;形式;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如。”这些都说明了“读”的重要性。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十分重视朗读教学,并且采取可行的方法,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以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在朗读教学方面一些粗浅的尝试和感悟,对此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教师适时进行范读,唤起学生朗读的感情
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差,在朗读时他们有时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情感,读得不生动、不感人,停顿的时间有时也会出现错误,这些无不是影响学生朗读兴趣与朗读效果的重要原因。这时,教师范读就变得至关重要。通过范读,可以帮助学生正音,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课文内容情感,有利于唤起学生朗读的感情,进而在朗读时也做到读得生动、读得感人。
比如,《清平乐·村居》是一首古诗词,如果直接采取让学生进行自主朗读的方式,我们不加以指导,那么学生可能不会准确把握这首诗词的节奏,即不知该在哪里停顿,这样学生自然也就不会深刻体会到这首词的意境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所以,这时身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为学生进行范读,范读时要特别注意读出节奏、读出韵脚,如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二/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让学生通过我们有节奏、有韵律的范读,不知不觉地入情入境,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
二、组织多样化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不必将其只局限于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上,否则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厌倦感,不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朗读效果也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语文课上可以组织学生以多样化的方式对课文进行朗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
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这种朗读方式适用于对话较多、故事丰富的课文中,而且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如读出的语气要符合各个人物角色的神情、性格等,这种形式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任务的感情。如《小英雄雨来》《夜莺的歌声》《晏子使楚》等,都可以让学生运用分角色的方式进行朗读。
另外,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朗读。即要求学生以集体的方式,对课文进行朗读,根据学生读得是否整齐、是否快慢适中、是否富有感情,来选出读得最好的一组。此种朗读方式属于一种竞赛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朗读时投入饱满的热情。
再者,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齐读。齐读,可以让学生在节奏整齐、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中,培养学生对朗读的热情,加深学生对课文文字内在含义的理解,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强大的力量,增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三、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学习经验,所以,在朗读方面,如果没有我们的适时指导,学生由于缺乏对正确朗读技巧的掌握,朗读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上去。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朗读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而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使朗读水平得到提高。
比如,首先,我们要求学生发音必须清楚,绝不可以含糊不清;在语气语调方面,要做到合理恰当,对于表示命令、号召、疑问、惊讶、愤怒等句子,要做到语调前低后高,表示请求、肯定、感叹等句子,语调则要后低前高。另外,要注意停顿,如语法停顿、逻辑停顿等等,如此,读者才能更准确、深入地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最后,要注意朗读时的速度,不可过快或过慢,而是要选择一个适中的速度。
总之,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积极探究各种符合小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的朗读教学策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莉.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赵天国.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N].黔西日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