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耐力素质考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2014-09-02王磊磊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耐力考试素质

王磊磊

(怀化学院 大学体育教学部,湖南 怀化 418008)

大学生耐力素质考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王磊磊

(怀化学院 大学体育教学部,湖南 怀化 418008)

从考试的组织角度分析,传统耐力素质考试存在组织定位不准确、管理存在缺陷、评价方式“一刀切”、宣传教育手段单一等问题.提出重塑“以人为本”考试核心理念、构建多渠道宣传机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与完善的免缓考制度、构建合理的评价标准、建立公开的反馈监督平台,并以怀化学院2012级为改革实例,证实考试改革成效显著,对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养成体育素养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大学生; 耐力素质考试; 问题; 对策

1 前言

近年来,多方媒体频频报道,因跑步或体育测试出现学生猝死事件,网络上掀起新话题,废除800/1 000米考试,诸多学校纷纷明则保身,举械投降,一时间使得学校体育陷入窘境.耐力素质是衡量人心血管系统与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决定学生是否及格的重要标准[1].此外,在诸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耐力素质亦占很大比重,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课程的评价结果.学校体育不仅是教育学生掌握某项锻炼技能,还肩负着增强国民体质、展现民族精神的重任.面对多年来学生耐力素质持续下滑的现实状况,学校体育应该大刀阔斧、放手一搏,将耐力素质考试模式改革作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意识、养成体育素养的重要契机.

2 耐力素质考试改革的思考

2.1 耐力素质考试存在的问题

2.1.1 组织考试目的定位不准确

学校组织耐力素质考试的目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影响耐力素质考试组织成败的关键.然而,很多学校组织学生耐力素质考试,仅仅是为了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的采集,用完成任务式的工作心态组织学生参与耐力素质考试,此种被动式的组织态度势必导致考试组织敷衍了事、蒙混过关,扼杀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耐力素质考试产生抵触情绪,觉得耐力素质考试就是在走过场,学生对此不重视,导致考试组织工作难度加大,产生恶性循环.

2.1.2 考试组织与管理存在缺陷

考试组织与管理存在缺陷是耐力素质考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考试组织缺乏“规范化”:组织耐力素质考试是费时、费力的工作,往往因为时间与精力原因导致考试管理变得图方便、快捷,使整个考试组织缺少规范,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第二,考试管理缺乏“严格化”:在考试中,学生代考、缺考情况时有发生.教师碍于情面,对于此类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举势必影响考试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对日后的考试管理带来巨大障碍;第三,考试方式缺乏“人性化”:传统的考试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参与考试,却忽视了制约学生考试发挥的内外因素,如伤病、天气、情绪等,因此,终结性的考试方式显然缺乏了“人性化”.

2.1.3 评价方式“一刀切”

在评价标准的选择方面,大多数学校会沿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或《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耐力素质实施评价,表面看来选用国家所制定的大政方针无可非议,但学生耐力素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因此在评价方式的选择方面需认真思考,一味地运用统一标准衡量学生,势必造成一部分先天运动技能差、身体肥胖、身材矮小的学生丧失运动乐趣,逐渐反感考试、厌恶考试,因此考试结果评价在沿用国家标准以外,还应遵循教育教学的过程,实施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2.1.4 宣传教育手段过于单一

耐力素质考试的宣传教育工作直接影响学生参与考试的情绪.然而,学校在组织耐力素质考试前,大多仅针对考试的组织程序进行宣传,忽视了耐力素质相关知识的教育,如学生不知道如何合理分配体力、不知道如何调整呼吸、更不了解“极点”的含义与特征.因此造成对诸多学生在考前出现胸闷、心慌、害怕等不良状况,害怕考试时的生理反应,利用各种手段逃避耐力素质考试,甚至萌生抵触情绪.此外,大多数的学生对于提高耐力素质的锻炼方法不了解,甚至一无所知,出现学生对自身锻炼效果产生质疑的现象发生,因而影响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与主动性.

2.2 耐力素质考试发展对策

2.2.1 重塑改革的核心理念

耐力素质测试模式改革理念应突出“以学生为本”,必须将学生需求放在首位,融入以测促练的思想,注重区别对待.在测试组织时,应设置若干个测试环节,允许学生将身体调整至最佳状态参与多次测试,并取最好成绩参与评定,摆脱传统的“一锤定音”、“一刀切”式的测试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超越自我所带来的快感.此外,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先天因素影响,如肥胖、身材矮小,导致其很难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在评价时必须采取区别对待,注重激励,以防扼杀此类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因此,构建“以人为本”、突出过程性评价、改善学生厌考情绪、培养学生自觉锻炼意识的耐力测试模式以势在必行.

2.2.2 构建宣传机制,促进师生理解

构建良好的宣传机制是促进耐力素质测试改革的基础条件,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宣传,使学生了解测试的目的与任务,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在课上,教师言传身教,宣讲耐力素质测试的改革的核心理念,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思想的认识,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测试中努力实现自我超越,体会成功的喜悦.在课外,利用校内媒体、宣传栏进行专题报道,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我国学生耐力素质下滑的现状,比较国内外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建立起提高身体素质的使命感与危机感.同时,还应多渠道加强对学生科学锻炼方法与手段的宣传,使学生了解科学的锻炼手段,耐力素质训练有的放矢.

2.2.3 构建严格的测试管理制度,保障测试有序进行

建立严格的测试管理制度是保障大学生耐力素质测试改革的关键所在,是保障测试有序进行的先决条件.多年来,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思想上产生对体育的偏见,认为体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直至大学一时间亦难以转变.因此,建立严格的耐力素质测试管理制度,是转变学生对体育认识的关键.

耐力素质测试管理制度的建立应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针对测试学生.在保证“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对学生实行“四严”.严格执行“两证测试制”,即考试时必须携带身份证和学生证;严格执行“代考严惩制”,即对代考舞弊两个学生上报教务部门处理;严格执行“旷考无效制”,即取消无故旷考的学生耐力素质考试资格;严格执行“成绩确认制”,即学生对所测成绩认可后必须签名确认;另一方面针对测试教师.规范测试教师的行为准则,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组织测试,坚决抵制“关系户”的情况发生;规范测试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执行“安全责任负责制”,要求教师在测试前对学生进行安全事项讲述,介绍常见安全事故急救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2.4 构建完善的免、缓考申请与管理制度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测试理念,避免安全伤害事故的发生,应允许学生申请耐力素质测试的免考与缓考.针对重大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疾病、肢体残疾等其他不可康复性疾病的学生应给予大力宣传,建议此类学生申请免考.针对常见疾病、运动损伤,学生可申请缓考,直至身体恢复至最佳状态参与测试.

免、缓考制度的出台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但极易被部分投机学生所利用,试图开具假证明躲避考试.因此建立完善的免、缓考申请与管理制度意义重大.在免考审核方面,学校体育部门应与学校医疗部门进行相互协调,医疗部门通过新生入校体检,将身体存在问题的学生信息进行汇总,以便体育部门采取动态观测,将学生列入免考范畴,同时解决了部分羞于启齿的大学生免考申请问题.未被学校医务部门备案的申请者,必须提供具有较高资质的医疗单位出示的诊断证明书,及相关的入院检查材料,做到检查材料与诊断病情相一致.在缓考审核方面,申请者必须提供经院系获批的请假手续或医疗单位出示的诊断证明书办理缓考手续.为加强免考学生的管理,学校体育部门应根据免考学生的病因开设各式体育康复与保健课程,如健身气功、太极拳等项目,督促免考、缓考学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增强体育锻炼意识,从根本上改善、调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2.2.5 构建合理的评价标准

构建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耐力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制定评价标准时必须遵循《教育学》所提出的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与指导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是耐力素质评价标准客观公正、科学合理,能够反映学生实际机能水平,从而调动学生的锻炼热情;“发展性原则”是评价标准应着眼于学生耐力素质提升,注重动态发展,此外对肥胖、矮小、体质较弱学生给予激励式的评价方式,将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理念融入评价标准中,尊重学生的人格,牢记评价是鼓励学生、促进身体健康的手段,而不是整人的工具;“指导性原则”是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看到自身耐力素质存在的长处与不足,对评价这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评价标准制定过高,势必打击学生积极性,望而生畏.评价标准制定过低,势必使学生骄傲自满、裹足不前,陷入盲目性.因此,在构建评价标准时必须实施大众评价标准与激励评价标准相结合模式,注重动态评价.大一第一学期,对学生实施大众评价标准,了解学生的耐力素质状况,根据学生本学期多次测试的最好成绩划分多个等级,建立耐力素质测试档案,对不同等级的学生给予相对合理的基准分,特别是体质较弱的学生,实施区别对待,制定奖惩标准,激励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2.2.6 建立公开的测试反馈与监督平台

为了确保耐力素质测试的公平、公正、公开,确保测试成绩的准确无误,建立公开的耐力素质测试反馈与监督平台极其重要,进一步凸显测试组织工作的“以人为本”.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应有效利用网络功能,将每一轮学生测试成绩及时公布于网站上,供测试者查看.目的一:学生通过查看网上公示成绩,发现公示成绩与测试确认成绩不符,亦可及时更正,做到反馈及时;目的二: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公示成绩,查看同组、同班同学的测试情况,起到良性竞争,相互促进的作用;目的三:通过网上成绩公示,设立举报信箱,有效遏制测试教师“关系户”现象和学生代考舞弊现象的发生.

2.3 耐力素质考试改革的实践成效

怀化学院2012级学生从耐力素质改革实施至今已进行三学期的考试,是耐力素质考试改革受益最久的学生群.在考试各环节始终贯穿耐力素质考试改革的中心思想,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根据表1所示,从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下半年三学期中,怀化学院2012级男、女生耐力素质均优于全国学生平均水平,且怀化学院学生耐力素质成稳步提升状态,男、女生平均成绩分别提升6.46秒、6.18秒.此外,部分厌考、怕考的学生心理发生转变,主动参与考试的积极性增强,树立了超越自我的信心.同时,在考试纪律方面也得到提升,学生对待耐力素质考试的态度发生转变,缺考、舞弊学生数量不断减少.

表1 怀化学院2012级学生测试时间变化统计表

由此可见,怀化学院耐力素质考试的改革,使考试管理方式更加“以人为本”、测试环境更加公正、组织形式更加严谨、评价手段更加注重过程性,引起学生对耐力素质考试的高度关注,对提高学生耐力素质水平,积极参加课外锻炼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推动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意义[4].

3 结语

耐力素质测试模式改革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改革理念,突出以测促练的思想.在宣传方面,注重对学生测试改革核心理念的宣传,消除学生对测试改革的疑虑,不断加强学生锻炼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在测试管理方面,加强学生与测试教师的管理,做到测试规范、公正;完善免缓考申请制度,有效防止安全伤害事故的发生.在评价方面,构建合理的激励评分标准,建立公开的测试成绩反馈平台,对激发学生锻炼热情,实现自我超越,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公开的测试监督平台,使学生感受到测试改革的公正、公平与公开,有效提升体育教师的学校、社会地位,实现教师自我意识的提升.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Z].北京:教体艺[2007]8号.

[2]黄津虹,齐玉刚,任勇,等.大学生耐力素质测试方法与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3):63-65.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95-296.

[4]杨德荣.运用心理调节手段提高大学生耐力素质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6):128-131.

Discussionon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EnduranceTestofCollegeStudents

WANG Lei-lei

(BasicCoursesDepartmentofHuaihuaUniversity,Huaihua,Hunan418008)

Analyzed from the test organization,traditional endurance quality test exists defect of positioning is not accurate,management,evaluation means“one size fits all”,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measures,etc.Reshape the“people-oriented”core idea,constructing multi-channel publicity mechanism,establish a strict management system and perfect free grace period system,build a reasonable evaluation standard,establish public feedback monitoring platform,and use the instance which college class of 2012 reform,confirmed effective examination reform,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consciousness,develop sports accomplishment has great promoting significance.

College students; endurance tes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2014-06-20

怀化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1235).

王磊磊,1982年生,男,江苏连云港人,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学生体质与健康.

G64

A

1671-9743(2014)11-0094-03

猜你喜欢

耐力考试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
巧用球类练习发展耐力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