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识字教学
2014-09-02何智强
何智强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多少、质量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工作中我体会到要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兴趣,就能自觉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85-02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现象直观地教学,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一、根据“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采取相应的教学思路
要求“会认”的字,要多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不做烦琐的字形分析。要注意引导学生说一些比较简单、巧妙的办法,从中挑选最巧妙的办法在全班介绍。要求“学会”的字,要让学生认真分析字形,观察汉字在田字格里的摆布情况,记住书笔顺,还要结合语言环境和生活经验大致了解字的意思。既要求认识,又要求学会的字,可以在学习认字时分析字形,也可以在写字时分析字形。对要求“认识”的字,要重视“正音”,对要求“学会”的字,要重视“正字”。
二、根据教材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和思路
单编的识字课文,往往具有集中识字的特点,其中的生字大多在字的音、形、义上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识字(一)》主要集中学习带有“宀”和“穴”、“广”、“厂”等偏旁的字。教学时要重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规律,体验发现的快乐,培养其识字的兴趣,也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识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单编的识字课,要突出识字,在课文朗读感悟方面应简略一些,但也不能简单地将生字抽出来,脱离课文进行枯燥的识字,要重视让学生朗读、诵读,适当进行感悟语言和积累语文的训练。阅读中的识字,属于分散识字,要重视利用上下文,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在整合的学习中完成识字写字和朗读感悟两方面的任务。比如,课文中的生字,可以在初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做个记号,再让学生根据课文后的生字条在课文中勾出要求认识的字。可以让学生看着生字条自主认字,合作认字,也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步熟悉生字直至完全认识。可以根据学生认字的情况,挑出没有认会或记得不牢的字,进行有针对性的认记、巩固和检查。
三、运用多种识字的方法识字
1.借助拼音识字。特别是在初读课文时,要注意让学生利用拼音自主识字、读文;认读生字时,要重视利用拼音正音。
2.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重视利用上下文识字,通过组词语、说句子识字在扩展活动中识字。
3.利用图画或直观教具识字。例如,利用图画及汉字在古代的字形认识象形字,借助插图认识一棵树的“棵”;出示一支笔,让学生仔细观察,由此认识“笔”字。
4.结合生活经验识字。比如,结合“跳”的动作认识“跳”字;结合生活中看到的“电影院”、“摄影楼”等认识“楼”字;结合生活中作为天气现象的霜、雾、雹等认识“霜、雾、雹”字。
5.在活动和游戏中识字。这种方法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可以让学生自主识字,也可以让学生合作识字。可以利用多媒体识字,也可以利用生字卡片识字。剪字拼图,折纸识字,写写画画,玩巩固识字游戏等都是儿童喜欢的方式。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先自学生字,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要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领悟识字方法,并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学识字。要训练学生利用拼音识字、查字典识字、利用构字规律识字、利用熟字认识新字。中高年级更重视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和自主识字的能力。当然,也不能撒手不管,而应适当组织展示、交流和检查。教学中既要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要发挥教师的示范、引导、指导作用。
五、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多跟生字见面,多复习是主要的办法。识字的巩固主要是靠多次反复:一是重见,在课本的课文里和练习里多次出现教过的字;二是复习,复习教过的课文,教新课的时候检查儿童是否已经掌握教过的字;三是运用,阅读课本读物,多跟教过的字接触。在教学中,用生字卡片复现、检查或者抄写、听写都是老师常用的方式,除此之外,要提供多种情境让生字和学生反复见面,要在教学各个环境的课余生活中巩固识字。比如,识字的检查,大致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全班一起查一查,学生自己查一查,同桌互相查一查,组长带领查一查,教师重点查一查。总之,要注意创设巩固识字的环境。
六、掌握规律,体验成功
我国心理学家艾伟早就指出,用“六书”解释生字能建立牢固的音、形的联系。汉字中的形声字约占七成,形声字总是分两部分,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表意部分称为意符,表音部分称为音符。意符表示形声字的意义范畴,音符则表示形声字的读音。形声字有以下几种最常见的类型: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还有内形外声、外形内声、形占一角、声占一角等。随着时间推移,有许多形声字已不能明显地分出它的形旁和声旁,但这毕竟是少数。当然,对低年级学生用不着说什么术语,只需让学生初步体会就行了。我还引导学生运用“加一加”、“减一减”和“换一换”,使他们加深了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认识,有种“识一字而会认百字”的感觉,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增加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识记生字的效率。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更多地采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认识汉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会类推,迁移运用,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识字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成楠,李好友,李天阳,肖雪珍.浅谈小学一年级教师如何教入学学生识字[J].家教世界,2013,(9).
[2]王华锋,于玲玲,赵丹丹,葛颖.小学生识字教学研究[J].小学科学,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