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护理干预在骨骼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4-09-02黄伟芳唐丽群胡艳红
黄伟芳+++++唐丽群++++++胡艳红+++++袁少芬
[摘要] 目的 探讨全科护理干预在骨骼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骨骼创伤患者128例,将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全科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骨骼创伤患者实施科学的高质量全科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疼痛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康复率,改善预后,值得关注并推广。
[关键词] 高质量护理;全科护理;护理干预;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a)-0117-03
临床上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近几年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对护理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全科护理工作逐渐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重视[1]。全科护理的重要意义及工作要点为目前临床护士必须具备素质。在开展全科护理的过程中护士需要对各个专科护理的技能及要点予以掌握,特别是应注重急救护理与基础护理,同时应对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展开积极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处理[2]。本研究探讨高质量护理服务背景下全科护理干预在骨骼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骨骼创伤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中男43例,女21例,年龄17~72岁,平均(44.6±12.8)岁,单上肢创伤38例,单下肢创伤21例,上肢和下肢均有创伤5例;观察组中男44例,女20例,年龄16~71岁,平均(45.3±13.4)岁,单上肢创伤37例,单下肢创伤22例,上肢和下肢均有创伤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骼创伤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治疗期间实施科学的全科护理干预措施。
1.2.2.1 全科护理原则[3]
①在患者术后第一时间展开康复护理;②加强对患者的思想和心理教育,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进行积极的引导,同时对患者的职业、社会、身体及心理等多个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护理;③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依据对康复计划进行随时调整,为患者制订一套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康复护理方案。
1.2.2.2 全科护理工作要点[4]
1.2.2.2.1 对患者病情进行合理评估 医护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对骨骼创伤的位置、伤害程度及术后骨骼牢固程度进行了解和评估,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自身根据评估结果对康复护理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1.2.2.2.2 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合理评估 护理人员在评估患者病情的同时也需要对患者的身体其他各个部位做出正确的评估,如患者的肾脏功能是否健康、生命体征是否正常、身体基本活动是否存在障碍。
1.2.2.2.3 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合理评估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是否存在消极、担忧、痛苦、失望等进行正确的评估,观察患者是否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并观察家属是否支持等。
1.2.2.2.4 病房护理 在患者入院后将其安置在硬件设施配套完整的病房中,对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一般维持在20~25℃,从而实现对患者的全身加温。通过空气交换器对病房的湿度进行调整,一般维持在50%~60%,病房中应放置温度计和湿度计,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查看,及时作出适当的调整,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康复环境。应定期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消毒,避免出现细菌感染现象。
1.2.2.2.5 阶段护理 早期护理阶段一般在术后1~2周完成,在这个阶段内应保证患者足够的休息时间,对在病床上进行大小便应适应,保证患者身体不会出现过度的翻滚,不可下床。同时需要对患者的创伤处展开必要的常规肌肉按摩,对于伤口愈合有益。注意患者的饮食,应尽量食用清淡的食物,切忌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不可给予患者滋补食物。中期护理阶段是在患者术后2~3周完成,护理人员需对患者锻炼创伤部位的关节及身体力量进行积极的引导。饮食方面应注意补气血,适当补充钙质、蛋白质、纤维素等。晚期护理阶段是在患者术后6~8周完成。在该阶段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身关节康复锻炼进行引导,使患者全身的关节活动得以恢复。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强筋健骨,可允许患者饮少量的补酒,在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应注意劳逸结合。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观察指标包括:康复效果、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
1.4 康复效果评价
通过患者的吃饭、穿衣、洗澡及上厕所等方面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5],若患者上述四项指标均实现全面自理,则视为生活自理;若是患者某些指标需要在帮助下完成则视为生活部分自理;若是几乎全部指标均需要帮助下完成则视为生活不能自理。
1.5 满意度评价
在患者出院前有护士长采取自行设计问卷对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分成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康复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2.1±0.5)分,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3.9±1.1)分,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n(%)]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创口感染1例,肌肉萎缩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3%;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创口感染4例,肌肉萎缩5例,压疮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诸多临床实践证实,对骨骼创伤患者实施正确积极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并且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6]。近几年关于全科高质量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逐渐增多。本研究结果发现,接受全科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如创口感染、压疮、肌肉萎缩等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7],证实了全科护理干预在骨骼创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关注。
全科护理可以对医院的各项护理工作予以处理,并且对同一个患者通过详细的分析后,全科护士可采取不同的手段开展护理工作,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与专科护士相比,全科护士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且丰富,能够缓解医院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人力资源紧缺现状[8]。由于医疗模式已经逐渐向以患者为中心跨越,使得全科护理所面临的挑战逐渐增加,高质量护理服务背景下,要求全科护理人员掌握多方面的护理技能与护理知识,同时需要拓宽视野,具备坚定的信念及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9]。目前而言,全科护理在临床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科护理人员已经成为新世纪护理人才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医院及护理人员均应勇敢地承担起服务于人的重任,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进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以实现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进而使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得到提高[10-12]。
综上所述,全科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后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培养全科护理人才,为临床护理工作输注高质量的护理人力资源,使全科护理覆盖面更加广泛,进而改善临床护理效果,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凤萍,刘红炜,李水静,等.上海市社区家庭病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1,13(7):21-22.
[2] 尉波.中小医院尝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效果与不足[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55.
[3] 朱成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医药前沿,2013,23(7):577-578.
[4] 孙明英,冯秀娟,孙明娟.创建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做法与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9,13(11):765-766.
[5] 周敏,任正华.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进展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91-93.
[6] 刘金荣.基层护士身心疲惫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4):210.
[7] 刘学英,胡鸽,邓雪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17(8):99-101.
[8] 苏南南.关于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51.
[9] 张海英,蒋佳英,刘琳.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99-4900.
[10] 马艳,李莉,刘翠英.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17.
[11] 毛建萍.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1(9):32-34.
[12] 商临萍,宋丽萍,赵晓艳,等.护士心理资本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关系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15(12):993-994.
(收稿日期:2014-05-27 本文编辑:郭静娟)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康复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2.1±0.5)分,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3.9±1.1)分,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n(%)]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创口感染1例,肌肉萎缩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3%;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创口感染4例,肌肉萎缩5例,压疮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诸多临床实践证实,对骨骼创伤患者实施正确积极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并且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6]。近几年关于全科高质量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逐渐增多。本研究结果发现,接受全科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如创口感染、压疮、肌肉萎缩等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7],证实了全科护理干预在骨骼创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关注。
全科护理可以对医院的各项护理工作予以处理,并且对同一个患者通过详细的分析后,全科护士可采取不同的手段开展护理工作,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与专科护士相比,全科护士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且丰富,能够缓解医院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人力资源紧缺现状[8]。由于医疗模式已经逐渐向以患者为中心跨越,使得全科护理所面临的挑战逐渐增加,高质量护理服务背景下,要求全科护理人员掌握多方面的护理技能与护理知识,同时需要拓宽视野,具备坚定的信念及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9]。目前而言,全科护理在临床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科护理人员已经成为新世纪护理人才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医院及护理人员均应勇敢地承担起服务于人的重任,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进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以实现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进而使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得到提高[10-12]。
综上所述,全科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后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培养全科护理人才,为临床护理工作输注高质量的护理人力资源,使全科护理覆盖面更加广泛,进而改善临床护理效果,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凤萍,刘红炜,李水静,等.上海市社区家庭病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1,13(7):21-22.
[2] 尉波.中小医院尝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效果与不足[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55.
[3] 朱成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医药前沿,2013,23(7):577-578.
[4] 孙明英,冯秀娟,孙明娟.创建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做法与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9,13(11):765-766.
[5] 周敏,任正华.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进展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91-93.
[6] 刘金荣.基层护士身心疲惫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4):210.
[7] 刘学英,胡鸽,邓雪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17(8):99-101.
[8] 苏南南.关于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51.
[9] 张海英,蒋佳英,刘琳.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99-4900.
[10] 马艳,李莉,刘翠英.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17.
[11] 毛建萍.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1(9):32-34.
[12] 商临萍,宋丽萍,赵晓艳,等.护士心理资本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关系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15(12):993-994.
(收稿日期:2014-05-27 本文编辑:郭静娟)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康复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2.1±0.5)分,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3.9±1.1)分,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n(%)]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创口感染1例,肌肉萎缩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3%;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创口感染4例,肌肉萎缩5例,压疮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诸多临床实践证实,对骨骼创伤患者实施正确积极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并且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6]。近几年关于全科高质量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逐渐增多。本研究结果发现,接受全科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如创口感染、压疮、肌肉萎缩等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7],证实了全科护理干预在骨骼创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关注。
全科护理可以对医院的各项护理工作予以处理,并且对同一个患者通过详细的分析后,全科护士可采取不同的手段开展护理工作,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与专科护士相比,全科护士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且丰富,能够缓解医院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人力资源紧缺现状[8]。由于医疗模式已经逐渐向以患者为中心跨越,使得全科护理所面临的挑战逐渐增加,高质量护理服务背景下,要求全科护理人员掌握多方面的护理技能与护理知识,同时需要拓宽视野,具备坚定的信念及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9]。目前而言,全科护理在临床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科护理人员已经成为新世纪护理人才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医院及护理人员均应勇敢地承担起服务于人的重任,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进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以实现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进而使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得到提高[10-12]。
综上所述,全科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后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培养全科护理人才,为临床护理工作输注高质量的护理人力资源,使全科护理覆盖面更加广泛,进而改善临床护理效果,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凤萍,刘红炜,李水静,等.上海市社区家庭病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1,13(7):21-22.
[2] 尉波.中小医院尝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效果与不足[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55.
[3] 朱成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医药前沿,2013,23(7):577-578.
[4] 孙明英,冯秀娟,孙明娟.创建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做法与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9,13(11):765-766.
[5] 周敏,任正华.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进展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91-93.
[6] 刘金荣.基层护士身心疲惫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4):210.
[7] 刘学英,胡鸽,邓雪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17(8):99-101.
[8] 苏南南.关于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51.
[9] 张海英,蒋佳英,刘琳.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99-4900.
[10] 马艳,李莉,刘翠英.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17.
[11] 毛建萍.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1(9):32-34.
[12] 商临萍,宋丽萍,赵晓艳,等.护士心理资本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关系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15(12):993-994.
(收稿日期:2014-05-27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