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或为中职教育的突围之道
2014-09-02王寿斌
王寿斌
又是一年考试季。随着2014年高考的日渐临近,各地高校新政迭出,其中,“大类招生”堪称亮点。东北财经大学继续实施分数优先,扩大大类招生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部按大类招生;南开大学大类招生专业增至12个。大类招生正成为我国重点高校招生的改革趋势。所谓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合并,按一个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入校后实行宽口径大类培养,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之后,再根据兴趣爱好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开展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资料记载,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就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并于2001年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也先后实施了按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制度,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刻的改革。
“大类招生”是高校实行“通才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一种改革。“大类招生”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推行过程中,虽然也曾遭受过许多诟病,但却因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重视通识教育而越来越受到欢迎。
然而,在中职教育领域,“大类招生”的改革却一直鲜有尝试,一方面是因为缺乏了解,无从做起;另一方面则因为认识不足,不敢造次。其实,从现实需求的角度看,大类招生或许更适合中职教育,甚至能够成为中职教育的突围之道。
首先,“大类招生”是招生编班的需要。这些年,中职教育就业“出口”易招生“进口”难,很多学校出现生源萎缩甚至枯竭现象,即使一些生源还算凑合的学校,也普遍存在专业招生人数不均的现象,热门专业“爆棚”,而很多冷门专业却只能招到个位数。面对这一状况,小班教学会浪费资源,而合班教学又会受到家长责难,常常因此而引发事故,影响学校声誉。如果实行“大类招生”,开学时按大类编班,二年级后再按学生的专业兴趣重新组班,则可有效化解这一矛盾。
其次,“大类招生”是就业轮岗的需要。目前,家长和学生对中职生顶岗实习或就业的最大不满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顶班的岗位长期不变。学生由始至终几乎都在同一岗位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专业知识和技能收获甚微,以致在就业时选择余地很小,就业质量一直在低位徘徊,严重影响中职教育的社会声誉和吸引力。其实,一味怪罪实习(用人)单位不让学生“轮岗”,也有失客观公正。站在企业的角度看,撇开企业用人的主观因素,如果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面过窄,则在轮岗时确实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从节约成本和保证安全角度考虑,企业当然不愿意让“生手”“外行”去做其不熟悉的工作。如果学校在一年级不分专业,统一开展通识教育,放手让学生选修多个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变成“准通才”,则其在实习过程中的岗位迁移能力将会大增,再经过企业不同岗位的轮流锻炼之后,更容易成为多面手。
再次,“大类招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多年来,我们一直将“以就业为导向”奉若神灵,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学校对“就业”的理解往往有失偏颇,“就业”被有意无意地曲解简化为“找工作”的代名词。在我国“有技走遍天下”的社会大环境下,职业教育被误认为是单纯培养“一技之长”的教育,忽略了“一专多技”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人为地制约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在欧美国家,公民一生中的职业变换往往会有四五次之多,很少会在同一职业甚至同一单位、同一岗位“从一而终”。我国目前职业的流动性虽然尚未达到这一水平,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一人多岗也必将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向大类招生、泛专业培养方向转变,以适应学生日后职业迁移的需要。
当然,凡事物极必反,需要掌控有度。“大类招生”并非不分专业,职业教育是就业性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向性,“泛专业培养”也并非平均用力,遍地开花。苏州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近几年尝试在机电、电子、信息等工科专业中开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选修课程,而在文科类专业中普遍开设机械基础、电工基础、信息技术等课程,采用互补的方式培养具有复合技能的学生,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就业去向,堪称有益探索,值得借鉴。
中职教育长期陷于困顿之中,变换一种思维方式,启动一项创新改革,尝试“大类招生”,辅以泛专业培养,或能成为中职教育的突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