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思考和解析
2014-09-02陈旭辉
【摘 要】南京职业教育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确立了以下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社会需要和促进学习者职业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个人需要为课程改革基本出发点,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为课程改革基本价值取向,以“德育为先、知识够用、技能过硬、终身发展”为课程改革基本原则,以培养学习者综合职业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终身发展能力为课程改革基本目标。对其中的核心理念进行思考和解析,厘清相关概念,有利于职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 核心理念 价值取向课程开发
一、关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以满足社会职业岗位群和学习者职业持续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具有范例性和典型性的工作项目与任务为载体,按照劳动组织方式和典型工作过程整合知识,学习者在职业化的学习情境中基于任务和在任务中进行学习,获得可迁移的工作过程性知识。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课程体系要建立在对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过程分析基础上
课程体系不再是简单按照学科之间及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来构建,也不是由不同类别的课程简单化的组成串行结构,而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根据典型工作过程中工作任务的完整性和相关性来确定课程标准和构建课程内容结构,按照行动体系导向和职业岗位群的关联度、工作任务的整体性来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二)课程内容要以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职业领域向教育领域转换为前提
在对主干产业和典型企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职业领域向教育领域、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对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人才培养规格和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全面分析(见图1),以此确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按工作过程的结构要素设计出学习情境和教学项目,突出工作过程的结构完整和要素真实。其课程形态的物化成果就是以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为起点,开发出以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为主体,体现“四新”技术并遵循学习者认知规律、能力形成规律的系列化课程。
图1 从职业领域向教学领域转化的流程分析
(三)课程标准要遵循职业性原则
课程标准是教材开发以及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在对行业企业调研基础上开展工作任务分析,以形成的能力标准为依据,同时参照行业(工种)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工种技能鉴定标准有关要求;以完整、典型的工作任务承载教学内容,重视工作过程知识的迁移与提高,满足职业岗位和职业发展对学习者作为未来职业人、社会人和现代人的需求。
(四)教学过程强调在真实的职业环境里理实一体化
教学过程要体现“教、学、做”合一和“手、口、脑”并用的一体化,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重组和序化知识,创设职业化学习情境,把工作过程各要素标准“真实”地体现在学习情境中。在获得工作过程性知识的同时,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等六个步骤培养学习者完整的职业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
(五)教学评价要坚持以职业标准为导向
在对学习者进行学业评价时,注重将完成工作任务的结果和实施过程的规范性、创新性相结合;注重将行业技术标准、工艺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人的职业意识、职业操守作为评价标准的重要内容;关注全体学习者的发展。
二、关于“以能力为本位”
“以能力为本位”就是把对学习者的能力培养作为首要目的,但这种能力绝不只是某种职业技能或简单的就业能力,而是指向学习者自我发展、个性发展、职业发展、终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与关键能力。按照德国职业教育对关键能力的划分,大致分为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培养。
(一)专业能力是个体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方法有目的、专业化地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和评价结果的热情和能力。这也包括逻辑的、分析的、抽象的、归纳的思考,以及对事物系统和过程关系的认识,具有职业特殊性。
(二)方法能力主要指在独立学习和工作中,将习得的知识技能在各种学习和工作实际场合迁移和应用的能力。特别指掌握获取新知识和适应新环境,应急处理和应变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能力,不断适应未来职业的转换和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
(三)社会能力是做人与共事、社会关系与矛盾、与他人相处和相互理解的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处理、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责任意识以及组织纪律性等方面。
能力构成的三个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方法能力,然后是社会能力,最后才是专业能力。一方面是因为很多职业活动不涉及具体的专业,最需要的是专业以外的跨专业、跨职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质疑、批判、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方法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高,而对于学无止境的专业知识、未知领域和未来世界,主要通过培养学习者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法能力,主动面对和积极应对知识更替及职业变化的挑战。
图2 对职业能力培养的结构解析
三、关于“以实践为主线”
“以实践为主线”是由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专业性本质内涵,即任何职业劳动都是以职业和岗位为工作形式进行的。
(一)“以实践为主线”决定了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
职业实践的内涵既规范了职业劳动(实际的社会职业或劳动岗位)的维度,又规范了职业教育(包括专业、课程和考试)的标准。因此,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职业实践是否科学以及是否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关键在于是否以行业企业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作为逻辑起点,并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需要来选择技术实践知识,通过设计实践性问题引申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培养学习者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并为学习者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二)“以实践为主线”决定了课程开发的课程标准与内容要求
课程标准应该参照行业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工种技能标准。课程的内容要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典型问题和课题出发,以工作任务为划分课程门类的主要依据,以实践过程和实践知识掌握为课程结构的逻辑起点;以从事现实职业活动所需的任务要求为内容,以工作项目为单位并按实践能力形成的需要组织课程内容;以现实职业活动的进程为线索组织教学活动。
(三)“以实践为主线”决定了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课程开发的主体人员主要有行业企业专家与技术人员、课程专家、职业学校一线教师等。其中,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从“人才购买者”的视角深度参与课程定位、课程转换、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个环节,并提出合理化和可行性建议。课程开发的主要流程遵循:行业企业调研—职业领域边界划分—确定工作模块—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课程转换—课程体系建构—课程标准研制—核心课程开发—编制学习单元等。
四、关于“以项目课程为主体”
(一)需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典型教学项目为载体
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进行细化,把理论知识、实践技术与实际职业情境有机结合,将典型生产项目或者服务项目进行教学转化,通过典型产品(或服务)引领工作任务,形成系列化的典型教学项目、实践案例和学习单元。
(二)需要开发以项目化教材为主体的学习资源
它主要反映在课程模式与内容的模块化、项目化和案例化。一门项目课程可设计为若干个项目,一个项目又可分为若干模块。项目课程之间、某门项目课程中的项目之间及其模块之间,因工作任务的不同而有差异。课程中的项目之间及其模块之间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和“层级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原则,将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进行构建和选择。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技术实践知识、技术理论知识、拓展性知识、技能考核要求等。
五、关于“多元化课程模式”
“多元化课程模式”是我们在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多元(升学、就业、终身发展)、教育主体多元(学习者基础不一、差异性大)、专业门类众多的背景下,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多样性而提出的。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和课程性质、课程形态、课程模式的多样性。因此,前面提到的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对其他课程模式的绝对排斥,更不是将项目课程唯一化、神圣化和排他化;相反,由于专业不同,我们更要提倡多元化的课程模式。为此,我们在课程改革推进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统课程核心理念、放课程具体模式”的指导思想。
“统课程核心理念”就是强调课程改革在“以生为本,终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体现行动导向、能力本位、实践主线,聚焦学习者的关键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以确保课程改革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规范性。具体来说,课程开发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并以任务、项目和课题为载体,将知识与技能有效整合;课程内容要体现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课程模式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规律。
“泛课程具体模式”就是提倡在体现课改核心理念指引下的多样化、多元化课程形态。通过多元化的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既培养和内化学习者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专业制宜地开发课程。除了开发系列项目课程外,还可以开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教学包”、教师教学手册、学习者学习手册等。
六、关于“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就是切实反映“宽基础+多模块”“基础平台+方向模块”的平台式课程结构。“宽基础”即教学内容不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职业发展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活模块”其功能是学生在选定好模块后,针对相对确定的某个岗位进行训练,为就业做技能方面的准备,它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作为课程目标的核心,并把综合能力分解为关键能力和从业能力。“宽基础”主要侧重于关键能力的培养,“活模块”侧重于从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基础平台+方向模块”课程体系可以在保证基础课程模块基本不变、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社会需求实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模块,增强学习者的就业能力和跨岗位的从业能力。同时,可以给不同基础和需求的学习者提供选择性的课程菜单,不断满足学习者个性发展、素质拓展的需要。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为: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要遵循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要以一定数量的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为载体和途径,同时课程体系中课程模块的设置也应按照从基础到专业、先专业基础课程再专门化方向课程的逻辑顺序来构建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一是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是并列关系,在课程安排上它们应当同时并进。新生一入学就应当开始接触专业课程,通过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促使学习者尽快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变,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二是公共基础课程分为必修模块(基础模块)、专业模块(职业模块)和选学模块(拓展模块),以满足不同学习基础、不同专业方向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三是专业课程总体上划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在满足学生不同专门化方向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不断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人才规格的新变化与新要求。在课程模式上可以有学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项目课程等多种模式。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平台与模块的搭建
根据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分析,可以将专业课程体系大致分为基础发展平台、专业发展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
图3 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基础发展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含德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两个模块。作为培养学习者道德素养,为后续专业发展服务的文化、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公共平台,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并行开设,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求,注重基础性、应用性和生活性。
专业发展平台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两个模块。遵循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整合专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开设适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以项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为主体的专业模块化课程,并给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的专门化方向模块。
素质拓展平台包括人文修养课程和素质拓展与技能取证课程两个模块。开设包括人文、环保、艺术、营销、交际以及地方文化等系列课程,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使学习者成为真正的职业人和社会人。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 职教论坛,2008(12):1-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 职业技术教育,2006(8):5-8.
[3]魏新民.对德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教学观点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31-33.
[4]徐国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实施方案(范式)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
[5]陈旭辉,张荣胜.中职机电类专业专门化方向及“平台+方向”课程体系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44-47.
《职教通讯》2011年第2期《用课改创新职教的品牌》一文指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两条基本的“道”,第一条“道”——从职业工作到学校学习,它赋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就是要解决职业教育“教什么”或“学什么”的本原问题,着重回答职业教育的课程从哪里来。它的基本任务不再是对学科知识中的概念及原理进行累加,也不仅是对相对孤立的经验和技巧等分割性技能加以再现,而是要从职业科学中寻求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依据,对职业实践中所要从事或经历的“事”进行项目式和系统化的开发,从而真正实现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要确立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就必须彻底改变学科化的思维,以职场工作分析为逻辑起点,建立基于职业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这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经之“道”。第二条“道”——从学校学习到职场工作,它赋予教学改革的意义,就是要解决职业教育“怎么教”或“怎么学”的现实问题,着重回答职业教育的课程到哪里去。它的基本任务,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重在促进学生认知与体验的结合,以及知情意行的合一;而在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重在“做中教、做中学”,以及教学做的合一,实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五、关于“多元化课程模式”
“多元化课程模式”是我们在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多元(升学、就业、终身发展)、教育主体多元(学习者基础不一、差异性大)、专业门类众多的背景下,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多样性而提出的。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和课程性质、课程形态、课程模式的多样性。因此,前面提到的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对其他课程模式的绝对排斥,更不是将项目课程唯一化、神圣化和排他化;相反,由于专业不同,我们更要提倡多元化的课程模式。为此,我们在课程改革推进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统课程核心理念、放课程具体模式”的指导思想。
“统课程核心理念”就是强调课程改革在“以生为本,终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体现行动导向、能力本位、实践主线,聚焦学习者的关键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以确保课程改革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规范性。具体来说,课程开发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并以任务、项目和课题为载体,将知识与技能有效整合;课程内容要体现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课程模式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规律。
“泛课程具体模式”就是提倡在体现课改核心理念指引下的多样化、多元化课程形态。通过多元化的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既培养和内化学习者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专业制宜地开发课程。除了开发系列项目课程外,还可以开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教学包”、教师教学手册、学习者学习手册等。
六、关于“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就是切实反映“宽基础+多模块”“基础平台+方向模块”的平台式课程结构。“宽基础”即教学内容不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职业发展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活模块”其功能是学生在选定好模块后,针对相对确定的某个岗位进行训练,为就业做技能方面的准备,它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作为课程目标的核心,并把综合能力分解为关键能力和从业能力。“宽基础”主要侧重于关键能力的培养,“活模块”侧重于从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基础平台+方向模块”课程体系可以在保证基础课程模块基本不变、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社会需求实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模块,增强学习者的就业能力和跨岗位的从业能力。同时,可以给不同基础和需求的学习者提供选择性的课程菜单,不断满足学习者个性发展、素质拓展的需要。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为: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要遵循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要以一定数量的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为载体和途径,同时课程体系中课程模块的设置也应按照从基础到专业、先专业基础课程再专门化方向课程的逻辑顺序来构建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一是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是并列关系,在课程安排上它们应当同时并进。新生一入学就应当开始接触专业课程,通过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促使学习者尽快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变,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二是公共基础课程分为必修模块(基础模块)、专业模块(职业模块)和选学模块(拓展模块),以满足不同学习基础、不同专业方向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三是专业课程总体上划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在满足学生不同专门化方向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不断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人才规格的新变化与新要求。在课程模式上可以有学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项目课程等多种模式。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平台与模块的搭建
根据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分析,可以将专业课程体系大致分为基础发展平台、专业发展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
图3 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基础发展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含德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两个模块。作为培养学习者道德素养,为后续专业发展服务的文化、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公共平台,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并行开设,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求,注重基础性、应用性和生活性。
专业发展平台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两个模块。遵循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整合专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开设适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以项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为主体的专业模块化课程,并给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的专门化方向模块。
素质拓展平台包括人文修养课程和素质拓展与技能取证课程两个模块。开设包括人文、环保、艺术、营销、交际以及地方文化等系列课程,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使学习者成为真正的职业人和社会人。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 职教论坛,2008(12):1-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 职业技术教育,2006(8):5-8.
[3]魏新民.对德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教学观点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31-33.
[4]徐国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实施方案(范式)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
[5]陈旭辉,张荣胜.中职机电类专业专门化方向及“平台+方向”课程体系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44-47.
《职教通讯》2011年第2期《用课改创新职教的品牌》一文指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两条基本的“道”,第一条“道”——从职业工作到学校学习,它赋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就是要解决职业教育“教什么”或“学什么”的本原问题,着重回答职业教育的课程从哪里来。它的基本任务不再是对学科知识中的概念及原理进行累加,也不仅是对相对孤立的经验和技巧等分割性技能加以再现,而是要从职业科学中寻求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依据,对职业实践中所要从事或经历的“事”进行项目式和系统化的开发,从而真正实现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要确立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就必须彻底改变学科化的思维,以职场工作分析为逻辑起点,建立基于职业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这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经之“道”。第二条“道”——从学校学习到职场工作,它赋予教学改革的意义,就是要解决职业教育“怎么教”或“怎么学”的现实问题,着重回答职业教育的课程到哪里去。它的基本任务,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重在促进学生认知与体验的结合,以及知情意行的合一;而在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重在“做中教、做中学”,以及教学做的合一,实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五、关于“多元化课程模式”
“多元化课程模式”是我们在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多元(升学、就业、终身发展)、教育主体多元(学习者基础不一、差异性大)、专业门类众多的背景下,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多样性而提出的。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和课程性质、课程形态、课程模式的多样性。因此,前面提到的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对其他课程模式的绝对排斥,更不是将项目课程唯一化、神圣化和排他化;相反,由于专业不同,我们更要提倡多元化的课程模式。为此,我们在课程改革推进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统课程核心理念、放课程具体模式”的指导思想。
“统课程核心理念”就是强调课程改革在“以生为本,终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体现行动导向、能力本位、实践主线,聚焦学习者的关键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以确保课程改革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规范性。具体来说,课程开发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并以任务、项目和课题为载体,将知识与技能有效整合;课程内容要体现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课程模式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规律。
“泛课程具体模式”就是提倡在体现课改核心理念指引下的多样化、多元化课程形态。通过多元化的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既培养和内化学习者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专业制宜地开发课程。除了开发系列项目课程外,还可以开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教学包”、教师教学手册、学习者学习手册等。
六、关于“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就是切实反映“宽基础+多模块”“基础平台+方向模块”的平台式课程结构。“宽基础”即教学内容不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职业发展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活模块”其功能是学生在选定好模块后,针对相对确定的某个岗位进行训练,为就业做技能方面的准备,它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作为课程目标的核心,并把综合能力分解为关键能力和从业能力。“宽基础”主要侧重于关键能力的培养,“活模块”侧重于从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基础平台+方向模块”课程体系可以在保证基础课程模块基本不变、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社会需求实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模块,增强学习者的就业能力和跨岗位的从业能力。同时,可以给不同基础和需求的学习者提供选择性的课程菜单,不断满足学习者个性发展、素质拓展的需要。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为: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要遵循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要以一定数量的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为载体和途径,同时课程体系中课程模块的设置也应按照从基础到专业、先专业基础课程再专门化方向课程的逻辑顺序来构建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一是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是并列关系,在课程安排上它们应当同时并进。新生一入学就应当开始接触专业课程,通过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促使学习者尽快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变,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二是公共基础课程分为必修模块(基础模块)、专业模块(职业模块)和选学模块(拓展模块),以满足不同学习基础、不同专业方向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三是专业课程总体上划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在满足学生不同专门化方向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不断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人才规格的新变化与新要求。在课程模式上可以有学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项目课程等多种模式。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平台与模块的搭建
根据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分析,可以将专业课程体系大致分为基础发展平台、专业发展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
图3 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基础发展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含德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两个模块。作为培养学习者道德素养,为后续专业发展服务的文化、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公共平台,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并行开设,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求,注重基础性、应用性和生活性。
专业发展平台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两个模块。遵循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整合专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开设适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以项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为主体的专业模块化课程,并给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的专门化方向模块。
素质拓展平台包括人文修养课程和素质拓展与技能取证课程两个模块。开设包括人文、环保、艺术、营销、交际以及地方文化等系列课程,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使学习者成为真正的职业人和社会人。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 职教论坛,2008(12):1-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 职业技术教育,2006(8):5-8.
[3]魏新民.对德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教学观点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31-33.
[4]徐国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实施方案(范式)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
[5]陈旭辉,张荣胜.中职机电类专业专门化方向及“平台+方向”课程体系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44-47.
《职教通讯》2011年第2期《用课改创新职教的品牌》一文指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两条基本的“道”,第一条“道”——从职业工作到学校学习,它赋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就是要解决职业教育“教什么”或“学什么”的本原问题,着重回答职业教育的课程从哪里来。它的基本任务不再是对学科知识中的概念及原理进行累加,也不仅是对相对孤立的经验和技巧等分割性技能加以再现,而是要从职业科学中寻求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依据,对职业实践中所要从事或经历的“事”进行项目式和系统化的开发,从而真正实现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要确立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就必须彻底改变学科化的思维,以职场工作分析为逻辑起点,建立基于职业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这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经之“道”。第二条“道”——从学校学习到职场工作,它赋予教学改革的意义,就是要解决职业教育“怎么教”或“怎么学”的现实问题,着重回答职业教育的课程到哪里去。它的基本任务,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重在促进学生认知与体验的结合,以及知情意行的合一;而在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重在“做中教、做中学”,以及教学做的合一,实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