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位一体”立交桥式德育模式的探索

2014-09-02梁林森

教师·下 2014年7期
关键词:教育网络三位一体家庭

梁林森

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了切实发挥教育培养人、塑造人的功能,必须树立一种全新的观念,打破学校和社会的界限,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会为平台,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只有三者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架成一座桥梁,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学校、家庭、社会在“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中的角色

学校教育是主体,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它不同于家庭、社会的影响,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且不容忽视的优势。

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对学校教育的必要调整和补充。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甚至走向社会后仍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教育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继续延伸和发展,是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通过社会教育,学生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可以在社会大课堂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习社会规范,扩大社会交往,养成现代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需要,为参加现代化建设做准备。

二、学校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相关措施

(1)成立家长委员会,搭建沟通桥梁。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其宗旨是沟通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听取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设计更多、更好的家、校、社三结合的工作载体,如发放学校管理意见单、印制家校联系手册,让家长了解并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时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2)加强班主任和班集体建设的工作。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优良的班风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针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恰当、灵活地采取有效途径培养积极向上的班风,抵制不健康舆论的消极作用,同时加强班主任间工作经验的交流,探讨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

(3)实行警校共建,争取社会“多方力量”齐抓共管。学校与派出所实行警校共建,双方签订共建协议,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活动。发挥好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在学校法制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开展法制安全教育、预防毒品教育、消防安全逃生演练活动,让学生在齐抓共管中健康成长。

(4)开辟社校共建,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学校通过道德讲堂,邀请道德模范到校介绍先进事迹;组织学生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助残日捐款等,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环境日”“禁毒日”等宣传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结合,让学生在接触社会的德育实践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

三、提升“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几点思路

(1)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合作意识。教育不能单纯地把它归为学校的责任,全社会都应该主动参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都是教育的重要环节,缺一不可,既要分工明确,又要互为补充、互相配合、互相依赖。在教育过程中,三者之间应加强沟通,增进交流,统一思想,同步教育。为使教育网络切实地运转起来,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此项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2)发挥学校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探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支撑点。学校要针对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努力办好家长学校,举办系列讲座,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学校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3)学校要主动与学生所在社区取得联系,创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社区是社会百姓生活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学生接触社会的主要场所。学校要充分发挥社区的组织作用,利用社区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和道德实践活动的平台。

(4)社区也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广泛联系实践活动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区活动的反馈,也促使学校不断改进德育工作,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猜你喜欢

教育网络三位一体家庭
家庭“煮”夫
2015年度教育网络舆情概述及特点分析
新常态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融合模式
教育网络舆情议题演变分析
教育网络舆情监测评估指标体系权重量化研究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