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2014-09-01李少辉
李少辉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新课改的关键是创新教育,中学生这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要凭借各种教育教学途径日积月累的熏陶和培养。课堂教学特别是多视角课堂教学设计的新思路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主渠道。
关键词: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85-01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探索,得到了一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一、优化教学手段,营造创新氛围
1、凭借多媒体教学资源,化解教学疑、难点
物理教学离物理情境。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错综复杂,有的太快或太慢,有的太大或太小,有的是现实生活中很难或不可能发生的,如平面镜成像原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磁感线的分布以及核的裂变与聚变等,必须借助想象才能理解,但是,学生的直接经验、学校的实验室条件,都是有限的,也不可能让学生做太多的现场参观,因此,切合学习实际的音像多媒体资料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凸透镜的焦距由学生给定后,用鼠标拖动“物体”,按科学规律给出物体的像,其位置、大小、正倒、虚实都由多媒体正确地呈现出来。这种教学软件可以丰富学生对物理情境的感性认识,深化对科学规律的理解.
2、运用直观教具,演示物理现象的过程
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逐步形成。物理中有一些概念、规律很抽象,光靠教师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教师可收集或自制相关教具、学具,在授课时演示或让学生操作,把抽象的概念或规律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困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观察或操作中理解概念或规律,体验学懂的喜悦。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声音的产生条件等等内容时。
二、科学探究的思路---学生主导,老师引导
1、让学生发现问题
问题是创造的开端,没有问题便没有创造。长期的“填鸭式”教育,中国的孩子很少提问题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很差,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熟视无睹,不善于有意识地去发现、去研究,因此这是一块非常有潜力的开发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不断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使他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实际教学中要创设新情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学生乐于在新奇的情景中获得知识。因此,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本中有许多问题有待学生进一步探索研究,如“阅读材料”、“思考与讨论”、“做一做”等栏目可以衍生出许多适合学生的“研究课题”。教师布置新奇情景,根据教材特点,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提出一些使学生易引起错觉的事例,百思而不知其解的问题,通过奇趣的实验演示、实物模型、科技小史话、多媒体等手段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兴趣,引发探索冲动。
2、让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应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
讨论,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及摆事实、讲道理、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学生从讨论中解决了问题,能得到一种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讨论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师通过参与讨论、点拨、诱导并适时激发,实现因材施教。师生互帮互学,使低层次的学生有反馈的机会,有补偿的余地,使高层次的学生有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空间,并由此获得成功的体验和自信:在讨论中学生能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有质疑问难的勇气,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发挥其独特才能的机会与场所,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在课堂上凸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课堂上从课堂的时间分配上,改变以往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过少的现状,把课堂的三分之二的时间让给学生,通过“预、议、练”方式扩大学生的练习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体现在课堂教学组织上,组织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讨论,留出一定的时间对当堂所学内容进行练习,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有的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很吃力,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感到苦恼,思想压力大,性格沉闷,自信心不强。究其原因,大都是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不会评价自己的学习,缺乏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这种学习态度和方法,不仅学不好物理,而且在行为习惯上潜移默化,使个性品质上形成依赖、封闭、缺乏自信自立的心理状态,影响着人格的健全发展。
要会自学首先要读书,要会读书。物理教材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工具,教材体现了教学大纲思维逻辑和思想教育要求。取代传统教法,引导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养成看书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妙语点睛,激活课堂气氛
初中学生处在青春成长期,大脑容易疲劳,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抑扬顿错的语音,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都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紧张学习的同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插入风趣的语言或故事,来激活课堂气氛,缓和紧张的情绪,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如在用“排水法”、量筒测量不规则小固体的体积时,应先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许多学生不理解“适量”的标准,于是我就列举了我们生活中在脚盆中洗脚时加多少洗脚水为好时的情景(即不能太少,至少要把脚浸没,也不能太多,最多也不能使水溢出),从而间接地使学生真正理解了“适量”,即加的水既要把物体浸没,但又不能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线。这样学生理解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