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化浅析

2014-09-01张振林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方式初中数学

张振林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优化,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传统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够满足新时期的教学要求了。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不断优化教学的方式成了老师要研究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更高,有更好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方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34-01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一定的要求 ,要求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来开展数学教学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本文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议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化。

一、重视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情境的设置,一个较科学合理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快速进入其中,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比如在讲解有理数乘方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境问题,问学生敢不敢打赌,赌一张纸能不能对折十次。这个问题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参与到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来。有的同学互相讨论起来,有的则动手开始操作起来。接着教师再问,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地进行折叠,一共折10次,20次和30次会有多厚?鼓励大家去大胆猜测问题的结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为了让教学更加直观和形象,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教师可以用幻灯片展示出楼房和珠穆朗玛峰的对比图片,让学生更真切直观地感受高度。同时教师公布出之前问题的答案,如果一层楼按3米来计算的话,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进行折叠20次后得到的厚度相当于34层楼高,而折叠30次这个厚度将变为12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之和。这个结论无疑是惊人的,这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感觉新奇,感受到乘方的威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课堂的气氛较为轻松,在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问题的提问

数学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来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处,更好地鼓舞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来,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如在讲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人数的使用这节知识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三个同学在争论谁的成绩好,他们每个人五次的成绩分别为A同学62、94、95、98、98;B同学62、62、98、99、100;C同学40、62、85、99、99;老师让学生分别代表这三位同学来说出自己比其它两位同学成绩好的原因。这样的形象而有趣的问题可以很快吸引大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同学们分别从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三方面评价三位同学的成绩。在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迅速激发,有了强烈探索问题的欲望,对知识的理解较为深刻。

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动手环节

初中学生由于其年龄还小,不太成熟,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结合所要教授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对教学活动进行安排,要尽量增加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或者验证问题的答案,让问题的解答方式更加多元化,这样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好处。如在教学生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如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结论。有的学生提出用量角器分别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然后计算三者之和,从而使结论得以验证。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换一种方式,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这一结论。让学生分别将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来然后将三个角的顶点放在一块,将三个角拼到一起,拼成一个180度的角,从而使问题的结论得到验证。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将直观的感受问题解答过程,使得思维更加活跃,学习的兴趣被调动,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促进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中比较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为主体,学生听讲的模式不同,合作学习使得学生主体的作用更加突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同学进行协作,互助。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在遇到某个问题时先让小组内进行讨论解决,之后由老师引导,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这种合作式的学习能够使得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更加轻松活跃,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感到太多的压力又能学到知识。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该积极地探索更加有效的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教育环境。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和单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积极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陶祥.浅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运用浅析[J].考试周刊,2013,17(66):52-53.

[2] 郭振莲.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3,07(31):12-13.

[3] 谢雷呜.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探析[J].南北桥,2013,11(7):25-26.

[4] 左桂花.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3,08(35):45-46.

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改教学方式初中数学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