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2014-09-01杨继周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

杨继周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温州市苍南县凤池学校 温州 3258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各个课程也逐渐出现了改革。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改确定了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各种概念以及公式往往复杂度也较高,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比较严重的厌学情绪,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31-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要进行不断革新。数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锻炼。尤其是对于初中生应该要加强引导,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偶尔还有“一刀切”的现象出现,这违反了中学生的发展特征。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理念强调中学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材施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要不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初中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提升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原则和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提升。

1、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差异的重视

在新课程理念下不断加强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和重视。只有掌握了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实行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升。比如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更多的自学机会,对于成绩处于中等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自学的基础上再加以引导,而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教师可以倾注更多的关注,或者让稍好的同学带动他们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自己练习。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知识进行教育之外,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差异,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关注,最终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2、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需要对传统的评价模式进行改进,从传统的横向比较转变成为纵向比较,即与自身进行比较,这有助减轻学生在横向比较的过程中心理形成落差的情形。比如在学习某个数学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对具体的数学内容进行分析,但是很多学生对于一些数学公式以及知识等方面的理解能力不够,因此有可能不能回答教师的问题或者出现回答错误的现象,这种时候就应该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比如先对他敢于回答问题的态度进行肯定和表扬,然后对他的问题进行纠正,这样可以使得他积极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需要加强作业设计的改革

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练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根据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加强作业设计的改革。对于同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由于思维习惯、智力水平、生活环境等都不相同,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不同的学习能力。为了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所有的人都采用同样的作业设计,明显是不合适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应该要加强作业设计的改革,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考虑,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4、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生的好奇心一般都比较重,而学生的积极性是以一系列的状态,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带来很大影响。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不断了解到自己的兴趣点所在。比如有的学生对几何问题比较感兴趣,有的学生对代数问题比较感兴趣。因此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比如分小组进行教学,或者进行小班化教学,有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给了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促进他们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相应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探讨

1、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育理念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一定的阻碍,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很多教师进行教学一般都采用传统讲解的方式,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有一定阻碍。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需要对教学理念进行改进。不能采用传统的大班化教学,不能一味地给学生讲解,应该给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时间以及空间,给学生更多合作和讨论的机会,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大的进步。比如某中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交给学生,讲解内容时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从而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动机是激励人们采取行动并努力实现目的内在素质。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关注,让学生能够树立自信心。由于数学课程的特殊性,在学习时很多学生往往容易感到很多难点问题,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容易产生挫败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讲解,而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关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初中学生在数学基础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有的则比较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能一味地按照教材的内容追赶教学进度,而应该要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均等的教育,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2、采用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便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初中生本身就具有好动、好奇心比较强的个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过于限制他们,反而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小班化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想象畅所欲言,积极发散自己的思维,尤其是对于数学课程而言,发散思维能力十分重要。加强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使得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对问题进行思考,可以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快乐,加强对各种知识的领悟能力。此外,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合作教学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组成小组进行讨论的过程。对于数学课程而言,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某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小组讨论,对于数学代数问题、动态几何综合题等题型的讲解时,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预留出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在与人讨论的过程中学会自主的思考,学会自主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依赖老师,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加强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加强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首先可以加强对一些数学概念以及知识的逆向培养,比如对于集合概念的理解,从一个集合A到另一个集合B是一种映射,但同时从集合B到集合A之间也可以形成一种映射关系,但是不同的映射之间会范围域有所不同。其次,对于一些数学公式的理解需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比如一些三角公式、余弦变正弦、升幂等公式的推导,一般都是正向推导,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进行逆向推导,从而使得学生的能够养成一种举一反三的习惯,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第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反例的运用。加强反例的运用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向对问题进行思考,加深对一些问题的理解。

endprint

4、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发挥。加强分层教学的实践,需要对学生、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分层。

(1)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将学生的层次划分合理。具体的做法可以有很多种,比如某初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以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态度、思维水平、平时成绩等因素为依据,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B、C,学生比例分别为3:5:2。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类编组,尽量保证四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即A层同学一个、B层同学两个、C层同学一个。这样有助于形成小组力量的均衡,便于小组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也有助于组间的竞赛。学生的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适时地进行调整,如一般以半个学期为例,对有明显进步的学生进行升级,最终的目的是实现C层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

(2)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制定合理分层的目标,就需要教师精心钻研教材,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学生要实现的共同目标以及每个层次的学生需要分别实现的目标,并且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不同的层次目标。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要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之上进行划分,比如,在教学“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课程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会解答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只需要他们掌握推导的过程就可以,对于基础稍微扎实的学生则不仅要掌握公式的具体的推导过程,还应该要对公式进行记忆,而对于基础特别扎实的学生,应该要学会对公式进行相应的应用,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对各种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3)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地分层。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是教学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把握讲授课程的起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同时设计合理的教学梯度,让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课堂氛围活跃。比如,鼓励基础较弱的学生回到一些简单问题,难度适中的问题可以让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来回答,而基础强的学生则可以回答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这种方法,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均等的表现机会,有助于激活课堂。

5、进行合理的作业设计

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要对作业设计进行合理的设计,传统的作业一般都是教材中的练习题,一般都是统一布置,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对于数学课程而言,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计不同数量以及难度的作业。比如,给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基础性的作业,对于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基础的练习,并且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比较高的作业,对于基础超前的学生则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作业。

6、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和激励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引导,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进行积极地指出,对于他们所获得的进步要进行表扬,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并且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进行评价时,应该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及时地肯定以及表扬进步比较大的学生。

在新课程理念下加强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当前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教学理念进行改革,还应该要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采取更多的创新手段,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中的弊端。

参考文献:

[1] 冯海波.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转型[J].科技创新导报,2013(11)

[2] 孟笑宇.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4)

[3] 车兰琴.简析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4)

[4] 陆锦华.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再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09)

[5] 郑淑平.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1)

[6] 余四古.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若干问题[J].华章(教学探索),2008(02)

[7] 陈佩遐.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龙岩学院学报,2005(12)

[8] 徐文艳.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

[9] 赵宏素.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J].赤子(中旬),2013(08)

[10] 刘来春.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06)

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