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强化主流媒体的品牌影响力

2014-09-01李爱梅

新闻爱好者 2014年7期
关键词:内容为王

李爱梅

【摘要】面对来势汹涌的新兴媒体,主流媒体是在“报纸还能存活多久”的疑问中“自我唱衰”,还是审时度势、从容应对,从而实现“自我救赎”?在全媒体时代,党报只有敢于突破,大胆创新,在二次传播和舆论引导上下功夫,提高新闻、政策解读能力,增强宏观和深度叙事能力,从信息传播者向意见传播者转变,从传统政治宣传方式向有效的新闻传播转变,才能保持党报的永恒魅力和品牌影响力。

【关键词】内容为王;高端策划;拓展新闻;权威解读;人才高地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面对来势汹涌的新兴媒体,主流媒体是在“报纸还能存活多久”的疑问中“自我唱衰”,还是审时度势、从容应对,从而实现“自我救赎”?

毋庸置疑,新媒体以其传播信息的快速与同步、传播内容的丰富与透明、传播方式的交流与互动以及传播渠道的通畅与便捷,使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只能望其项背。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新媒体的专业水准不高、队伍参差不齐,存在“复制多、原创少、碎片化、浅层次”的缺陷,因此,无论是它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还是在传播科学真理、宣传先进文化、弘扬高尚情操、倡导科学精神方面的深度和力度、底蕴与功力,都难与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比肩。

所以,主流媒体尤其是党报,只要顺势而上,敢于突破,大胆创新,积极应对,就能保持党报的永恒魅力和品牌影响力。那么,如何才能找准突破口?我认为,加强深度报道是强化党报品牌影响力的一个有力抓手和现实途径。

深度报道是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以详尽的事实系统地、集中地反映、阐述、剖析和解读重大事项、重要问题、热点话题,抓人眼球,引人思考,从而实现报纸的本质功能。

抓好内容:谁占领了内容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制胜的法宝

对媒体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报道的内容,任何时候,“内容为王”都是第一准则。尤其是对党报来说,导向是灵魂,真实是生命,所以,党报的每一篇报道都应该发掘那些沉没的声音,倾听那些无声的诉求,把新闻写进百姓的心坎里,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但是,现在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对一些报纸来说,所刊发的文章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甚至记者自己写的稿件自己都不看。记者连自己写的文章都不看,凭什么要求读者接受和关注呢?因此,要保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内容生产。

以思想高度提升报道深度。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有组织地拓展报道的广度,提升新闻的思想高度,从而形成报道的深度。当今时代,主流媒体只有在二次传播和舆论引导上下功夫,提高新闻、政策解读能力,增强宏观和深度叙事能力,从信息传播者向意见传播者转变,从传统政治宣传方式向有效的新闻传播转变,才能强化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引导力,抢占思想引领制高点,主导社会话语权。[1]

2012年12月,《河南日报》“何平九论”第九篇《在转变中赢得大发展——九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一个省级党报的评论能获得这一殊荣,实属难得,是一次很大的突破。仔细翻阅品鉴这组报道,可以发现诸多亮点,得奖确在情理之中。

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个宏伟目标,河南日报党委会、编委会在吃透中央和省委精神的前提下,紧扣“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理念,在深入实际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推出了何平系列政论文章,即“何平九论”,既贯彻了中央精神,又体现了地方工作重点,既准确把握了新闻热点,又具有战略高度,政治性、大局性、群众性兼备。

以河南为背景,“何平九论”论的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切入点和有效手段,是符合河南实际的重要命题;放在更高层面上看,涉及的是深刻认识执政党建设规律和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提升党的执政水平等重大课题,涉及领导科学的诸多方法论,具有普遍的现实指导意义。

“何平九论”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深邃的理性思考,充满张力和思辨的逻辑表达,深刻探讨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发出了《河南日报》的最强音,达到了做有硬度的新闻,传递思想声音的高度和深度。

以高端策划彰显党报影响力。在信息资源空前共享的大背景下,只有未雨绸缪,策划先行,才能打好主动仗,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深、你深我精,彰显党报品牌的独特魅力。

2012年11月底,国务院同意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的消息传出,全省振奋,全国瞩目,全球关注。河南日报党委会、编委会敏锐地认识到,这是继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河南迎来的又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于是对此进行了重磅策划,点兵布阵,组建了郑州航空港报道工作室,提出要以前所未有的“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关注这一重大新闻,以全球意识、观点意识、示范意识、问题意识、民生意识统领整个报道,推出新闻特别策划《奋飞》特刊。

从2013年4月10日起,在《河南日报》一版推出高端访谈,先后对全球航空经济第一人、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中国临空经济研究第一人”曹允春教授以及业界“大腕”进行访谈,就航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郑州建设航空港的优势及可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述。从4月11日起,以每天两个整版的规模,先后推出10个专版,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进行全面解读。

同时,在4月25日一版刊发长篇通讯《起飞的“中原梦”》,以磅礴的气势和恢弘的笔触,揭示了建设郑州航空港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在6月4日一版刊发本报编辑部文章《崛起吧,航空港》,以回顾为主题与前一篇相互呼应,总结和提升了整体报道。

《奋飞》特刊历时两个月,先后推出了五大系列近20万字的报道,其中包括40多条权威发布、40余个主题专版和两大重磅文章。这组报道,以高端的策划,周密的部署,大胆的创新,精彩不断,亮点纷呈,创造出《河南日报》报道史上诸多“第一次”,彰显了党报的领跑姿态,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和品牌影响力。

以热点问题、焦点话题的追踪调查引起广泛共鸣。信息时代,面对诸多海量的新闻信息,更吸引读者的报道是:告诉你为什么?还有什么。就是在提供新闻的同时还着重提供新闻的背景、细节、分析等权威声音,使报道由一般的贴近向有高度、有深度的贴近转变。

《河南日报》2012年在新闻版上开设的“记者调查”专栏,就是针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和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一些热点、焦点问题进行的深度聚焦和分析。

比如该专栏刊发的《“余额宝”、“活期宝”、“现金宝”……在线金融产品搅动理财“江湖” “余额宝”们真是生钱“神器”吗?》《科技养惰性 外语抢风头 使用欠规范 汉字咋成了“熟悉的陌生人”》《相对安全的芯片卡遭遇银行、用户两头“冷” 银行卡“磁”旧迎“芯”难在哪?》《免费送票信者少 票价打折疑者众 “铁老大”弯腰为啥难换百姓点头》等文章,抓住与群众当下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在深入采访调查,翻阅大量有关资料,并把现代多种知识和大量繁杂的数据吃透、理清后,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对群众疑惑甚至质疑的问题进行了清晰解答,引起广大读者的高度关注。

这些报道正视社会问题,触及社会现实,把内容向深度聚合,让读者从消遣性、欣赏性阅读转向需求性、关注性阅读。同时,这些报道还着重分析新闻背景,提供权威声音,阐述党报立场,进一步增强了党报的权威性、责任感和公信力。

有效扩展新闻:对重大信息和重要政策及时发布的同时,采取不同手段进行后续延伸

以权威解读抓人眼球。网络时代不缺信息,谁的整合手法好,传播手段便捷,谁就能吸引受众。主流媒体通过对新闻资源从内容到传播手段进行有效整合、解读和二次创新,可以有效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河南日报》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扩权”的报道,充分显示了党报高端、权威、有用的解读能力。从2013年12月1日起,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与省直部门的“直通车”已正式运行。省政府赋予实验区省辖市一级管理权限,26个领域266项具体事项可直通省直相关部门。对这一重大新闻,《河南日报》及时在一版头题位置刊发了两条消息:《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扩权” 赋予省辖市一级管理权限 在26个领域开通“直通车”》《81项政策支持航空港区建设》,同时将9个方面的直通内容、7个方面的81项政策精心提炼,制作成醒目的标题导读,非常直观和抢眼。与此同时,在二版以《地方收入全留 土地“留足空间” 简化通关手续 81个“大礼包”分量十足》为题,把7个方面的81项政策以图标导读的形式醒目再现,把重点内容一一提炼、详细解读,让读者对相关政策一目了然。

同时,版面编排也非常给力,无论是对稿件内容的编排、字体字号的使用,还是插图的配色、标题的提炼、导读的设置等,都进行了精心策划、巧妙构思和大胆创新,与其他媒体的报道相比,《河南日报》当天的报道准确、全面、突出,解读深入、清晰、到位。

以准确的信息提供为受众释疑解惑。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为受众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仍是主流媒体的第一要务。主流媒体最大的优势是自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因此,应当及时、主动、准确地为公众提供信息,释疑解惑,更多地由被动应付变为主动引导。

2013年8月28日,《南风窗》刊发一篇严重失实报道《村官腐败透视》,被众多网站以《村支书性侵村民留守妻子:村里一半都是我的娃》为题转载,引发网友的大量跟帖和评论。这篇报道严重损害了河南形象。对此,河南日报党委会、编委会十分关注,当即派记者深入实地调查采访,于9月5日在三版显著位置刊发消息《记者就“村支书性侵村民留守妻子”进行采访 当地回应:相关报道与事实不符》,及时还原事实真相,引导舆论,避免了以讹传讹。

9月7日23时29分,《南风窗》编辑部致函三门峡市委宣传部,就《村官腐败透视》一文的不实报道向广大读者致歉,8日凌晨0时2分,《河南日报》新浪官方微博率先发布了《南风窗》的致歉信。《河南日报》则在第一时间即8日0时22分,电话采访《南风窗》有关负责人后,撰写了消息《〈南风窗〉就“村官腐败透视”一文致歉 承认把村支书“吹牛”的话写入文章,存在问题》,在当日一版醒目位置刊发,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莫让谣言损害媒体的生命》,以《南风窗》虚假报道一事为切入点,深刻论述了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指出主流媒体应当讲大局、讲公德,倡导媒体要恪守传播伦理、遵守公序良俗,积极为社会和谐和改革发展传递正能量。

面对损害河南形象的失实报道,《河南日报》准确发声,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及时为读者提供正确、权威的信息,避免了负面影响和错误舆论的扩散。

以细化报道升华宣传主题。新闻资源是新闻媒体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资源,传统的以“第一落点”为特征的“独家新闻”在信息多渠道快速传播的时代已很难存在,新闻资源的源头被空前共享,媒体竞争的焦点已不仅仅在于独家的发现,而在于独到的开发、配置和分发。也就是说,报纸存在的价值,不在报道了什么、覆盖了什么,更多的在于如何整合、分发多点信息,如何切分信息断面,如何在阅读疲劳中提神点睛。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河南日报群工部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指示精神,结合河南实际,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切入点,在专版上推出“呼唤美丽乡村”系列报道,就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治理探索性的做法进行深入采访调查,以期对农村环境保护起到应有的警示、引领和促进作用。从2013年12月20日起,先后在专版上刊发了《畜禽养殖:几多变废为宝几多随意排放》《污水横流怎留得住“乡愁”?》《防止污染,土壤也需科学用餐》《美丽乡村画卷怎么描绘》四篇通讯,从农村养殖业、生产生活用水、农药化肥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如何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怎样实现“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的美好目标。这组报道小切口反映了大课题,较好地提升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

构筑人才高地:强化主流媒体的品牌影响力,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特别是能做好深度报道的新闻从业人员

要有扎实的理论修养和前瞻性思维。写好深度报道,记者的思维和观念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辩证的思维能力,要有跳出新闻事件主体的思维模式,甚至要有跳出目前社会的常规认识水平,以科学的超前的宏观视野,提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有超出一般人的新闻敏感和社会观察力,敢于挑战陈规旧习和既得利益者的勇气,如此,才能把事物的特点、本质、演变进程、根本原因解剖出来。

要有很强的业务水准和敬业精神。做好深度报道,记者要有敏锐地发现新闻,并善于从新闻背后挖掘、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慧眼,更要有丰富广博的知识、出众的业务综合能力,能把好的题材加工提炼成好的新闻作品。这就需要记者有忠诚于职业、敬畏于职业的精神,关注热点、关注现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心思用在采编业务上,精心研究社会热点和所报道行业的深层次问题,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型编辑、记者。

深度报道在充分调查采访的基础上,依靠背景资料和专业知识,对重大政策信息、重要新闻事件进行纵深的分析和客观的解释,更具体、更深刻、更准确、更清晰,有效化解社会问题和矛盾,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同和赞赏。同时,作为一种舆论导向模式,深度报道已经成为体现一张报纸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越来越成为党报应对新媒体挑战,发挥自身优势,强化品牌影响力的一个有力武器。因此,只有采取“以高度取胜”“以深度取胜”的策略,才能永葆党报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王亚明.中国新闻奖暨长江韬奋奖高端研讨会感悟[J].新闻爱好者,2013(2).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郑 艳

猜你喜欢

内容为王
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城市广电媒体融合发展
互联网+时代,“内容为王”升级版诠释
《济源晨报》微信公众号赢得近20万粉丝的“宝典”
网络自制节目的传播模式和发展趋势
省级卫视的竞争:“内容为王”或“渠道为王”
广播融合发展中的取胜之道
“个性设定”+“精准投放”
营销作辅,内容为王
电视科教频道建设运营之浅见
坚持“内容为王”,把握新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