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社会舆论的纵深

2014-09-01刘建明

新闻爱好者 2014年7期

【摘要】社会舆论的要素、属性和本质构成其纵深部位,表现出表层意识的浮动性、波动性、弹性和惯性的外部特征。社会舆论的突如其来,都呈现一定的模式。辨别和遵从舆论,观察社会动向,需要探知社会主流舆论的纵深和轨迹、鉴别舆论的坚定信念和力量所在。

【关键词】舆论定义;舆论本质;舆论的社会心理;舆论形成的模式

民意、众意与群体舆论统称社会舆论,前两者在行政区域中传播,作用于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而群体舆论则在某个单位和具体场合影响人们的活动。作为一定社会范围内人们共同知觉的反映,社会舆论总是表现为多数人的共同意见①,凸显人们的坚定意志或民心向背。根据舆论的指向和量度,调整理念与行为,是赢得社会广泛支持的前提。随时走向社会舆论的纵深,探知社会舆论的构成、特点与属性,观察社会动向,是政府官员、大众媒体乃至个人立足社会的关键。

一、洞察社会舆论的四个要素

许多人对尊重舆论常常发出感慨:“是让我听取张三还是李四的建议,他们的意见符合实际吗?”媒体人把反映舆论、引导舆论作为使命,但他们也常常困惑:哪些人的呼声是主流舆论?用什么样或谁的观点引导群众的看法?解除这些疑问,首先要了解舆论的主体、意见及其强度达到的程度,确定其对社会意识影响的程度。

社会舆论的主体是公众,是他们张扬意志和信念的结果。公众是不经组织而有一致意向的大众,分布在社会不同角落却对社会问题有共同的看法,从而结成思想一致的整体。这和一般意义上的群众和有组织的表意人群是不同的。公众有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和价值观,对社会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因而他们能产生一致的想法。所有的舆论都是公众意见,发自公众的共同心声。全体公众是人民,部分公众是“小众”,少量公众是群体,不同规模的公众构成不同范围的社会舆论,成为社会行动的发出者,从而也成为舆论的主体。正如福尔瑟姆(J.K.Folsom)所说:“当被卷入的群體是一个公共的或间接的组群,而不是一个初始的、面对面直接的群体时,我们就拥有了舆论。”[1]公众的存在和一齐发声,使舆论能够成立,舆论的这个要素使其遥相呼应,迅速将舆论推向高潮。

威廉·奥尔比格(William Albig)简洁地概括了个人意见如何转化为公众意见,他写道:“我们知道意见是个人的表达。当它在一个群体中受到群体成员交互作用的影响时,就成了群体意见或者公众意见。”[2]舆论由意见构成,最终表现为无数个人的诉说,最终形成公众或人民的意见。意见作为舆论内涵的第二个要素,对社会政治、经济和道德关系发挥调整作用,表达民众的要求,体现出他们的社会态度。福尔瑟姆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强调:“当一种态度用语言表达时,通常称为意见。”[1]但社会学家帕克(Park,R.E.)认为:“态度不是意见,一个人说明他自己的态度才是他的意见。但意见毕竟是精神分析家所谓‘使其合理化的一种作用。”[3]态度可用意见表达,也可用其他方式表示,但意见是表达态度的主要方式。在舆论定义中,无论“共同意见”还是“共同态度”,含义都是一样的。

在现实生活中,公众的观点经常不一致,理性的公共讨论使舆论的范围不断扩展,最终出现意见“融合”。“公众意见”包含从分歧走向统一的过程,凡达到多数人的意见(一定范围内25%的人赞同),就表现出“多数人”的影响力,会继续扩展意见融合的趋势。观察、重视社会舆论,不是把目光转向某些人或某几个人的意见,而是(一定范围的)多数公众的意见。所以在舆论定义中将“舆论”限定在“很多人”“众多人”,是舆论内涵的第三个要素。考察“多数”或“绝大多数”人的舆论规模,确定社会意识是否处在或正在走向主流状态,是辨别民意形成的基本标准。在民主国家,多数原则是被认可的,国家政策和媒体报道表达大多数人的意愿是不可违背的准则,多数意见即便不能都实现,但它必须是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础。

舆论发挥的影响或多或少与它们所具有的强度有关。“要确定一个人群的意见并不能仅仅靠数人头……意见的强烈程度是很重要的。”[4]18舆论的强度首先表现为意见的一致性。“要想获取公众舆论,就必须在包含了足够数量的个人意见中存在一致性,如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持有这个意见,那么就是更合适的意见。然而,鉴于公众舆论不仅仅是人数问题,所以人群中的大多数(持有一致的意见)并非是一个必需的条件,持有意见的强烈程度更为重要。公众意见是数量与强烈程度的合成体。”[5]意见的强度是舆论内涵与构成的第四个要素。

在一个国家中,对公众事务的高度一致认同,是国家存在和政府管理的前提。“在任何特定的时候都存在信仰、信服、情感、被接受的法则或根深蒂固的成见,这些加起来就组成了一个特殊时代的舆论,或者我们应叫它主流观点……意愿和观点被绝大多数国民所持有,这些国民在一个特定时刻对公众生活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6]C.W.史密斯在《民主中的舆论》一书中还强调:“除非有一大批人对政府根本的目标和条令达成共识,否则不可能有任何所谓的‘舆论存在……如果少数人的观点不能相似到会合在一起,舆论就不存在。”[4]3-20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确定主流舆论时,往往忽视“绝大多数国民的一致意见”这个共识,没有这个前提,一切政策的制定或舆论引导都危如累卵。

二、主流舆论的力量所在

尊重舆论但不盲从舆论,是因为舆论分为主流和非主流、追求真理和违逆真理两类。主流舆论属于社会主导意识,处于泛意识状态,随时能听到人们的一致言谈。公共生活一旦发展,人们的共同利益越来越紧密,依赖和强化舆论来捍卫自己的利益,使公共意识和共同知觉凸显出来,体现出他们坚定的信念。

主流舆论是集群心理的凝聚物,表现为全民或大范围公众的共同知觉,这是主流舆论的力量源泉。集群心理的成熟,是社会整体知觉的根基成社会舆论的本质属性。正如日本新闻学者长谷川所说:“社会意识当其表现为集团的构成之具体的生活要求之时,这是舆论形成的表现,但若此种要求,经由个性,而表现为想象的生活再现,则成为艺术的创作。所以舆论是社会意识之意志的表现,艺术是社会意识之感情的表现,而与此二者相对,为社会意识之知觉的表现的,那便是‘新闻。舆论表示社会是在怎样的知觉状态。社会的要求,由舆论的形式成为有意义的力量。”[7]

社会知觉是人们对社会生活抱有的理性认识和整体信念,作为普遍心理,凝聚了无数人以至全民的社会意识。沙莲香教授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认为,社会知觉与感觉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规定社会知觉反应的条件是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知觉的形成不仅受感觉对象物理特性的影响,而且受它的社会品质的规定。对货币的知觉,除了它的大小等物理特性外,还有货币价值等社会特点及其作用,把价值等社会品质考虑在内的货币知觉,是社会知觉。二是社会知觉的内容区别于个人知觉,是多人对社会生活的共同反应,其中包括对他人的人格特点、要求、愿望和目标,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以及他人与他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也包括群体的社会性格特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己在群体中的角色形象等认识。“凡是对社会事实的知觉,都属于社会知觉。”[8]

根据社会知觉原理,舆论的内在属性即本质,就是公众或人民对公众事务的自觉意识,融合为共同的社会知觉。在舆论定义中,如果没有揭示这一点,仅仅停留在舆论的外在属性和要素的归纳上,不符合“科学定义”(非词语定义、描述性定义)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内涵所作的简要说明”这一法则。

许多例子说明,舆论是多人的知觉状态。我们询问农村几位没有文化的老人对房价狂涨不降而最近有所松动有何看法时,老人张口结舌,说不出任何意见。当把同样的问题向关心房价的城市知识青年阶层提出时,他们说出了共同的看法。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每天读报或上网阅读时事新闻,对这个问题经过多次交流早已达成共识,表达的意见大体一致。这种社会知觉使人们成为舆论主体,甚至具有矢志不渝的信念,因为社会知觉包括以下社会心理:1.明察和追求是非的心理。对社会事务是否合理合法,总想弄个明白,有公正的判断,最终有分清和坚持是非的态度。2.归属心理。公众成员有强烈的归属感,依附意见一致的整体使其信念获得巨大支持。3.认同心理。追随公众的整体意见,使意见一致并不断扩大范围。4.凝聚心理。公眾成员间有强烈的互动性和共振性,共同态度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黏合力,一致意见愈加稳固。5.怂动心理。多人的意见表达相互怂动、诱导与鼓励,加大了相同意见的声势。球场中的暴力事件就是因为一人带头,其他意见相同的人呼啸而起,使群体舆论的狂飙顿时弥漫球场。主流舆论不断强化这五种心理产生了舆论力量,裹挟亿万公众追求共同目标,最终决定社会事务的发展。

舆论将社会整体知觉外化为语言或行为,使社会意识呈现活跃气氛,表现出舆论的外部特征。第一,社会舆论具有“社会表层意识的浮动性”——弥漫在社会各处,不断传播,随时闯入人们的耳目。这种表层意识长时间蔓延,在舆论领袖和媒体的引导下,会提出许多系统的理性认识,逐渐转化为法律、文学、理论以至哲学这类深层意识。第二,社会舆论具有波动性——层出不穷地叠起,周而复始地高涨或消退,或缓或急地在社会中流动。第三,社会舆论具有波动性,呈现出强弱交替,伴随舆论衍变的整个过程。当舆论走向高潮时,波峰日渐推高,以致出现社会骚动;当舆论走向低落时,波峰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社会宁静中。这种时高时低、或隐或现的变动,又表现出舆论的弹性特征。舆论的第四个特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旧舆论把过去的印象、体验绝对化,以陈旧观点评判现实事物,呈现出舆论的惯性。作为舆论能量的延续,一切舆论在过时阶段都不肯退出历史舞台,同新舆论不断争辩,出现一场场舆论斗争。把握舆论的四个特征,认识舆论的广延性、渗透性、冲击性和保守性,舆论引导才可能形成一套科学机制。

三、社会舆论如何出现在我们的身旁

当网络传出某校招生办主任收受考生家长贿赂而被纪委调查时,真假参半的议论在各高校出现的舆论曲线是不同的;当传统媒体公开报道这个招生办主任已被逮捕时,立刻刺激大学生和许多家长舆论的暴涨,谴责犯罪分子对高校这块人类文化净土的玷污。平时,人们没有意识到舆论的发生,但它可能像风暴一样向人们袭来。人们不知道舆论发生在何时,一旦媒体报道了重大事件,舆论立刻把我们包围得严严实实。尽管舆论涉及的是复杂而令人困惑的事实,但它总是在公众中燃起熊熊烈火,显露出清晰的模式。舆论的出现或以爆米花模式、风吹浪起模式、飘雪模式,或以瀑布模式和沉默螺旋模式降临人们的身旁,将人们带入波澜壮阔的意识洪流中。

(一)舆论的爆米花模式。

从前,爆玉米花是在特制的铁容器里进行,容器封闭,不透一丝空气,将装着玉米的容器放在火上加热,随温度上升,容器里的压力急速增大。当达到一定临界点时,猛然发出“砰”的一声轰响,玉米在高压下变成了米花。此时玉米粒内部的实心状态被催发为白色花瓣,玉米的突变形态出现在人们眼前。

某些舆论的发生非常类似爆米花的过程。人们对一些社会问题怀有不满情绪,出现一些议论,但没有达到舆论的规模。某一天由于外界事件的刺激,如同平地惊雷骤然爆发舆论热潮。事件与人们情绪的关系,就像玉米与容器加热的关系一样,达到一定的温度,猝然形成巨大的舆论浪。爆米花式舆论是在一个封闭的舆论场内出现的,然后走向社会,在媒体和舆论领袖的引导下,不断给群众情绪加温,局部环境中的意见压力增大,突然冲破一个个群体舆论圈走向社会。

(二)舆论的风吹浪起模式。

风吹浪起模式是舆论突发模式的另一种,同爆米花模式不同的是,在舆论爆发之前社会没有任何议论,根本不存在相关意见。由于外界因素的强烈刺激,舆论立刻形成,从刺激到舆论出现没有加温的过程。大规模舆论的出现,仅仅需要一个事件的撞击,就像海上狂风骤起后出现的大浪滔天。

风吹浪起模式多发生在某个单位、县、区、市这类社会范围,激发因素多种多样,就一般而言,具有引爆功能的事件,舆论领袖的煽动(宣传),突然宣布一项决定或措施,都能瞬间激起强烈的舆论。这种社会舆论一旦出现,会立刻促成社会风潮,造成社会动荡。

(三)舆论的飘雪模式。

舆论的形成有渐进过程,人们的意见温和地放大,最后在一定范围内演化为普遍意见。就像下雪一样,意见在公众中悄悄地传播,如同雪花落地,到达某个时刻“大地一片银装”。这种舆论模式形成的前提是,社会问题虽然不能很快解决,但并没有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矛盾渐渐演化为人们的意见。大多数舆论的形成不会突然高涨,因为社会问题存在激化因素,不具有普遍性。

例如反对收入两极分化的舆论,要求教育公平的舆论,人民赞成建设小康社会的舆论,人民支持国家改善大气环境、消除各种污染的舆论等等,都属于飘雪模式。这种舆论不会出现急风暴雨式的冲击,正确意见在社会中平稳传播,被大众逐渐广泛地接受。②

(四)舆论的瀑布模式。

美国学者乔·萨托利提出了舆论的瀑布模式,用以比喻在集权制度下,舆论由最高权力阶层的不断灌输而形成。他认为,权力阶层建立起明确的等级式“瀑布”,从最高权力集团到基层权力阶层,形成一个个意见“水潭”,意识流总是由领袖集团制造出来向广大公众倾泻,每一个水潭只起强化和扩大意见声势的作用。[9]

在这种舆论模式中,只有一种声音、一家之言,不受干扰地向下流动,从不中断。意见领袖控制媒体动员群众,服务于两个目的,即毁灭沸腾的群众情绪和民间自发的舆论,创造一种“普遍同意”的声音。这一过程大大超越了舆论制造的范围,在一切社会场合,特别是在学校和大众媒体,信息与思想传播都变成由上而下的灌输过程,多数民众只是违心地叙说它。这种假舆论笼罩人们的心理,作为意见高压的产物,恰恰是民众丧失话语权的曲折表现。

(五)舆论的沉默螺旋模式。

此种舆论模式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的布赖沃·史密斯(Brewer Smith)。他在1970年提出一个本质性问题:民意测验得到的个人意见之和一旦被媒体炒作,则转变为令人敬畏的政治力量,继而对政治和社会发生重大影响。在这种力量面前,人们大声表达观点,还是继续保持沉默,取决于对这种力量的共同意识与共同价值的敬畏。如果偏离了这些价值和目标就要受到威胁,人们的愉悦感会丧失,孤独感将来临。为了确保社会所需要的充分的凝聚力,对大多数人来说,那些表达后不会被孤立的意见,或者人们为了避免被孤立而表达的意见,是舆论形成的基因。[10]一个支持者众多的阵营,大声地宣讲自己的政治信念,其他小阵营的支持者为了避免被孤立,多倾向于保持沉默。这就是沉默螺旋的模式。

此后不久(1973年),德国的舆论学者伊丽莎白·诺利·纽曼(Elisabeth Noelle Neumann)发表了《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宣称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方面能产生强大的效果。在具有争议的议题上,人们试图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属于大多数,如果他们发觉自己的态度背离了公众意见,他们就会倾向于对该议题保持沉默。这样,舆论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意见气候,如果意见气候与个人意见相左,人们则由于害怕被孤立而保持沉默,对立意见则越发强大。从此,舆论的沉默螺旋(spiral of silence)理论开始确立。[11]

在这一模式中,舆论的力量如此强大,以至于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都不能忽视它,舆论对那些持有反对意见的个人和政府官员施加孤立的威胁,他们不得不附和多数人公开的意见而形成更大的一致意见,于是一个大规模的舆论便出現在人们的身旁。

注 释:

①这两句话是对舆论定义的压缩,舆论的定义是:“即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整体知觉的多数人对社会问题形成的共同意见。”见刘建明等《舆论学概论》第23页,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②舆论形成的爆米花模式、飘雪模式、风吹浪起模式,见刘建明《舆论传播》第89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舆论学概论》第60-64页,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Folsom,J.K.(1931)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Harper & Bros.,446.

[2]Albig,W.(1939) Public Opinion,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210.

[3]Park,R.E.“The crowd and the public and other essays”,in Elsner,H.Jr.(Ed.)Heritage of sociology Serie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43.

[4]Smith,C.W.Jr.(2012) Public Opinion in a Democracy,Literary Licensing,LLC.

[5]Munro,W.B.(2013)The Government of American Cities,Hardpress Publishing,87.

[6]Dicey,A.V.(2007/1920)Lecture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Law and Public Opinion in Englan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New York:Macmillan Co.,32.

[7]长谷川.舆论与新闻[M]//新闻学论集.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1933:79.

[8]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83-85.

[9]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104-114.

[10]Csikszentmihalyi,M.“Public opinion and the psychology of solitude”,Paper presented at the 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 of Mainz,January 22,1992.

[11]Noelle-Neumann,E.(1984).The Spiral of Silence: 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08.

(作者为清华大学教授)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