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获取知识搭好踏脚石
2014-08-30岳冬平
岳冬平
摘 要: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迫切需要改革,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该关注的热点。本文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几何概型》一课的实施为例,充分展示“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断搭建“踏脚石”,将学生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面对知识难点时各个击破,在教师提供的“台阶”的帮助下“踮踮脚”就获取知识,真正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化发展”。
关键词: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类比一维几何概型的处理模式解决二维几何概型问题;学会如何充分建构知识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体会二维几何概型问题在具体情境中的呈现方式,类比、联想建立数学模型,将未知量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置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几个环节,将教学内容紧凑地贯穿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源与流”,培养学生类比、联想、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2.重、难点透视
(1)重点:如何将实际问题建立为二维几何概型的数学模型。
(2)难点:把求未知量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求概率问题。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节课将采用“问题—探究”式教法和“小组合作研究”式教法。在解决如何把求未知量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求概率问题时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教法。
2.教学手段
除了使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还采用计算机或计算器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1.复习回顾
提问:(1)几何概型的特点;(2)几何概型三种常见的问题是什么?(3)几何概型的概率如何计算?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一节能力提升课,我们要引导学生研究几何概型的二维问题。解决概率问题的基础,首先要确定概率模型,这就要求学生对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特点在知识上做好储备。几何概型三种常见的问题长度、面积、体积,是几何概型中一维问题到二维问题再到三维问题的一个体现,为后续解决二维问题最终扣在几何概型面积问题上,做好理论铺垫。
2.故布疑云
引例:某人去车站等车,整点发车,请问他等车的时间不多于20分钟的概率?
教学预设:本题是书上例题的翻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和刚刚的复习回顾,学生有能力得出概率值。然后,可以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抛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动脑、动手。
(1)题中的随机变量有几个?(2)本题是哪种类型的几何概型问题?(3)动手,试建立数轴说明这一问题。
例题:假设你家订了一份报纸,送报人可能在早上6:30-7:30之间把报纸送到你家,你父亲离开家去工作的时间在早上7:00-8:00之间,问你父亲在离开家前得到报纸(事件A)的概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本节课要研究二维几何概型,直接切入例题,不符合学生思维的建构过程,设计一个引例,是在学生的思维上做好过渡,同时也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比较、区分。而几个问题的提出,也是让学生体会到变量的个数与维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解决例题时的讨论与研究更有方向感。例题的解决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把求未知量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求概率问题,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探究点。如果采用教师主导式教学,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则容易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妨尝试采用“问题—探究”式教法。
3.共同探究
教学预设:我们用“问题—探究”式教法处理例题时,将采用如下流程:抛出问题—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将班级分为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
问题一:根据生活经验,父亲在什么情况才会得到报纸?
问题预设: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结论:①送报人在7:00前把报送到。②父亲在7:30分以后再上班。这两种观点过于片面,没有很好地理解送报时间与离家时间的随机性。此时,我们不妨把问题抛给学生,“是否同意这些观点,不同意请举例说明理由”,举例过后,经学生总结,全班达成共识。③只要父亲上班的时间晚于送报到家的时间就可得到报纸。
问题二:事件A发生即送报时间早于父亲离开家的时间包含几个随机变量?
问题预设:一部分学生的思路会执著于某时刻是否得到报纸,因此会认为随机变量只有一个,也会有学生认为送报时间和父亲离家时间是两个随机变量,但原因不是很清晰。此时我们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1)送报时间与离家时间有关系吗?
(2)送报时间与离家时间范围分别是什么?
(3)如何用一个变量表示送报时间和离家时间?
待问题逐一讨论清晰后,学生会形成送报时间与上班时间没有必然联系,而且两个量的范围不一样,用一个量表示不现实这一想法,继而顺理成章地设出两个变量x,y。之后,我们可以趁热打铁再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请你列出在事件A情况下x,y之间的关系式?”当我们充分探讨问题一和问题二后,学生就此问题相互补充,不难给出y≥x且6.5≤x≤7.5,7≤y≤8。
问题三:比较引例与例题之间的区别,如何计算例题概率?
教学预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高潮,学生要通过合作性探究,给出问题的处理意见。根据教育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如果前两个问题进行得比较顺利且学生接受程度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们就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由学生类比、总结、拿出可行性方案、给出结论;如果前两个问题进行得不够顺利或者学生接受程度一般,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将问题拆分,首先给出引例的解题模式:“一个随机变量—长度问题—一维问题—建立数轴”,请学生加以类比,给出例题解题模式:“两个随机变量——?问题——?维问题——建立?”待问题一一解决后,引导学生尝试性计算概率。
问题预设:学生给出的方案可能包括:
(1)由一维问题联想到二维问题,由数轴联想到坐标系,由长度联想到面积,转化成几何概型问题,之后利用公式求解概率。
(2)由事件A={(x,y)|y≥x,6.5≤x≤7.5,7≤y≤8},联想到线性规划问题,而事件A的发生是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转化成几何概型问题,之后利用公式求解概率。
当然,授课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方案,无论学生给出哪种方案,都要引导学生解决一个首要问题:“是几何概型问题吗?”事件A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的区域面积成比例,并且事件发生在任何一点处的可能性均相等,且基本事件的个数是无限的,确定为几何概型问题,才能利用公式求解概率。然后引导学生小结:(1)思考本题的流程,即两个随机变量—面积问题—二维问题—建立坐标系;(2)面积问题的概率计算P(A)=■,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四、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对本课进行总结,其他同学补充。
设计意图:总结环节是本节课核心内容的提炼,热闹的一节课下来,学生要清楚地知道本节课自己应该获得哪些知识,哪些方面的能力应该得到提高,同时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及合作探究精神。
五、教学设计说明
1.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描述学习,特别强调教师的支持和同学的交流在引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形成,最终实现潜在的发展水平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节课对知识进行层层建构,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2.如何在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是教学研究中恒久的话题,本节课的教学通过“设置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几个环节,将教学内容紧凑地贯穿在一起,强调过程、注重结果,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参考平台,同时也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3.计算机的应用体现了现代数学的实用性和广泛性。
参考文献:
[1]刘绍学.数学必修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endprint
摘 要: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迫切需要改革,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该关注的热点。本文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几何概型》一课的实施为例,充分展示“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断搭建“踏脚石”,将学生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面对知识难点时各个击破,在教师提供的“台阶”的帮助下“踮踮脚”就获取知识,真正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化发展”。
关键词: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类比一维几何概型的处理模式解决二维几何概型问题;学会如何充分建构知识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体会二维几何概型问题在具体情境中的呈现方式,类比、联想建立数学模型,将未知量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置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几个环节,将教学内容紧凑地贯穿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源与流”,培养学生类比、联想、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2.重、难点透视
(1)重点:如何将实际问题建立为二维几何概型的数学模型。
(2)难点:把求未知量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求概率问题。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节课将采用“问题—探究”式教法和“小组合作研究”式教法。在解决如何把求未知量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求概率问题时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教法。
2.教学手段
除了使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还采用计算机或计算器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1.复习回顾
提问:(1)几何概型的特点;(2)几何概型三种常见的问题是什么?(3)几何概型的概率如何计算?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一节能力提升课,我们要引导学生研究几何概型的二维问题。解决概率问题的基础,首先要确定概率模型,这就要求学生对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特点在知识上做好储备。几何概型三种常见的问题长度、面积、体积,是几何概型中一维问题到二维问题再到三维问题的一个体现,为后续解决二维问题最终扣在几何概型面积问题上,做好理论铺垫。
2.故布疑云
引例:某人去车站等车,整点发车,请问他等车的时间不多于20分钟的概率?
教学预设:本题是书上例题的翻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和刚刚的复习回顾,学生有能力得出概率值。然后,可以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抛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动脑、动手。
(1)题中的随机变量有几个?(2)本题是哪种类型的几何概型问题?(3)动手,试建立数轴说明这一问题。
例题:假设你家订了一份报纸,送报人可能在早上6:30-7:30之间把报纸送到你家,你父亲离开家去工作的时间在早上7:00-8:00之间,问你父亲在离开家前得到报纸(事件A)的概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本节课要研究二维几何概型,直接切入例题,不符合学生思维的建构过程,设计一个引例,是在学生的思维上做好过渡,同时也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比较、区分。而几个问题的提出,也是让学生体会到变量的个数与维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解决例题时的讨论与研究更有方向感。例题的解决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把求未知量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求概率问题,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探究点。如果采用教师主导式教学,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则容易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妨尝试采用“问题—探究”式教法。
3.共同探究
教学预设:我们用“问题—探究”式教法处理例题时,将采用如下流程:抛出问题—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将班级分为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
问题一:根据生活经验,父亲在什么情况才会得到报纸?
问题预设: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结论:①送报人在7:00前把报送到。②父亲在7:30分以后再上班。这两种观点过于片面,没有很好地理解送报时间与离家时间的随机性。此时,我们不妨把问题抛给学生,“是否同意这些观点,不同意请举例说明理由”,举例过后,经学生总结,全班达成共识。③只要父亲上班的时间晚于送报到家的时间就可得到报纸。
问题二:事件A发生即送报时间早于父亲离开家的时间包含几个随机变量?
问题预设:一部分学生的思路会执著于某时刻是否得到报纸,因此会认为随机变量只有一个,也会有学生认为送报时间和父亲离家时间是两个随机变量,但原因不是很清晰。此时我们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1)送报时间与离家时间有关系吗?
(2)送报时间与离家时间范围分别是什么?
(3)如何用一个变量表示送报时间和离家时间?
待问题逐一讨论清晰后,学生会形成送报时间与上班时间没有必然联系,而且两个量的范围不一样,用一个量表示不现实这一想法,继而顺理成章地设出两个变量x,y。之后,我们可以趁热打铁再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请你列出在事件A情况下x,y之间的关系式?”当我们充分探讨问题一和问题二后,学生就此问题相互补充,不难给出y≥x且6.5≤x≤7.5,7≤y≤8。
问题三:比较引例与例题之间的区别,如何计算例题概率?
教学预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高潮,学生要通过合作性探究,给出问题的处理意见。根据教育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如果前两个问题进行得比较顺利且学生接受程度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们就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由学生类比、总结、拿出可行性方案、给出结论;如果前两个问题进行得不够顺利或者学生接受程度一般,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将问题拆分,首先给出引例的解题模式:“一个随机变量—长度问题—一维问题—建立数轴”,请学生加以类比,给出例题解题模式:“两个随机变量——?问题——?维问题——建立?”待问题一一解决后,引导学生尝试性计算概率。
问题预设:学生给出的方案可能包括:
(1)由一维问题联想到二维问题,由数轴联想到坐标系,由长度联想到面积,转化成几何概型问题,之后利用公式求解概率。
(2)由事件A={(x,y)|y≥x,6.5≤x≤7.5,7≤y≤8},联想到线性规划问题,而事件A的发生是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转化成几何概型问题,之后利用公式求解概率。
当然,授课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方案,无论学生给出哪种方案,都要引导学生解决一个首要问题:“是几何概型问题吗?”事件A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的区域面积成比例,并且事件发生在任何一点处的可能性均相等,且基本事件的个数是无限的,确定为几何概型问题,才能利用公式求解概率。然后引导学生小结:(1)思考本题的流程,即两个随机变量—面积问题—二维问题—建立坐标系;(2)面积问题的概率计算P(A)=■,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四、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对本课进行总结,其他同学补充。
设计意图:总结环节是本节课核心内容的提炼,热闹的一节课下来,学生要清楚地知道本节课自己应该获得哪些知识,哪些方面的能力应该得到提高,同时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及合作探究精神。
五、教学设计说明
1.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描述学习,特别强调教师的支持和同学的交流在引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形成,最终实现潜在的发展水平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节课对知识进行层层建构,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2.如何在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是教学研究中恒久的话题,本节课的教学通过“设置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几个环节,将教学内容紧凑地贯穿在一起,强调过程、注重结果,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参考平台,同时也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3.计算机的应用体现了现代数学的实用性和广泛性。
参考文献:
[1]刘绍学.数学必修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endprint
摘 要: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迫切需要改革,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该关注的热点。本文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几何概型》一课的实施为例,充分展示“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断搭建“踏脚石”,将学生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面对知识难点时各个击破,在教师提供的“台阶”的帮助下“踮踮脚”就获取知识,真正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化发展”。
关键词: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类比一维几何概型的处理模式解决二维几何概型问题;学会如何充分建构知识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体会二维几何概型问题在具体情境中的呈现方式,类比、联想建立数学模型,将未知量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置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几个环节,将教学内容紧凑地贯穿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源与流”,培养学生类比、联想、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2.重、难点透视
(1)重点:如何将实际问题建立为二维几何概型的数学模型。
(2)难点:把求未知量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求概率问题。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节课将采用“问题—探究”式教法和“小组合作研究”式教法。在解决如何把求未知量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求概率问题时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教法。
2.教学手段
除了使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还采用计算机或计算器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1.复习回顾
提问:(1)几何概型的特点;(2)几何概型三种常见的问题是什么?(3)几何概型的概率如何计算?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一节能力提升课,我们要引导学生研究几何概型的二维问题。解决概率问题的基础,首先要确定概率模型,这就要求学生对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特点在知识上做好储备。几何概型三种常见的问题长度、面积、体积,是几何概型中一维问题到二维问题再到三维问题的一个体现,为后续解决二维问题最终扣在几何概型面积问题上,做好理论铺垫。
2.故布疑云
引例:某人去车站等车,整点发车,请问他等车的时间不多于20分钟的概率?
教学预设:本题是书上例题的翻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和刚刚的复习回顾,学生有能力得出概率值。然后,可以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抛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动脑、动手。
(1)题中的随机变量有几个?(2)本题是哪种类型的几何概型问题?(3)动手,试建立数轴说明这一问题。
例题:假设你家订了一份报纸,送报人可能在早上6:30-7:30之间把报纸送到你家,你父亲离开家去工作的时间在早上7:00-8:00之间,问你父亲在离开家前得到报纸(事件A)的概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本节课要研究二维几何概型,直接切入例题,不符合学生思维的建构过程,设计一个引例,是在学生的思维上做好过渡,同时也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比较、区分。而几个问题的提出,也是让学生体会到变量的个数与维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解决例题时的讨论与研究更有方向感。例题的解决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把求未知量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求概率问题,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探究点。如果采用教师主导式教学,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则容易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妨尝试采用“问题—探究”式教法。
3.共同探究
教学预设:我们用“问题—探究”式教法处理例题时,将采用如下流程:抛出问题—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将班级分为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
问题一:根据生活经验,父亲在什么情况才会得到报纸?
问题预设: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结论:①送报人在7:00前把报送到。②父亲在7:30分以后再上班。这两种观点过于片面,没有很好地理解送报时间与离家时间的随机性。此时,我们不妨把问题抛给学生,“是否同意这些观点,不同意请举例说明理由”,举例过后,经学生总结,全班达成共识。③只要父亲上班的时间晚于送报到家的时间就可得到报纸。
问题二:事件A发生即送报时间早于父亲离开家的时间包含几个随机变量?
问题预设:一部分学生的思路会执著于某时刻是否得到报纸,因此会认为随机变量只有一个,也会有学生认为送报时间和父亲离家时间是两个随机变量,但原因不是很清晰。此时我们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1)送报时间与离家时间有关系吗?
(2)送报时间与离家时间范围分别是什么?
(3)如何用一个变量表示送报时间和离家时间?
待问题逐一讨论清晰后,学生会形成送报时间与上班时间没有必然联系,而且两个量的范围不一样,用一个量表示不现实这一想法,继而顺理成章地设出两个变量x,y。之后,我们可以趁热打铁再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请你列出在事件A情况下x,y之间的关系式?”当我们充分探讨问题一和问题二后,学生就此问题相互补充,不难给出y≥x且6.5≤x≤7.5,7≤y≤8。
问题三:比较引例与例题之间的区别,如何计算例题概率?
教学预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高潮,学生要通过合作性探究,给出问题的处理意见。根据教育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如果前两个问题进行得比较顺利且学生接受程度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们就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由学生类比、总结、拿出可行性方案、给出结论;如果前两个问题进行得不够顺利或者学生接受程度一般,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将问题拆分,首先给出引例的解题模式:“一个随机变量—长度问题—一维问题—建立数轴”,请学生加以类比,给出例题解题模式:“两个随机变量——?问题——?维问题——建立?”待问题一一解决后,引导学生尝试性计算概率。
问题预设:学生给出的方案可能包括:
(1)由一维问题联想到二维问题,由数轴联想到坐标系,由长度联想到面积,转化成几何概型问题,之后利用公式求解概率。
(2)由事件A={(x,y)|y≥x,6.5≤x≤7.5,7≤y≤8},联想到线性规划问题,而事件A的发生是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转化成几何概型问题,之后利用公式求解概率。
当然,授课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方案,无论学生给出哪种方案,都要引导学生解决一个首要问题:“是几何概型问题吗?”事件A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的区域面积成比例,并且事件发生在任何一点处的可能性均相等,且基本事件的个数是无限的,确定为几何概型问题,才能利用公式求解概率。然后引导学生小结:(1)思考本题的流程,即两个随机变量—面积问题—二维问题—建立坐标系;(2)面积问题的概率计算P(A)=■,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四、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对本课进行总结,其他同学补充。
设计意图:总结环节是本节课核心内容的提炼,热闹的一节课下来,学生要清楚地知道本节课自己应该获得哪些知识,哪些方面的能力应该得到提高,同时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及合作探究精神。
五、教学设计说明
1.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描述学习,特别强调教师的支持和同学的交流在引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形成,最终实现潜在的发展水平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节课对知识进行层层建构,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2.如何在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是教学研究中恒久的话题,本节课的教学通过“设置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几个环节,将教学内容紧凑地贯穿在一起,强调过程、注重结果,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参考平台,同时也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3.计算机的应用体现了现代数学的实用性和广泛性。
参考文献:
[1]刘绍学.数学必修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