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一道高考题的反思

2014-08-30汪桂清童志华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原线圈副线圈负载电阻

汪桂清++童志华

近几年物理习题中经常会碰到变压器中涉及二极管的相关问题,对这个问题争议很大,今年高考中又再次遇到这类问题,请看2014年新课标Ⅱ卷的第21题:

例1 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 原线圈通 [A] ]过一理想电流表A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a、b]端和[c、d]端的电压分别为[Uab]和[Ucd],则( )

A. Uab∶Ucd=n1∶n2

B. 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 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间的电压Ucd越大

D. 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

对选项D的判断 由[U1U2=n1n2]得,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2=n2n1Uab],通过二极管时存在如图2所示的半波损失,故[R]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cd=22U2],相应的流过[R]的电流为[I2=UcdR=22RU2=2n2Uab2n1R],再由公式[I1n1=I2n2],得[I1=2n22Uab2n21R];将二极管短路后,再由[I1′n1=I 2′n2]及[Ucd=n2n1Uab],不难得到[I1′=n22Uabn21R],故D答案错误.

错误原因探析 电流与线圈匝数的反比关系,是由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相等得到的,实质是能量守恒,在有二极管的情况下,这种反比关系是不适用的,应该由[UabI1=UcdI2],得到[I1=n22Uab2n21R],故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D选项正确.

例2 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0∶1,原线圈接入如图3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串联后接在副线圈上,则( )

[3.11][-3.11][0.01][0.02] [A] [V]

甲 乙

A.原线圈电压有效值为311V

B.电压表示数约为22V

C.电流表示数为0.11A

D.二极管两端的最大电压22V

解析 原线圈有效值应为最大值的[22],为220V,A项错误;电压表读的是[R]两端的有效值,考虑到半波损失,示数应为[112]V,B项错误;而电流表的读数根据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即[I1=U2I2U1=112×1.12220A][=0.11A],C项正确;二极管两端的最大电压与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相等,即为[222]V,D项错误. 选C项.

点评 在利用物理规律进行运算时,不能死套公式,要弄清公式的来龙去脉和物理本质,才能做到得心应手、灵活运用.endprint

近几年物理习题中经常会碰到变压器中涉及二极管的相关问题,对这个问题争议很大,今年高考中又再次遇到这类问题,请看2014年新课标Ⅱ卷的第21题:

例1 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 原线圈通 [A] ]过一理想电流表A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a、b]端和[c、d]端的电压分别为[Uab]和[Ucd],则( )

A. Uab∶Ucd=n1∶n2

B. 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 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间的电压Ucd越大

D. 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

对选项D的判断 由[U1U2=n1n2]得,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2=n2n1Uab],通过二极管时存在如图2所示的半波损失,故[R]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cd=22U2],相应的流过[R]的电流为[I2=UcdR=22RU2=2n2Uab2n1R],再由公式[I1n1=I2n2],得[I1=2n22Uab2n21R];将二极管短路后,再由[I1′n1=I 2′n2]及[Ucd=n2n1Uab],不难得到[I1′=n22Uabn21R],故D答案错误.

错误原因探析 电流与线圈匝数的反比关系,是由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相等得到的,实质是能量守恒,在有二极管的情况下,这种反比关系是不适用的,应该由[UabI1=UcdI2],得到[I1=n22Uab2n21R],故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D选项正确.

例2 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0∶1,原线圈接入如图3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串联后接在副线圈上,则( )

[3.11][-3.11][0.01][0.02] [A] [V]

甲 乙

A.原线圈电压有效值为311V

B.电压表示数约为22V

C.电流表示数为0.11A

D.二极管两端的最大电压22V

解析 原线圈有效值应为最大值的[22],为220V,A项错误;电压表读的是[R]两端的有效值,考虑到半波损失,示数应为[112]V,B项错误;而电流表的读数根据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即[I1=U2I2U1=112×1.12220A][=0.11A],C项正确;二极管两端的最大电压与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相等,即为[222]V,D项错误. 选C项.

点评 在利用物理规律进行运算时,不能死套公式,要弄清公式的来龙去脉和物理本质,才能做到得心应手、灵活运用.endprint

近几年物理习题中经常会碰到变压器中涉及二极管的相关问题,对这个问题争议很大,今年高考中又再次遇到这类问题,请看2014年新课标Ⅱ卷的第21题:

例1 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 原线圈通 [A] ]过一理想电流表A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a、b]端和[c、d]端的电压分别为[Uab]和[Ucd],则( )

A. Uab∶Ucd=n1∶n2

B. 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 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间的电压Ucd越大

D. 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

对选项D的判断 由[U1U2=n1n2]得,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2=n2n1Uab],通过二极管时存在如图2所示的半波损失,故[R]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cd=22U2],相应的流过[R]的电流为[I2=UcdR=22RU2=2n2Uab2n1R],再由公式[I1n1=I2n2],得[I1=2n22Uab2n21R];将二极管短路后,再由[I1′n1=I 2′n2]及[Ucd=n2n1Uab],不难得到[I1′=n22Uabn21R],故D答案错误.

错误原因探析 电流与线圈匝数的反比关系,是由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相等得到的,实质是能量守恒,在有二极管的情况下,这种反比关系是不适用的,应该由[UabI1=UcdI2],得到[I1=n22Uab2n21R],故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D选项正确.

例2 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0∶1,原线圈接入如图3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串联后接在副线圈上,则( )

[3.11][-3.11][0.01][0.02] [A] [V]

甲 乙

A.原线圈电压有效值为311V

B.电压表示数约为22V

C.电流表示数为0.11A

D.二极管两端的最大电压22V

解析 原线圈有效值应为最大值的[22],为220V,A项错误;电压表读的是[R]两端的有效值,考虑到半波损失,示数应为[112]V,B项错误;而电流表的读数根据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即[I1=U2I2U1=112×1.12220A][=0.11A],C项正确;二极管两端的最大电压与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相等,即为[222]V,D项错误. 选C项.

点评 在利用物理规律进行运算时,不能死套公式,要弄清公式的来龙去脉和物理本质,才能做到得心应手、灵活运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线圈副线圈负载电阻
交变电流结合理想二极管类试题深度剖析
太阳能电池板加DC-DC前后负载功率随负载电阻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对含有二极管电路的一点探讨
输入端含负载的变压器问题的处理方法
解读理想变压器的规律
基于E类功率放大器的非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
巧解原线圈有负载电阻的变压器问题
浅谈原线圈回路带电阻的理想变压器类型试题的解题方法
有关变压器空载电流问题的探究
实验探究分压电路中负载电阻的电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