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2014-08-30武福强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100多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而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造成不同地区的水涝与水旱相继发生。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是一种依赖关系。特别是我国以占世界可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人口22%的人民,水资源的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由于总体水平落后的原因,我国目前在水资源利用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农业用水利用率低,虽然目前农业用水每年使用率占全国用水总量70%左右,但仍有近300亿立方米的农业用水缺口,技术落后和对水资源的浪费,造成全国平均农业用水的水渠利用数仅为0.4~0.6,宝贵的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白白损失。二是城市化过程中对水环境保护力度不足,造成水资源相对丰裕地区的因水质引发水资源缺乏的矛盾,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与当地水资源短缺的水源性缺水矛盾突出。三是工业化进程过程中,工艺设备落后导致产品的单位耗水量增大,而工业水循环使用率偏低又造成水资源浪费。四是公共卫生和住宅用水因耗水设备落后和水价偏低,造成人均耗水指标激增与对水资源的浪费。
二、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解决办法
在水资源利用上,应倡导合理用水、科学管理、综合发展和保持平衡的原则,奉行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开源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节流是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开源方面,应开拓视野,除了大型远距离引调水工程之外,还应在开发再生水资源、海水利用、雨水采集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因地制宜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去替代更为宝贵的淡水资源。在节流方面,应从五个方面入手:
1.人与水和谐共处 江河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要完全消灭洪灾是不可能的。人类既要适当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要主动适应洪水,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持续发展。
2.建设现代高效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 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70%以上,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灌溉设施老化失修等原因,我国灌溉水利用率仅为45%左右,与发达国家的80%利用率相差甚远,节水潜力很大。因此,要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转变为建设节水高效的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以满足农产品需求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实行节流为先、制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节流为先”不仅是根据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所采取的基本国策,也是为了降低供水投资、减少污水排放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合理选择。“治污为本”是保护供水水质、改善水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我国缺水城市的类型分为资源型、设施型和污染型3种,缺水原因不同,对策也不同,因此,在加强节水治污的同时,开发水资源也不容忽视,除了开发地表水和地下水等传统水源外,应大力提倡开发处理后的城市污水、雨水、海水、微咸水等非传统水资源。
4.实行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污减灾战略 在工业废水治理中,长期以来采用的末端治理、达标排放的控制战略已被国内外经验证明是耗资大、效果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应大力提倡以清洁生产为主的污染预防战略,淘汰旧产品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量。对各种无组织、大面积排放的污染源应从源头控制,如对来自农药的污染,须从施用上严格控制施用时间和施用量。另外,湖泊、河流、海湾的底部由于蓄积了多年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成为十分危险的内污染源,须引起充分重视。
5.实施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战略 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所以,在水资源合理配置中,应在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用水。
除此之外,还应在体制和政策上进行改革,一是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应成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委員会,实行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并相应加强水资源立法和执法,修订原有的水资源规划。二是水资源投资体制改革,应建立长期稳定、有正确导向、全面系统的水资源综合治理投入机制,机制中应充分考虑污水治理需要。三是水价政策改革,水价是水资源的主要经济杠杆,对水资源的配置和管理起着重要导向作用,须在国家水资源管理机构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国家确定的水资源战略,明确制定我国现阶段的相应水价政策和水价系统。
作者简介 武福强(1981.4-),男,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