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共青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的模式与路径探析

2014-08-30刘岚欣李洪波

关键词:共青团大学生学生

刘岚欣,李洪波

(1.重庆邮电大学,重庆400065;2.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

胡锦涛、习近平同志曾先后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号召,实施创新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成为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正处于上升阶段的重要转型机遇期,保增长、稳就业依然是治国安邦的首要目标,2013年中国有700万大学生就业,毕业就失业成为不少大学生面临的问题。高校共青团作为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层组织,需要尊重并服务青年学生合理的利益诉求,面对大学生就业即失业的窘境,应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为广大青年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一、高校共青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的必要性

(一)高校共青团有利于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

在高校共青团组织中,广大青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对组织高度的认同感,愿意跟随共青团,积极参与共青团开展的各项活动,接受共青团教育,磨练意志,锻炼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尽可能让广大学生参与由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创新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校共青团有利于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

共青团组织是大学生群体中最亲民的组织,其在高校的地位和特征决定了该组织与学生群体的紧密性和团结性,在学生群体中的高度信任感和依赖性有利于加强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陈旧观念,使创新创业理念深入人心。共青团组织的号召力可以使大学生们把参加创新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活动当作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同时也是提升素质和能力的极好机会。

(三)高校共青团有利于扩大创新创业观念的影响

高校共青团组织以成熟的组织架构、完备的组织体系在各大高校存在,共青团是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生力军,更是党的后备军。对内联系高校大学生,从各个班级团支部到院系团总支再到校团委,层层递进形成优秀青年学生群众基础;对外服务社会和公众,展现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良好风貌,发挥共青团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严密性、先进性以及规范性使共青团的教育功能具备了有力的保障,促使创新创业新观念在青年学生中成为主流。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的模式

(一)服务平台模式

强化共青团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育人功能,以服务教育为宗旨,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具体来讲,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校内外多方面的资源,为大学生提供集学习、训练、实践、咨询、信息为一体的多元化服务平台。一方面,与高校其他部门如学工部、教务处、思想政治部、宣传统战部等相关部门一起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依托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另一方面,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团体、企业等加强沟通联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共青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服务平台模式

(二)公司运营模式

由高校共青团牵头,创办大学生创意产业园,以公司运营的模式进行日常管理。从具体操作实施的角度来讲,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在管理中会存在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但是一旦管理规范化,公司运营走上正轨,该模式能让学生真实体验创业的过程,发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意思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可以得到真实的检验和提升。大学生创意产业园模拟企业化运营,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创意项目招投标进行市场化运作,让学生自己寻找创业商机,自负盈亏,共青团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大学生积累创业经验,为踏入社会后的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共青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公司运营模式

(三)政校企合作模式

由高校共青团组织牵头,联络有关企业、地方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的政校企合作模式。共青团通过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大学生搭建实习实训基地,借助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的力量帮助青年学子创业就业。

三、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的路径

(一)积极发挥共青团的育人功能,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校园环境。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唱响创新创业的主旋律,在高校青年群体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环境[1]。高校共青团可以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特色,通过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来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园文化。例如重庆市某高校通过组织“未来交通创新人才成长训练营计划”“科技文化艺术节”“青年创新创业论坛”“公益创业大赛”“奇思妙想”“金点子”“桥梁设计大赛”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和勇气。

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创新创业价值目标。高校团委可以与校内外相关单位联合,共同指导学生职业规划,并与学生社团开展相关系列活动。一是设职业生涯工作坊,开展专业化生涯辅导;邀请业界精英、优秀校友来工作坊深度剖析职业环境,指点职业发展迷津,帮助学生科学认识职业世界,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和可行性;开展职业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二是为每位新生配发《大学生涯规划手册》,全程化规划和指导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辅导员通过生涯规划手册给学生做针对性指导,打破常规说教的工作方式,提高师生交流沟通的效果。三是举办校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创业大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做好职业发展正确定位,鼓励毕业生到国家需要的岗位去,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去。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贴近学生、贴近实际。高校共青团弘扬创新创业理念能够在校园里形成正能量,促进大学生找到人生理想和目标。应以多元化渠道、多种方式逐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通过建立“青年创业项目库”“青年创业人才库”形成大学生创业资源库。集结校园网、论坛、微信、微博以及手机APP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云平台,实现创新创业信息的实时互动更新,给大学生们提供学习平台,及时传播教学信息、创新创业咨询指导信息、创新实践应用招聘信息,实现点对点精准信息服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创办大学生创意产业园,搭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平台

以科技竞赛为抓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科技竞赛是最能激发大学生创新和竞争的形式。通过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才成长训练营计划、 校园创新人才挑战赛、各专项设计大赛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寻找创业灵感。

依托大学生创意产业园,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依托大学生创意产业园,为学生进行校园创业提供平台。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创业及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意志,激发其创新创业热情,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整合校内外资源,完善政校企合作体系

培育一批团员青年创新创业实践领军人才。完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和扶持机制,积极筹措资金,通过“微型企业”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小额担保贷款等渠道,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促动机制。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领军人物形象,带动大学生群体投入创新创业队伍,逐步提升大学生整体创新创业的水平。

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培养途径。一是制定《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规范基金的使用与管理;二是形成创业教育、项目培育、创办企业三步走的创业孵化思路,引导学生积极创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三是整合银行、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和微型企业孵化园等社会资源,搭建学生创业资源平台,助推学生创业,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

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咨询指导。在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咨询指导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路,是贯彻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行动向导[2]。为解决广大同学在就业创新创业方面的困惑,共青团需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定期开展就业、职业和创业咨询与指导等工作。具体采用预约登记和团体辅导的方式,邀请社会创业精英、创业专家、创新人才和职业经理人开展讲座、培训和一对一咨询,确保其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2] 董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下旬刊,2010(8):51.

猜你喜欢

共青团大学生学生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