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2014-08-30毛欣悦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性本能周萍情欲

毛欣悦

《雷雨》中最具个性的蘩漪,是作品中刻画最为成功的形象之一,历来受到广泛关注,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典型人物的悲剧成因进行探究和评析,也成为文学史上一道经久不衰的风景。

《雷雨》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阴暗社会中的畸形灵魂——蘩漪,使她成为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经典形象。在遭受了男权社会的压迫后, 蘩漪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作为反抗,她选择了不伦之恋,然而,她并没能在爱情中得到拯救,一番挣扎之后又归顺了男权秩序,并借助男权迫害他人,而最终自己也变得一无所有。蘩漪的悲剧命运也昭示着女性解放之路的曲折与艰辛,这也使她成为文学史中的不朽典型。

在精神分析视角下,审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特殊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本文试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角度进入蘩漪的内心,结合精神分析学相关理论,对其形象进行心理学的剖析和解读,进一步窥探她的内心世界,进而揭示其不可承受之重的悲剧命运的心理原因,以逐步理解特殊时代女性精神焦灼下的生存困境。

一、性本能的严重压抑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其中,性本能是支配人类精神活动的主要动力。性本能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力量,即力比多。性本能作为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力比多若受压抑,便转变而成焦虑,或以焦虑的方式而求得发泄。”①处于长期压抑状态的性本能,将会使人失去生命的动力,最终可能精神失常。

作品深刻揭示了蘩漪本能欲望——严重压抑——彻底疯狂的生命动力转换过程。蘩漪17岁嫁进周家,风华正茂的她正值青春年华,却要委身于一个年长自己20岁的男人。与周朴园之间格格不入的思想、性格、道德观念,使蘩漪处在被压抑、被摧残的地位。她无法和周朴园产生感情,只是无爱无望地被禁锢在监狱似的周公馆,残喘、挣扎、干枯、等待死去,过着违背自己本性的生活,蘩漪不被满足的欲望也在感情的枯井中慢慢走向极端。

1.情欲的炽烈 蘩漪正是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欲望不能达成的处境中徘徊,直到被少年的热情和愤怒冲昏了头脑的周萍出现,满足了繁漪长期压抑的欲望,改变了她的生活。这一段不伦的恋情,在周萍而言是冲动,是一时的意乱情迷,足以引起日后无尽的恐慌和烦恼。而在繁漪,则是情欲带来的生命的死灰复燃。在繁漪的心中一直燃烧着一股深沉的、随时预备冲出来献出自己、毁灭一切的情欲之火,在她无数冰冷和干渴的长夜滋养下,一旦喷发出来,便如洪水猛兽,所及之处,摧枯拉朽,这股炽烈的情欲之火也灼尽了她的理性意识,成为其悲剧的出发点。

蘩漪对周萍炽烈的情欲完全是其体内过剩的“力比多”的发泄,是她感情无法以正当途径释放而变态的迁移,也是她性本能在受到严重压抑后的疯狂占有。悲剧的因素不仅在于外界的威胁,更在于人的本性之中。因此悲剧不是人们可能遇到的偶然,而是人人必将面对的必然。当情欲与生命相始终,悲剧因此无休无止,不断袭来。蘩漪最终难以承受现实和情欲的冲击,一步一步地滑向精神变态,导致人格分裂,成为自我毁灭者。

2.母性的淡化 “曹禺先生有意淡化了蘩漪的母性意识”②,“母亲”因为熊熊燃烧的情欲之火毁掉了自己的儿子。蘩漪曾试图努力维护其在儿子周冲心中“母亲”的完美形象,因此她在儿子面前不敢过于放纵自己的情欲,并尽力掩盖和周萍之间的关系。然而这长时间的压抑令她不能喘息,当她无法控制自己对本能的满足与欲望的痴迷时,便无所顾忌,以至丧失母性。在此过程中,她自我压抑造成自我否认、愤怒、变异、扭曲、畸形并最终爆发。在那个雷雨之夜,她作为一切阴谋的策划者,如刽子手般先是毁了儿子的美好爱情,再残忍的将儿子与情人逼向死亡的深渊,使整个家庭陷入万劫不复的悲惨境地。她不仅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爱情,还失去她唯一的亲人,巨大的悲剧导致她彻底疯狂。

二、潜意识中对男性的深重依附

潜意识学说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核心部分。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历程分为三层,上层为意识,中层为前意识,底层为潜意识。弗洛伊德发现:在人类的自觉意识之外,还存在着一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内在驱动力,这个驱动力始终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里,支配着人们的实际行为,这就是无意识。他认为:“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③因此实际支配一个人行为的并不是他清醒明确的意识,而是一种潜在、盲目、混乱的本能冲动,即潜意识,它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及其所产生的欲望而被风俗习惯和法律道德压抑到意识阈界下所不明确的心理部分,潜意识在人类的心理结构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人的人格的成长、心理和行为有重大的意义。

1.女性意识的湮没 蘩漪生活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年,又经历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三个时期都在她的身上打上了印记。她上过私塾,又受过一点新的教育,这不仅使她具有了较高的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她较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条件,所以当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掀起后,受到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她便不能安于“三从四德”所规定的命运,不愿沦为男权秩序的奴仆,对于封建家长制表现出抗议:“人家说一句,我就要听一句,那是违背我本性的。”④她渴望着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想要改变身为“工具”的境遇,力图作为一个“人”而“真真活着”。

虽然蘩漪的思想曾接受过新思潮的冲击,但是封建礼教在她的头脑中仍占有统治地位,她具有旧式女人身上挥之不去的封建色彩,潜意识中仍存在着对男权深重的依附。如曹禺先生所说:“她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明慧。”⑤她在仆人面前依然保持着旧式大家主妇的风范,对侍萍、四凤这种“下等人”同样有着深重的阶级偏见。对于周朴园强加给她的“贤妻良母”的“紧箍咒”,蘩漪也是违心的接受,只能以与周萍的乱伦作为报复。当周萍的爱成为了蘩漪生的希望,而令她愈陷愈深时,她便可以不择手段地乞求,妥协,甚至愿意委曲求全地和情敌共生以挽留周萍,周萍于她,不再仅仅是一个情人,而已然成为她生命存在的意义。蘩漪将自己的未来和精神家园过多地构筑在了这段不伦之恋上,让所谓的“爱情”承担着自己生存的价值和命运的责任,这种孤注一掷的爱情追求,“实际上是封建制度和男权观念统治下女性心灵的一种奴化”⑥,其女性意识也在其中被彻底的湮没、埋葬。

2.男性意识的归依 蘩漪的人生悲剧不仅在于她是男权的受害者,更表现在她一番挣扎之后对男权的归顺和依附。当自己的幸福被“终止”,就借助男权的力量来毁灭他人的幸福。蘩漪凭借自己的地位和周朴园的权威破坏周萍与四凤的爱情,为阻止周萍离开,她不仅凭着男权给予她的“太太”身份和与之俱来的权力为挟,甚至请出周朴园,要借他的权威来宣布周萍和四凤这样的“下等人”恋爱的非法性,她曾经反抗过的男权竟然成了她的精神资源和力量依靠,蘩漪昔日女性意识的光辉已经完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深陷男性意识的泥潭无法自拔。对男权的依附并没有让蘩漪获得心灵的安慰和复仇的快感,反而让她活得更加沉重。蘩漪最后发了疯,从此沉入非理性的漫漫长夜。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女性很少尝试独立地生存,总是依凭男性来获取安全感和生命存在感,她们总是拼命地找寻自己的归宿,好像缺少男人就无法生活。这无疑是其自我意识丧失下,潜意识中对男性的依附感逐渐强烈使然,她们自愿让自己处于男权世界的阴影中,在自觉与不自觉中使自己很自然的被置于一种封建伦常下的奴性地位。而她的反抗不过是把自己由婚姻的奴隶变成欲望的奴隶,始终没有改变自己在男权社会里他者的身份,也就不可能有力量完成自我拯救。没有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不彻底放弃对男权的幻想,女性的自我解放是难以实现的。

三、“一仆三主”的多重人格困境

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建构理论中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主要是由性的冲动构成,不受逻辑、理性、社会习俗等一切外在因素的限制,无条件地遵循“快乐原则”行动,没有道德是非和价值的约束,无所顾忌的寻求本能需要最大限度的满足。而“自我”则使本能更加现实化、理性化,它从非理性的本我中分化出来,代表了人各种理智和意志的部分,其遵循着“现实原则”。“超我”则是被道德化的自我,代表的是儿童时期所认同的双亲或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遵循“理想原则”。这三部分人格结构构成,各自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心理需要,遵循不同的运作原则,因而总是相互矛盾、冲突。繁漪以自身作为中介,就不得不处于本我的驱使,超我的谴责和自我的限制的夹缝中,陷入“一仆三主”的多重人格困境。

1.本我的原欲驱使 如弗洛伊德所说:“我们整个的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⑦处于青春年华的蘩漪有着对个人幸福和自由的强烈追求,有寻求爱情慰藉和心理宣泄的本性欲望。然而周家闷罐般的囚牢生活,使其追求快乐的“本我”遭到极大的压抑。“我的心并没有死。”“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⑧她发自灵魂深处最响亮的呐喊,也是其对“本我”的执着追求。本来蘩漪就像一朵艳丽的花朵要无声无息的凋谢、死去,可周萍的出现又给她带来了“本我”的希望和幻想,她所渴求而不得的“本我”激情终于找到了承载的对象,周萍成了她疯狂原欲的突破口,由此带来其“本我”的激流一经喷发,不可遏止。

2.自我的现实阻制 繁漪所面临的“自我”阻制主要来自于周朴园对她的“为人妻为人母”的精神压抑以及周萍对她心灵上肉体上的压抑。蘩漪一直困顿其中,作者把它具象为——她老是装病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她在“牢笼”中苦闷生活,多年忍受着丈夫的冷酷淡漠,不得不压抑内心蓬勃的“本我”;而周萍的始乱终弃让她势如破竹的“本我”原欲被霎时封止,不得解脱。而蘩漪却并没有选择弃家远逃,这同样也是“自我”在内心起作用。多年来,她已经过惯了舒适豪华的生活,一时无法割舍;此外她对周萍还抱有幻想。也就是说,她之所以能够控制本能的冲动,推迟自己对周萍对这个罪恶家庭彻底报复的行动,其实是出于现实需要,权衡了利弊的。

3.超我的精神枷锁 蘩漪并非是一个赤裸裸的泛性论者。她十分清楚自己与异子之间的畸形关系与伦理相违背,应是为世俗所不容,为世人所唾弃的。蘩漪到底也是一个生活在旧式社会中受过新式教育的女人,她头顶的道德光环受到来自旧式传统礼教和新式教育的双重映照,她想要满足自身的欲望,想要逃脱周朴园设下的牢笼,却没有更进一步的行为,是因为她本身就给自己设下了这种道德意义上的精神枷锁。蘩漪痛苦的最终来源,就是这种精神枷锁的存在,她想要冲破它,却又始终被它所禁锢。另外,儿子周冲的存在多少使她有些不安,总需在其面前维持表面的母性形象。正是这种超我的抑制,才使她的本能冲动大部分是以隐蔽的方式而宣泄的。

4.人格的失衡与畸变 蘩漪的“本我”欲望因周萍的抛弃和周围各种道德上的抑制而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之下,其内心的欲望与现实的压抑之间就产生了一种不断抗衡的过程,但这种抗衡在她歇斯底里地追求本能的满足时,便无原则地倒向了“本我”一方,这种盲目的本能渴求使她逐渐无视其强大的外部力量,作为现实准则的“自我”和道德规范的“超我”都已经无法约束她了,这种人格的失衡造成了蘩漪内心的扭曲和畸变。“她如一匹执拗的马,毫不犹疑地踏着艰难的老道。她抓住了周萍不放手,想重拾起一堆破碎的梦,救出自己,但这条路也引到死亡。”⑨当“本我”欲望完全幻灭时,蘩漪也处于了人格的绝境之中从而走向疯狂,开始报复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现实,而她疯狂举动的结果,致使整个家族颠覆,自己的情人、儿子死亡,当然也导致了自身的彻底毁灭!

四、结语

曹禺先生对“蘩漪”寄予着最为深厚的感情,他认为:“蘩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女人。”⑩在其富于艺术创造力的笔下,蘩漪意识中所蕴含的对生活的渴望,对命运和未来的追索,对男性世界的抗争,对个体生命的深层体验,在周公馆这个压抑的封建大家庭中被消磨殆尽,人格和心理上发生了严重的畸变,展现了特定时代女性生存的悲哀。如曹禺先生所说:“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任人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11}

蘩漪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在于她万般纠缠又无法逃离而陷入的沉重的心理困境。而在跨越了数十载的当下,这又何尝不是现代女性已经触摸到,或还在其中而不知其存在的困境之城呢?当然,现在的我们比过去的人们要自由许多,但谁又能否认新的围墙正在建起呢?由此,现代女性必须成长壮大自己,强化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从根深蒂固的附庸地位中走出来,逐渐消泯自身对男权文化的认同感与追随之心,逐步找到自身正确的社会角色与定位,追求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精神上的自主,努力使自己具备成熟的现代独立人格。只有这样,女性才能获得纯粹的自由和解脱,才能真正摆脱不能承受之重的悲剧宿命,才能在自我接受与自我认可中找寻并实现人生价值,在身心的涤荡与净化下享受更加美好的生命姿态。

————————

注释

①③⑦[奥地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②卢皓:《在屈辱和伤害中畸变——论蘩漪变态性格的合理性》,《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④⑤⑧曹禺:《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⑥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三联出版社,1995年版。

⑨⑩{11}曹禺:《雷雨·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性本能周萍情欲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雷雨》剧本内容梗概
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美国心理影片解读
《白日焰火》的精神分析美学解读
文学作品中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初探
启示
掌握情欲催化剂
《白日焰火》:情欲秘语的性别修辞
情欲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