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科研人员对在线学术交流的态度和需求调查

2014-08-30赖茂生

科技传播 2014年2期
关键词:被访者学术交流科研人员

赖茂生,赵 康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

0 引言

在本课题的现状研究部分,已经说明在线学术交流是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的产物,具有便捷性和高效率等优势,给学术交流体系带来新的机遇。开放存取期刊、机构库、电子期刊、在线会议、学术博客、学术社区等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学术交流形态,为科研人员传播研究成果提供了更多选择,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使用各种在线工具支持研究中的交流与合作。当研究成果的发表渠道和“无形学院”都在虚拟空间中拓展,就会衍生出新的学术交流需求。在线学术交流的发展必须从用户出发,为科研人员提供有效的平台和服务,满足他们学术交流的实际需要。

国外学者研究新型的学术交流体系,很重视科研用户视角的研究。加州大学学术交流办公室于2006年展开一项调查,通过分析加州大学教师对学术信息交流的态度及行为,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支持各种形式的学术创新,以建立符合全校研究者、教师及学生需求并且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的学术交流体系[1]。该调查为加州大学的eScholarship 项目组直接提供借鉴,以推动项目规划及全校教师的行动。2010年初,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又在eScholarship 机构库中发表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通过对七个学科领域的大学教师的深入访谈,分析他们对未来学术交流体系的看法和需求,这项探索性研究指出了学术交流体系变化的未来前景[2]。伦敦大学学院信息行为与评价研究中心一项对数字化环境下学术交流的调查,分析了研究人员对现有学术交流体系的看法以及对网络环境中变化的态度,以准确了解他们对学术交流的实际需求[3],该中心曾采用调查、访谈、日志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用户对学术交流的新需求[4,5,6]。研究图书馆协会的一项调查报告,针对8 种数字化学术资源,分析了学术团体使用的情况以及与此对应的学术交流模式[1]。

国内相关研究缺乏基于科研用户角度的实证调查,难以从科研人员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指出改进我国在线学术交流服务的方向。因此,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揭示我国科研人员对在线学术交流的态度和需求,阐述从用户视角应如何规划和设计在线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为我国促进学术交流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我国科研人员对在线学术交流及其发展的认知状况、态度和需求。考察对象是我国各领域的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以前者为主。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为对我国科研人员的态度和需求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我们力求获得足够大的样本量和被访对象个体特征的分散性分布,使数据能够准确反映我国科研群体的总体情况,提高数据分析的信度。数据分析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

1.2 问卷设计

为增强问卷的可读性和设问的合理性,初始问卷分别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现场实施了三轮试测,主要由高校教师和研究生试填。经试测和初步统计后,简化和调整了部分问题和选项,最终形成具有18 个问题的问卷。问卷中界定了“在线学术交流”的定义,以使被访者对研究问题的外延有相同的理解,提高测量效度。

问卷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1)我国科研人员对现有的学术交流体系和在线学术交流形式的态度、评价和使用情况;2)我国科研人员对在线学术交流及相关资源和服务的实际需求;3)我国科研人员目前对各种在线学术交流形式和平台的了解程度和使用状况;4)我国科研人员对在线学术交流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本文反映的只是调查问卷中的一部分内容,其他部分的内容将在另一篇论文中介绍。

1.3 数据收集

本次问卷调查的范围包括了高校、研究机构、政府、企业、医院等组织中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人员,并覆盖了理、工、农、医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采用分层抽样和方便性抽样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样本。问卷发放和回收工作由中国科协信息中心和相关学会负责。另外,还在部分高校发放了调查问卷,主要覆盖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上述做法有利于保证被访对象的职业和学科分布。问卷调查工作于2009年7月中旬开始,8月中旬结束。共回收有效问卷1675 份,样本性别、年龄、职称、研究领域的分布基本符合要求。

2 数据分析和讨论

经过数据录入、清洗和统计分析,现将部分调查结果介绍如下。

2.1 我国科技人员的学术交流方式

调查表明,我国科研人员发表和传播学术成果的主要方式是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分别占全部样本的86.15%和65.13%,专著和专利居第三、四位。(见图1)这表明我国科研人员目前仍然强烈地依赖着传统的学术交流方式。不过,他们开始使用在线交流的方式,虽然比例很低。其中,网络交流和讨论是他们使用率最高的在线交流方式,有15.7%的被访者使用。另外,通过开放存取方式发表论文的被访者也已占到4.6%。

图1 我国科研工作人员发表和传播学术成果的主要方式

2.2 我国科技人员对现有学术交流体系的看法

为我国科研人员对现有学术交流体系的看法,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一个问题,请他们对现有学术交流体系进行评价,包括了10 个评价性的陈述。调查内容和结果见图2。可以看出,被访者对这些陈述的认可度的均值偏向同意一侧。其中认可度最高的三项陈述依次为:“发展在线学术交流很必要”(3.86)、“现有学术交流体系重出版、轻传播”(3.76)、“职称评定制度是影响成果发表的主要因素”(3.69)。

数据表明,被访者都普遍认识到了现有学术交流体系的问题和不足,基本上认可目前的学术交流机制存在“重出版,轻传播”、“昂贵的期刊价格阻碍了学术交流”等问题,并认为当前的职称评定和考核制度是影响成果发表的主要因素。在国外同行进行的同类调查中,被调查者对“出版商控制着学术传播”的问题反映强烈,认同度高。而本调查的被访者的认可度只有3.10,态度不甚明朗。原因可能是我们目前学术期刊出版商业化程度不高,尚未出现寡头垄断的局面。

比较“发展在线学术交流很必要”(3.86)和“发展在线学术交流时机已成熟”(3.45)这两个陈述,发现它们的均值存在差异,前者更明显接近同意。这表明,我国科研人员基本赞同发展在线学术交流,但对当前发展时机是否成熟感觉还不太好判断。的确,发展在线学术交流要受到现有条件和传统的制约,还需要大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图2 我国科研人员对现有学术交流体系的看法

2.3 我国科技人员对在线学术交流作用的评价

在线学术交流平台是为科技人员服务的,必须弄清楚科技人员参与在线学术交流的目的和动机。问卷调查结果见图3。可以看出,被访者对其中大多数陈述持同意或基本同意的态度,分值最高的三项陈述是:拓宽了交流渠道、促进成果交流分享、使非正式交流更加活跃。而与科研管理相关的一项陈述“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认可度低一点(3.40)。这可能与科技人员平时的关注度有关。

图 3 科研人员对在线学术交流作用的评价

2.4 我国科技人员参与在线学术交流的目的

被访者参与在线学术交流活动的目的如图4 所示。各项均值均偏向于同意一侧,表明这些因素都是应用在线学术交流的动机所在。在这些目的中,“获得更加丰富多样的学术资源”(4.08)和“扩大学术交流的范围”(4.07)两个目的被认可程度最高,总体达到同意程度。这表明获取资源和扩大交流范围是在线学术交流的最重要功能。当前很多科研人员使用网络学术搜索工具来查询研究资源,使用社会网络工具建立学术交流圈并保持联系,正是这两个目的的表现。因此,在线学术交流服务首先要加强数字化学术资源建设,并支持互联网中的学术交流网络。

图4 科研人员参与在线学术交流的目的

2.5 我国科技人员对在线学术交流服务的评价

被访者对在线学术交流的作用评价如图5 所示。图中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均在3-4 之间,说明在线学术交流服务的效果在这些指标上达到中等以上,肯定了在线学术交流的正面效果,同时也显示出在线学术交流服务总体上还没有达到高水平。在各项指标中,分值最接近“高”的为“信息及时性”(3.67)、“平等、自由的交流氛围”(3.65)和“实时交流的互动性”(3.49),说明在线学术交流在支持实时、互动和平等交流方面有突出优势。通过互联网支持科研过程时,科研信息资源具有较高的及时性,在线环境的民主参与特征,有利于学术交流中信息的共享和传播。因此,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可以为现有学术交流体系提供有效补充。

相比之下,“信息准确性”(3.29)和“组织管理规范性”(3.11)的效果分值最低,这是因为在线学术交流缺乏像传统学术交流那样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因此,提供在线学术交流服务不仅要重视其优势,也要寻找提高在线学术交流信息质量的解决途径。

图5 科研人员对在线学术交流服务的评价

2.6 在线学术交流的资源和功能需求

学术交流作为一种双向的信息传递过程,存在研究信息资源的提供和获得两个过程。了解科研人员希望通过在线学术交流获得哪些信息资源,以及乐意提供哪些信息资源,是提供在线学术交流服务的基础。

调查表明,科研人员希望获得和乐意提供的学术资源的前三类均为期刊论文(68% ∶ 72%)、研究进展和学术资讯(51%∶ 45%)和会议论文(47% ∶ 49%)(见图 5)。期刊和会议论文占据较大比例,再次说明传统学术交流的主导地位,要借助在线服务提高传统资源的可获得性。除了成果类资源外,科研人员还希望从网络获得最新研究进展和学术活动资讯信息,这类信息的网络传播比传统渠道更便捷迅速。事实上,互联网对于科研人员查询正式出版的学术资源以及获得学术活动信息已经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科研工作者希望获得的资源和愿意提供的资源的百分比在整体上差别不大。其中,期刊论文(68% ∶ 72%)、会议论文(47%∶ 49%)、成果摘要(32% ∶ 41%)和评论及观点(20% ∶ 22%)乐意提供的百分比大于希望获得的百分比,这说明科研人员更愿意通过在线交流的形式传播自己的正式成果和发表评论。

从资源建设上看,在线学术交流仍需要将传统资源纳入交流范围,与此同时,将研讨会资料、技术报告、统计数据、软件等科研过程产生的非正式资源纳入在线学术交流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广阔的资源选择。

图6 科研人员希望通过在线学术交流获得的信息资源和乐意提供的信息资源的对比

在线学术交流的服务提供者,必须明确科研人员对交流平台的功能需求。调查表明,科研人员希望在线学术交流平台优先提供的前五项功能分别是:前沿和热点问题报道(68.54%)、信息检索服务(62.87%)、在线同步讨论(50.81%)、成果发表(50.81%)和动态信息发布(49.97%)(见图 6)。有过半的被访者认为需要这些功能。这要求在线学术交流平台提供信息检索功能,设置在线讨论、成果发表和前沿报道多个栏目版块,帮助科研人员及时了解前沿热点和学术活动信息,方便检索资源,提供成果发表和讨论交流的渠道。

图7 科研人员希望在线学术交流平台优先提供的功能

相比之下,版权保护功能和学术规范约束机制受到相对少的关注,但这并不说明这两项功能不重要。从上述功能选择可以看出,多数被访者的选择倾向于资源和服务提供角度,它们是推动在线学术交流的核心要素。版权保护和学术规范作为在线学术交流的控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限制作用。笔者认为,我国还处在在线学术交流的发展初期,现有的在线学术交流环境还不能满足研究人员的需要。因此,研究人员更关注建设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功能。

3 结论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科研人员对在线学术交流的态度和需求作了概览。研究发现,我国大多数科研人员仍然以传统学术期刊的出版和参加学术会议作为主要的学术交流方式。尽管已有研究者使用互联网平台发表和传播成果,但使用率不高,特别是在国外快速发展的开放存取运动在我国的应用相当有限。虽然在我国学术交流体系中传统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但科研人员普遍承认发展在线学术交流的必要性。

科研人员对于在线学术交流发展时机的看法相对于必要性的认识偏低。一方面,科研人员承认当前学术交流体系“重出版、轻传播”的现象存在;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职称评价制度是影响成果发表的主要因素。制度和观念的影响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起作用,因此,仅仅认识到在线学术交流的必要性远远不够,而要为其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制度的调整和改进现有的学术交流服务有利于推动学术创新。由于制度的调整需要长期的过程,从当前看,建设和改进在线学术交流服务是顺应其发展趋势的首要工作。

科研人员认为在线学术交流服务能够提供实时和交互性的交流服务,并且交流氛围更加自由。发挥在线学术交流在这方面的优势,可以使其成为传统学术交流的有益补充。笔者建议加强规划在线学术交流的试验项目,以进一步探索它对推动学术交流的能力和作用,并为我国科研基础设施的规划提供经验。学术资源的获取和学术交流网络的拓展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因此,在规划在线学术交流平台前,必须明确已有的学术资源和专家网络,探讨将它们整合到在线学术交流系统中的可能性。由于科研人员关注传统期刊和会议论文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可获得性,因此,需要探索传统文献的数字化和现有数据库系统的整合机制,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领域前沿和热点问题报道、信息检索功能、成果发布和同步讨论必须成为在线学术交流平台设计的一部分。

问卷调查明显显示出在线学术交流的积极作用,着手进行相关项目规划无疑是有意义的。本文对科研人员需求的调查分析为提供符合需求的在线学术交流服务指出了方向。政府科技发展部门、研究机构、图书馆等公益组织都需要充分重视发展在线学术交流的必要性,并在立项、政策制定和制度调整等方面采取行动。规划和建设支持科研过程中的学术交流活动的在线服务平台,在某种程度上是面向创新性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 “Faculty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regarding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survey finding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Office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the 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 eScholarship Program, in association with Greenhouse Associates, Inc., August 2007. http://osc.universityofcalifornia.edu/responses/materials/OSC-survey-full-20070828.pdf

[2] Harley, Diane; Acord, Sophia Krzys; Earl-Novell, Sarah, et al. Assessing the Future Landscape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 Exploration of Faculty Values and Needs in Seven Disciplines. UC Berkeley:Center for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http://escholarship.org/uc/item/15x7385g (01-01-2010).

[3] I. Rowlands, D. Nicholas and P. Huntingdon,“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what do authors want?” Fin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author opinion: project report,18 March 2004. www.ucl.ac.uk/ciber/ciber-pa-report.pdf

[4] Rowlands, I. and Nicholas, D. (2005), “New journal publishing models: the 2005 CIBER survey of journal author behaviour and attitudes”, report to PA/STM, www.ucl.ac.uk/ ciber.

[5] Nicholas, D., Huntington, P. and Watkinson,A. (2005b), “Scholarly journal usage: the results of deep log analysi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Vol. 61 No. 2, pp. 246-80.

[6] Nicholas, D., Huntington, P. and Rowlands, I.(2005a), “Open access journal publishing: the views of some of the world’s senior author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Vol. 61 No. 4, pp. 497-519.

[7] Nancy L. Maron, K. Kirby Smith. Current Models of Digita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Conducted by Ithaka for the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November 2008.

猜你喜欢

被访者学术交流科研人员
学术交流及演出活动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学术交流活动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与出版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应用情感引导的策略分析
我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一个保洁员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