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钢琴特长生的高考教育模式探索
2014-08-29刘佳
刘佳
摘 要:针对钢琴特长生的高考教育模式,是我国钢琴教育中的一个新课题。探索研究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无论是对于钢琴特长生的高考还是素质教育,都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素质化、适应化、多元化、创新化四大理论层面,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新探索。
关键词:钢琴 特长 高考 教育 模式 素质 适应 多元 创新
针对钢琴特长生的高考教育模式,是我国钢琴教育中的一个新课题。探索研究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无论是对于钢琴特长生的高考还是素质教育,都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为此,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对这一新课题的关注与探索,对这一新课题发表若干管见,以作引玉之砖。
具体而言,针对钢琴特长生的高考教育模式,可以分解为以下四大层面进行分层次的系统化研究与探索。
一、素质化模式
针对钢琴特长生的高考教育模式的第一大模式,是素质化的教育模式。
“模式”一词,在我国是改革开放以后由外国引进的,是外语的意译,也译作“范型”。它最早是心理学术语,指外界事物贮存在记忆中的有组织的心理图像,又指信息加工的过程,或事物有组织的结构。“这一术语应用到社会学中,又指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和解释方案,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如进化模式、结构功能模式、均衡模式、冲突模式等。而一般情况,各领域的‘模式概念内涵,即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式样。”{1}
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大转变,高考制度的改革,同样以学生素质考核为中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针对钢琴特长生的高考教育模式,便自然首先以素质化的教育模式为其题中应有之义。
钢琴教育本身,即是一种典型的素质教育,其中以钢琴演奏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和贯穿红线。钢琴特长生,指的也是在钢琴演奏方面有特长技能的高考生。因此,钢琴特长生高考教育的模式,首先必须以高考的内容与考前教育及备考在钢琴素质上的对接。也就是说,钢琴特长生的高考与考前教育及备考,都紧紧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来进行。
当然,这种素质教育模式的推行与演进,还要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例如高考内容与考前教育及备考内容,均以全国钢琴考级为重要参照。又如高考制度废除“一锤定音”制,允许高校自主灵活招生、扩大保送生比例、杰出的特长生或全国钢琴大赛中获奖的考生可以免试等等。
当然,钢琴演奏素质本身,内容也相当丰富、复杂,包括姿势系统、指法系统、触键系统、踏板系统、练奏系统、视奏系统、伴奏系统(一般伴奏与即兴伴奏)、演奏系统(独立的公开演奏)等等。
而且,与此密切相关的,还有读谱系统、听力系统、作品分析系统、作品鉴赏系统等等。
由此可见,针对钢琴特长生的高考教育模式中的素质教育模式,不仅十分重要,而且相当丰富、复杂。要具体落到实处,绝非易事。
二、适应化模式
21世纪是一个现代化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在我们确立与发展,一切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针对钢琴特长生的高考教育模式,也必须以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为原则,以适应化为其题中应有之义。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其实质也是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代新人。
钢琴特长生的高考教育,同样如此,要以适应化模式为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要适应当下中国国情,适应人民群众对钢琴艺术的审美需要。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属于西洋音乐中的高雅音乐。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大幅度提升,钢琴已经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对于广大的中国人而言,钢琴演奏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修养的象征、开启儿童智力的钥匙、培养高尚情操的手段、培育艺术人才的平台。……钢琴,已成为千百万年轻人的最爱;钢琴艺术,也被许多国人所关注,紧连你、我、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艺术背景之下,如何以新视角、站在新高度、运用新方法来解读、研究、阐述钢琴艺术,就成为一大重要的课题。这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更是钢琴艺术本身的需要。”{3}
这就要求钢琴特长生的高考教育,从高雅化走向通俗化、从精英化走向平民化、从“学院派”走向“草根派”……这一要求,决定了钢琴特长生的高考教育模式,以新时代的新内容、新形式为主要教学内容,决定了钢琴教师必须自己动手编写出针对高考的实用新型的、有创见、有实效的新教材。也就是,这种适应化的教育模式,是以高考内容的适应化与高考教育的适应化二者的完全同步、完全吻合为主要标志的。
三、多元化模式
21世纪又是一个多元化时代,全球政治的多极化、经留的多边化、文化的多元化,决定了针对钢琴特长生的高考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时代,要求钢琴教育必须培养多元化的钢琴人才,即复合型的钢琴人才。也就是说,钢琴教育不仅要以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为主,而且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钢琴人才。其实,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也都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艺术教育在内。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确立了“礼乐相济”的教育思想,“礼”者,德也;“乐”者,艺也。他评价音乐作品时,也以“尽善尽美”为主要标志,而且“善”居于“美”前。而18世纪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席勒在谈到美的教育时也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4}
因此,针对钢琴特长生的高考教育模式,也必须具有多元化模式,其中尤以德、智二者兼修为重中之重,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品学兼优”、“德艺双馨”。这就要求针对钢琴特长生的高考内容,要有学生品德的考察与评审,而不能只考“术科”与“文化课”。只有高考内容的正式确定,才能确保高考教育多元化模式的实行。否则就会如海市蜃楼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存在可能,更谈不上其应用价值与应用前景了。endprint
况且,钢琴特长生的钢琴演奏能力的培养,本身又是一项大多元中的“小多元”,其教育内容也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既包括必要的理论知识(乐理知识、钢琴演奏知识、作曲家与钢琴作品的掌握等);又包括钢琴演奏的实践能力(作品分析能力、心理调节能力、指法运用能力、触键能力、踏板运用能力、读谱背谱能力、听音能力、视奏能力、伴奏能力、演奏能力等)。总的说来,钢琴演奏能力又以表现作品的能力为中心,而这一能力同样是多元化的:既有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各个要素(包括题材、主题、形象、情感、事件等)的表现能力,又有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各个要素(包括体裁、结构、语言、风格、手法等)的表现能力。
由此可见,针对钢琴特长生的高考教育模式,亦应有多元化教育模式的重要位置。
四、创新化模式
21世纪更是一个创新化时代,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各个领域的大主题,我国也把创新作为整个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当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5}
钢琴演奏是一种艺术创造工程,必须以创新为生命。当代著名美学家彭吉象先生指出:“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样,都离不开创新。离开了创新,科学技术就不能发展;离开了创新,文学艺术就失去了生命。相比之下,精神生产比物质生产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尤其是艺术生产比起其他精神生产来,更需要艺术家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物化在自己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形象之中。从本质上来讲,艺术独特性是艺术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艺术创作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没有创造,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这就意味着艺术家必须不断地超越前人,超越同时代人,以及不断地超越自己。”{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翻开中外钢琴艺术史,许多钢琴大师与钢琴家,无不首先以演奏艺术的创新为生命与灵魂、力点与亮点。
世界上第一位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的是德国的小巴赫(J.C.巴赫,J.S巴赫之子),时间为1768年,地点在英国。他以独特的融巴洛克的优雅与意大利的抒情为一炉的艺术风格,确立了古典主义音乐风格。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意大利的克莱门蒂,则以钢琴演奏技巧取胜,被誉为“钢琴技巧之父”。匈牙利的钢琴家李斯特大量运用八度、十度、半音阶乐句、和弦伴以颤音、装饰音等技巧,以强化旋律线条,加强演奏效果,获得极大成功,被誉为“钢琴之王”。波兰钢琴家肖邦,在演奏上有独创性、开拓性贡献,被誉为“钢琴诗人”。后来俄国的鲁宾斯坦、拉赫玛尼诺夫,法国的德彪西,个个都是重量级创新高手。
我国的钢琴演奏艺术,也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获得成功,除合理安排指法外,还在音色、装饰音、踏板运用等方面多有创新:音色上以对民族乐器(如竹笛、琵琶、古琴、古筝等)的模仿凸显民族特色;装饰音也根据民族乐器的演奏与民间歌曲的演唱特点加以确定。从而做到了虚实结合、疾徐有致、亮暗相宜,刚柔相济。
由此可见,针对钢琴特长生的高考教育模式中,更不能缺少创新化的教育模式。也就是说,无论是高校招生还是高考备考,都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艺术创造的灵气,避免机械模仿的匠气。
综上所述,针对钢琴特长生的高考教育模式,包括素质化教育模式、适应化教育模式、多元化教育模式、创新化教育模式。这四大教育模式有机统一、完美结合,构成“四轮定位”的格局,在整个针对钢琴特长生的高考教育大模式中,一个都不能少。
注释:
{1}{2}{3}王在畅.钢琴艺术系统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
{4}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2006年1月26日).转引自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6}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