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枇杷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80例
2014-08-29周友武
★ 周友武
(广丰县人民医院 江西 广丰 334600)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和(或)伴有喘息症状,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症,目前认为其发病与个体因素、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生物燃料烟雾、感染和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有关[1]。其急性发作可引起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笔者自2010年9月~2013年8月采用川贝枇杷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80例,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0例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的本病诊断标准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发热等症状。1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80例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8.3±6.1)岁;慢性支气管炎病程(12.6±5.2)年。对照组80例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43~73岁,平均年龄(57.9±6.5)岁;慢性支气管炎病程(13.2±6.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川贝枇杷胶囊(江西南昌济生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Z20080058)治疗,3粒/次,3次/d,口服,连续治疗7天为一疗程。
1.3 观察方法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进行临床症状的评分,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观察其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
1.4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订。治愈: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消失,肺部呼吸音正常,实验室及胸部X线检查正常;显效:咳嗽、咳痰、喘息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干、湿性啰音减少,实验室及胸部X线检查明显改善;有效:咳嗽、喘息症状减轻,痰量减少,肺部干、湿性啰音减轻,实验室及胸部X线检查有所改善;无效:咳、痰、喘症状不减轻,实验室及胸部X线检查无改变。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PO2)及(PCO2)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O2及PCO2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5。
2.3 两组总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其急性加重使患者基础肺功能下降速度加快,尤其老年患者的病死率极高[3]。由于其急性发作期脓痰或黏液脓痰明显增加,纤毛运动能力差,使已经变形狭窄的呼吸道易被痰液堵塞,最终引起严重感染,诱发呼衰、心衰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关键是积极控制感染、有效祛痰。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程较长,有反复感染和反复使用抗生素的治疗史,破坏了呼吸道的正常菌群,耐药菌株日渐增多,特别是多种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导致致病菌的耐药性更为显著,降低了临床治疗的疗效。
根据慢性支气管炎咳、痰、喘的主要临床表现,可归于中医学的“咳嗽”“痰饮”“喘证”等范畴,并有较多的文献论述。如《内经》
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证治汇补》谓“气动火炎,久咳无痰”;《景岳全书》则云:“肺苦于燥,肺燥则痒,痒则咳不能已也”。川贝枇杷胶囊是由川贝母、桔梗、枇叶、薄荷脑组成,具有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临床上适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咳嗽及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现代药理学实验证实,川贝母具有镇咳、祛痰、平喘、镇静镇痛、抗菌等药理作用[4];枇杷叶具有镇咳、抗炎、降血糖、抗氧化等作用[5];桔梗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活性,可调节IFN-α水平而间接起到调节Th1/Th2平衡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支气管炎炎症的作用[6,7];薄荷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辐射、抗癌等药理作用[8]。通过本研究证实,川贝枇杷胶囊能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的临床症状,提高动脉血气的PO2水平,从而提高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使用的价值,但由于本研究周期较短,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及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的观察。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1-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58.
[3]Perera P N,Armstrong E P,Sherrill D L, et al.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 in the United States:inpatient burden and predictors of costs and mortality[J]. COPD,2012, 9(2): 131-141.
[4]赵高琼,任波,董小萍,等.川贝母研究现状[J].中药与临床,2012,3(6):59-64.
[5]郑佳,卢先明.枇杷类药物的研究概况[J].中药与临床,2012,3(5):43-46.
[6]焦慧英,曾鸿雁.桔梗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3,26(3):665.
[7]于维颖,祝红杰.桔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理机制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2,40(3):38-40.
[8]陈智坤,梁呈元,任冰如.薄荷属植物挥发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3,6(25):856-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