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檀香口服液制备及质量研究
2014-08-29文万江何平清何纯斌杨明张明明
★ 文万江 何平清 何纯斌 杨明 张明明
(1.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 江西 宜春 336000;2.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4)
三味檀香口服液是在《内蒙古成药标准》收载的“赞丹-3汤”基础上改剂型而成[1],处方由檀香、肉豆蔻和广栆三味药组成,功能主治为清热、补心。用于清心热、心悸、烦躁不安,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清热、健心之功能,用于心悸,心热,烦躁不安等症[2]。广枣具有行气活血、养心安神之功效,是三味檀香散中的君药,檀香具有行心温中,开胃止痛,归脾、胃、肺经,具有调和药性增加疗效的作用,是复方中的使药,他们的组合形成了“君-使对药”,符合中药复方的组方原理[3],三味檀香口服液制备工艺以蒙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剂型选择和工艺设计。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1260,VWD紫外检测器)。
1.2 试药 三味檀香口服液(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肉豆蔻;檀香;广枣;原儿茶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809-200604),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挥发油提取时间的考察 将肉豆蔻和檀香粗碎成粗粉,取按处方比例准备肉豆蔻和檀香粗粉3份,加入4倍的水,加热蒸馏,收集挥发油,药渣备用,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3h已经将药材中大部分提出。
表1 不同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 /mL
2.2 广枣提取工艺优化
2.2.1 正交试验设计 以原儿茶酸为指标,重点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和回流的时间3个因素,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表,以原儿茶酸转移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处方提取工艺,正交设计因素水平表见表2。
表2 正交设计因素水平表
2.2.2 样品制备 取广枣粗粉130g,按L9(34)正交设计表要求试验,测定提取液中原儿茶酸含量,计算原儿茶酸转移率。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见表3、表4。
表3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
表4 提取方差分析
F0.05(2,2)=19.000。
由结果可知,以原儿茶酸转移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极差直观分析显示影响因素大小为A>B>C;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因素具有显著影响,根据K值,因素B应选水平2,考虑节能,因素C选水平1,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1即提取乙醇浓度为70%,6倍量回流2次,每次2h。
2.2.3 提取工艺验证实验 取同批药材广枣(粉碎成粗粉)3份,每份130按优选的提取工艺进行提取,测得结果见表5。结果表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靠。
表5 验证试验结果
2.3 药渣的煎煮条件的选择 取广枣、肉豆蔻、檀香三种药渣加水煎煮,考察不同时间点出膏率为指标,结果见图1。结果显示8倍水煎煮2h,既节能又能将药渣中的成分全部提取。
图1 不同加水倍数对出膏率的影响
2.4 水提取液醇沉浓度的选择 取煎煮液静置6h,抽滤,滤液真空浓缩,浓缩液分为3份,用乙醇分别调整为50%,65%,75%进行醇沉24 h,按照工艺制备口服液,留样1个月,对澄明度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醇沉浓度为50%,有沉淀。醇沉浓度为65%,75%的口服液经放置仍澄清,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以65%乙醇浓度为佳。
2.5 吐温的种类的选择 为了保证口服液的澄清度符合要求,实验通过对吐温-20、吐温-60、吐温-80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筛选,确定吐温-20与挥发油混溶加入口服液中的效果最佳,确定比列为挥发油与吐温20以1∶6。
2.6 三味檀香口服液的制备 广枣粗粉用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滤过,药渣备用,回收乙醇得药液;檀香与肉豆蔻粗粉混合,用水蒸气法回流提取挥发油,分出挥发油,密闭保存,药渣备用;两药渣混合,水煮,滤过,合并滤液,静置5~6h,取上清液,浓缩,放置室温,醇沉,搅拌,静置24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水煮浓缩液;将广枣醇提物药液与水煮浓缩药液合并,加蒸馏水至体积约为1 000mL,室温用滤菌板抽滤,滤液加入山梨酸至浓度为0.2%,加入甜菊糖至浓度为0.3%,将所提挥发油与吐温20以1∶6搅拌混匀,缓慢加入药液中(70℃),强烈搅拌,用蒸馏水定容至体积1 000mL,灌装,灭菌,即得。
3 质量研究
3.1 原儿茶酸含量测定[4]
3.1.1 色谱条件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含2.5%醋酸)(10∶9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柱温为30℃;进样量10μL。理论板数按原儿茶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结果见图2。
A.对照品;B.供试品溶液;1.原儿茶酸
3.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即得。
3.1.3 供试品溶液制备 准确量取本品10mL,置蒸发皿中,水浴蒸干,残渣加流动相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得。
3.1.4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精密吸取原儿茶酸对照品贮备液适量(12.5mg加流动相稀释到50mL)加流动相稀释,分别制成0.025,0.05,0.075,0.100,0.125mg/mL的原儿茶酸溶液进样10μL,测定原儿茶酸的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浓度为横坐标(X),建立回归方程:Y=17525X+10.23(r=0.9998)。表明浓度在0.025~0.125mg/mL间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3.1.5 精密度试验 取对照品溶液一份连续进样6次,每次10μL,测定原儿茶酸峰面积,RSD为0.36%。
3.1.6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2,4,6,8,10,12 h各进样10μL,测定原儿茶酸的峰面积,RSD为0.33%,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0h内稳定。
3.1.7 重复性试验 取同1份样品,按3.1.3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6份,测定原儿茶酸的含量,RSD=1.08%。
3.1.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三味檀香口服液样品(批号:130601,含量:0.052mg/mL)5 mL,6份,每份加入原儿茶酸对照品(按原儿茶酸计为0.0512mg/mL)5 mL,样品及对照品的加入量见表7,按3.1.3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并测定。
表7 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n=6)
4 讨论
4.1 广枣70%乙醇对广枣总黄酮进行了完全的提取,以原儿茶酸作为指标,优化了工艺,同时对肉豆蔻和檀香采用水蒸汽提取挥发油,确定了挥发油与吐温-20的比例为1∶6,制备的三味檀香口服液澄明度符合要求,为口服液中存在大量的挥发油提供了思路。
4.2 建立了三味檀香口服液的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适合对三味檀香口服液的质量控制,在色谱条件筛选中,加入2.5%的醋酸作为流动相,原儿茶酸的色谱峰尖锐,对称,无干扰。
[1]邓丽嘉,顾维彰.蒙药赞丹·古日班的方剂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1989(01):3-5.
[2]梁杨静,兰薇,桑柏,等.三味檀香散的药理研究进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2):86-89.
[3]桑柏.“广枣-檀香”君——使对药的效应物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0.
[4]张志斌,吴佩颖,祁庆,等.HPLC测定复方四季青片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的含量[J].中成药2004,26(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