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肤针放血配合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30例

2014-08-29雷承丰刘建武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患处神经痛带状疱疹

★ 雷承丰 刘建武

(1.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康部 江西 南昌 330006)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erpes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随着病毒致病能力和耐药性的增强,带状疱疹越来越难以迅速治愈[1]。针对本病的治疗,西医主要是运用抗病毒药物、神经营养药、止痛药以及激素,见效慢且副作用较大,尤其是本病多为老年患者,自身基础疾病较多,运用激素、抗病毒药物时会给身体带来较大损伤[2]。临床中笔者发现,在采用常规西药、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皮肤针放血配合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可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7月我院针灸科及皮肤科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21±17.19)岁,平均病程(13.42±12.56)天;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15±18.13)岁,平均病程(12.64±11.36)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有关“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者。(2)出血、凝血功能正常者。(3)知情并同意接受此疗法者。

1.4 剔除标准 (1)不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者。(2)病灶在头面部等其他不适应此疗法的患者。(3)合并严重心、脑、肾疾病者,精神病患者。(4)患处有其他皮肤病者。(5)严重过敏体质或对该类药物或组成成分过敏者,对相应治疗手段不能耐受者。(6)哺乳期、妊娠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1)西药常规治疗:予以阿昔洛韦片口服,0.2g/次,3次/d;阿昔洛韦乳膏外擦,4次/d。(2)针刺治疗,以局部取穴围刺为主,并配以曲池、外关、太冲、侠溪、内庭等穴,施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1次/d。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皮肤针放血配合拔罐疗法,具体操作如下:(1)将皮肤针和火罐用酒精消毒备用;(2)充分暴露患处,用碘伏将患处和周边充分消毒;(3)用消毒好的皮肤针叩刺患处,以出血为度;(4)用适当型号的火罐吸拔患处5~8min;(5)用干棉球清理患处血迹,用碘伏反复消毒3次,嘱咐患者注意保护患处。此方法5天治疗1次,10天后观察治疗效果。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参照国际公认的描述与测量疼痛的McGill疼痛询问表,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定量表作为观察指标。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痊愈:疼痛完全消失,皮疹全部或基本消退;显效:疼痛基本消失,无新疱疹出现,皮疹大部分结痂;进步:疼痛减轻,皮损消退20%~50%;无效:疼痛未减轻,皮损消退20%以下或未消退,仍有新疱疹出现。后遗症神经痛:皮疹消失,第30天复诊时仍有疼痛。

3.3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用χ2检测总有效率。

4 治疗结果

见表1、2、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PI评分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P<0.05。

由表1、2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PP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上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PPI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5。

5 讨论

带状疱疹发病率高达1.4%~4.8%,且呈上升趋势,如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导致持久的后遗症神经痛[3]。目前西药治疗本病主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治疗,早期应用阿昔洛韦可抑制病毒及阻止其播散[4]。但临床观察其缓解疼痛作用并不十分显著,仍存在较高的后遗症神经痛。中医学称带状疱疹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等,认为其病因多为肝气郁久化火,或脾经湿热内蕴,外溢肌肤而生;亦可因感染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于肌肤而成[5]。其发病机制离不开“湿、毒、热、瘀”,热毒滞留血分发为红斑,湿热火毒攻之于表发为水疱,气血阻于经络则见疼痛[6]。皮肤针直接叩刺皮肤和疱疹出血将毒热之邪由表而解,排泄于外,而拔罐更将局部瘀滞邪毒进一步吸出,使邪毒随血尽出后无力走窜,从而控制病情病势的发展,达到促使皮疹干涸、消除神经疼痛症状及缩短病程的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痊愈率达76.7%,总有效率为93.3%,后遗症神经痛发生率降低至3.3%,表明皮肤针放血配合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为明显的增效优势,能有效、快速控制带状疱疹发疹期,明显缓解疼痛,促进水疱干涸结痂,使皮损快速消退,促进受累神经的修复,从而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神经痛的发生。在治疗中,除局部叩刺时有些疼痛,均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且起效快,是干预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

[1]Baron R.Post-hcrpcticneuralgia case study:optimizing pain control[J]. Fur J Newrol,2004,11(suppll):3-11.

[2]Chidiac C, Bruxelle J,Daures J P,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on presentation to practitioners in France[J]. Clin Infect Dis,2001,33(1):62-6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4]许岚,杨新建.阿昔洛韦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40例临床观察[J].天津药学,2004,16(3):23-24.

[5]虞先敏,朱国苗,陈跃来,等.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国内文献系统评价[J].中国针灸,2007,27(7):536-540.

[6]黄国付,张红星,徐祖森.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疗效的比较[J].针刺研究,2012,10,37(5):403-405.

猜你喜欢

患处神经痛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警惕带状疱疹潜伏恶性肿瘤
治斑秃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下肢溃疡
下肢溃疡